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司鏡頭品質在L鏡之上嗎?

SORRY 自刪原回文

再看了樓主發文, 已有定見不是嗎? 那自己高興就好不是嗎? 管人家喜歡不喜歡過譽不過譽

有人把您心中的次極品當寶, 會怎樣嗎?

攻頂一詞一向可笑,
一山還有一山高,爬山的人都知道普通的一個中級山難度往往不是佰岳高山縱走能比擬的

ds1441 wrote:
01上的討論看到不少...(恕刪)


樓主有夠神,能100%分辨L頭跟蔡頭拍出來的照片,連我這老手都會誤判,樓主PO幾張你用蔡頭拍得來瞧瞧...
我覺得這篇文很容易引起筆戰

不過, 德國鏡如 ZEISS、Leica 以至 Schneider 等, 他們比較傾向以光學設計為分類,
例如 ZEISS 會分開 Tessar、Planar、Distagon、Sonnar (Vario-Sonnar) 等系列,
如果你理解他們的光學特性, 大概可以預計到散景效果, 而迎合不同的場合需求.

至於日本鏡, 其實我覺得光學設計萬變不離其宗, 德國鏡做到的, 日本廠亦有能力,
但日本鏡相對之下, 就似乎從來沒有以光學設計去分類.

各位可以看看這段 Phase One 的官方片段, 由一位攝影師 "Adrian Weinbrecht" 親述對於
德國鏡與日本鏡的分別. (事先聲明, Phase One 用 Schneider 鏡, 到底有無偏頗,
請各位自行判斷了!)


(留意 30 秒開始的對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ESZUZKQvAE

kk3145 wrote:
老實說蔡頭的發色和散景和鏡身的質感是大贏L鏡...解晰各有勝負..(恕刪)


我只知道,只要盯著它的散景10秒鐘後,胃就開始翻滾、發噁。
也許只有我吧。
第一次看到有人稱自己是老手的@@a

沒質疑...只是這語氣有點特別= =a
其實對於小弟來說L鏡跟菜頭是各據山頭
小弟很愛L鏡
也一直肖想入手菜頭玩玩
對於各先進說的哈蘇, 信乃達, 萊卡...等銘鏡都想要入手玩玩
單眼迷人的不就是更換鏡頭後就可以看見不一樣的世界?
為何要侷限在某一品牌呢?

至於攻頂一詞
嘴巴長在別人身上
別人愛攻哪個頂更不是你可以管的...
凡事別太強求...
ds1441 wrote:
01上的討論看到不少...(恕刪)

七月中旬買了ZEISS Distagon T* 2/35(官網連結)

↓購鏡當天用筆電鏡頭拍一張開箱照

後續還想在 我的Blog 寫篇此鏡的開箱及心得文並分享在01(不過還沒動工XD)

用到現在非常非常的滿意
機身都是配EOS3
給樓主參考!
(底掃圖檔僅以光影魔術手縮長邊至640後再上傳01,無銳化)















































另外大毒窟在這裡→Zeiss Fans
我的部落格,歡迎來坐坐:blog.yam.com/weatherman
我覺得ziess leica真正迷人的在於底片那一塊
數位化後,機身的色彩演譯,影像後製的處理手法反而占了大部分
相對於鏡頭對色彩的處理,比例反而變小了

但也不是用哪顆鏡頭都會一樣,Leica與ziess還是會稍微優一點
但是對於現在的數位感光元件,反光,色散等問題,即使是德國鏡,
也不見得比日製新版的鏡頭來得好,在加上馬達對焦,防手振,這些新科技加入
這也使得鏡頭之間的優缺點,各有選擇

我覺得如果你要真正感受Ziess or Leica的味道
還是回去拍底片,那就真正感覺到德鏡真正優於日鏡的地方在哪裡


http://www.flickr.com/photos/li202/
adkidd1104 wrote:
其實對於小弟來說L鏡...(恕刪)

我發現一個攝影非常奇特的現象
愈少人用的東西越想得到,看照片也一樣
越是老調顏色濃郁與曝光不足的照片
越是有味道???
黑與飽和加深越是通透嗎?
對我來說這樣的色調人文照偶爾為之
每張都是我會想....................
也許只有我會這樣+1

yzchen wrote:
七月中旬買了ZEIS...(恕刪)


很棒的顏色~

有試著想調看看,

但總是只調出[很明顯是軟體調的效果]~哈,

等有點閒錢再來買支適合的,

但很傷腦筋的是比較喜歡21mm那管,

不過價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