5D III 的錄影功能也是有看頭的

Lucose wrote:
不是 MJPEG 啦,都 2012 了還端 MJPEG
出來大概會被噓聲的口水淹死,...(恕刪)


H.264雖然是市面上畫質和壓縮效率最高的影像編碼
但是專業的數位電影製片還是用高碼率高畫質的MJPEG/MJPEG2000來紀錄每一格畫面
(當然資料量大的嚇人... 應該需要用硬碟或SSD錄)
否則H.264還是損失了不少資料...


link裡是用同樣碼率(很低的)來比較當然是壓的多壓的高明的H.264大勝...



Lucose wrote:
果凍效應(也就是 C...(恕刪)

感謝詳細的解說,這點真的蠻困擾的,所以dslr上的cmos如果真的可以120fps放慢到5x 24fps後,高速移動的物體應該還是容易變形吧
Canon機身鏡頭年份持續整理 ericanon.blogspot.tw
R6.2 wrote:
感謝詳細的解說,這點...(恕刪)


如果計算一下 120fps 要處理的資料量,或許就比較能體會 R&D 的痛苦,假設是只用 1920x1080 1:1 square pixel 的範圍來錄影,sensor 也是 14-bit A/D,那一秒鐘影片的資料量就是 1920x1080x14x3x120 := 1.22GBytes 的資料,如果是用 5D3 full frame 5760x3840 然後 resampling 到 1920x1080,那資料量就更大了。

這麼大的資料量,就需要超高速的 video engine 來處理,也意味著高耗電,高熱。。。說穿了,短期間內的半導體技術也還達不到 handheld 階段,但是 RED ONE 各系列的攝影機,它們是不管重量/成本,只追求超高畫質,所以還是給它辦到了啦。

TripleNickel wrote:
H.264雖然是市面...(恕刪)


如果沒有舊設備包袱,應該還是換到 RAW/ProRes 等 lossless 或 H.264 High Profile @L5 壓縮方式比較保值啦,

另外 D800 直接用 HDMI 4:2:2 8 bit 輸出給你自己選後端去接。。。這樣應該說的很明白了吧。。。

[PS]: 我覺得 5D3 應該也可以 HDMI 4:2:2 輸出,只是沒特別在規格上提到,至少 HDMI 4:2:0 是可以的。

Lucose wrote:
如果計算一下 120...(恕刪)


RED是用自家的有損壓縮編碼把2K 4K 5K的RAW錄下的...

TripleNickel wrote:
RED是用自家的有損...(恕刪)


是的,不過就算 RED ONE 機器在感光元件 sampling 到壓縮之前,這中間還是有些 filtering 動作該處理,基本上在高速 FPS 下大量資料流就是一件讓人頭痛的運算處理工作,至於 RED ONE 的 compression format 主流廠商都有支援。

Lucose wrote:
這個要自己控制相機的...(恕刪)


謝謝大大的解說.讓小弟了解要如何操作
再請教你一個問題..
我錄完就會用繪聲繪影剪接.轉檔之後.畫質就沒有原擋那麼好.一樣是1920*1080
請問有推薦用什麼軟體剪接比較好用呢
謝謝!

www0212kino wrote:
謝謝大大的解說.讓小...(恕刪)


軟體其實也是一筆費用,介紹便宜的先:

Mac:
包含在 iLife 中的 iMovie,記得 Import 的時候保持原 1920x1080 大小。只要是 Snow Leopard/Lion 時代的新機器都還滿快的,筆電也可以,但自己加強散熱。

Windows 7:
Movie Maker 加上 ATi/nVidia 的 GPU DirectShow filter,或是免費的 FFMPEG DirectShow filter。

其他較貴的有 Final Cut Pro X, Adobe Premiere Pro 5.5,Sony VEGAS Pro 11 等等,但是記得要搭配好有支援 GPU 硬體加速的會好很多。DVInfo 討論區有很多有用訊息可以參考。

會聲會影應該也不差,可能注意一下 Import/Export 時有關畫質方面的細項調整吧。。。

Lucose wrote:
軟體其實也是一筆費用...(恕刪)


感謝大大的介紹
DVInfo 討論區真不錯
5DII改第三方韌體後爽爽用了一年
可以享受許多當初原廠鎖住或沒想到要做的功能~
例如關閉ACG 監聽 溫度監控 自訂畫面 錄影中局部放大 輔助對焦
甚至改變編碼率撐到記憶卡上限...

同樣的上不了2K 不能切換APSC
沒有1080 60P(像J1的降解析400P也好啊=_=")
實在沒有更新的動力
5DII操到死為止~大案或HIGHSPEED就租EPIC....
說實話,要把DSLR搞到節目製作 獨立製片或接CF MV
週邊開銷很容易超過機身數倍...看看一顆75mm 100mm碗的油壓頭就要多少錢

5DIII的錢我寧可繼續撐週邊...

最重要的是在許多客戶眼中 外觀依然是台不如HDV的"相機"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