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問] 為什麼老是聽到說5D 能解放你手上的鏡頭? why?

鏡頭的光學結構、不會因為片幅改變的

片幅改變的是視角

景深屬於光學成像一種

不會因為片幅有所改變

但因為片幅改變的裁切比例、造成照片部分景深被遮蔽

這是裁切的結果、並不是景深變了....

還有....FF最棒的東西叫底片

寬容度、成色、動態範圍都遠比CCD跟CMOS好的多

買台便宜的SLR試試吧!
施振榮:能在紅海立足,就有資格看新的藍海~!!!
piyopiyo765 wrote: 至於DX鏡頭,全幅相機不能用,沒有啥解放不解放的說法。


所以我在我上一篇中說這一切都要看user,如果user一開始即入手APS機身跟DX鏡,那當然沒有所謂解放的問題。

而小弟的看法跟KENKUO大一樣,同一個鏡頭不可能因為換了一個機身而造成鏡頭的光學結構改變,一切靠的是軟體~ 不論是機身的軔體或是 PS ...
換FF就會出走更多小朋友?
若說的是機身, 那是既成的事實, 沒啥好說的啦。
但若是說鏡頭, 則是言過其實。

鏡頭並不見得一定要買很貴的,
個人以前的135底片機,從 18mm 到 210mm 都有過,
然而最後留下的是兩棵 50mm 鏡頭,兩顆加起來不到一萬臺幣。

大光圈的鏡頭你要花多少呢?
但是同等視角下的 APS 卻會讓它變得很貴。
Canon FF
5D = 78000
50/1.4 = 11000 (傳統常用的大光圈標準鏡 f/1.4)
20/2.8 = 16000 (廣角鏡頭 f/2.8)

Canon APS
350D = 16500
35/1.4 = 42000 (等同 FF 的 56mm 視角,標準 f/1.4)
14/2.8 = 58000 (等同 FF 的 22mm 視角,廣角 f/2.8)

這樣整套算起來 APS 反而貴了一萬多一點耶~~~
更不要說 FF 有 50/1.8 標準鏡 3000 nt 上下的超值大光圈。

還有,都玩到 DSLR 了,不要說器材不重要這種高調,
不然大家都用 DC 就好了, 不是嗎?
searchman wrote:
Canon FF
5D = 78000
50/1.4 = 11000 (傳統常用的大光圈標準鏡 f/1.4)
20/2.8 = 16000 (廣角鏡頭 f/2.8)

Canon APS
350D = 16500
35/1.4 = 42000 (等同 FF 的 56mm 視角,標準 f/1.4)
14/2.8 = 58000 (等同 FF 的 22mm 視角,廣角 f/2.8)

喔喔~~
拿L鏡和非L鏡比, APS系統貴一萬值得耶~~

searchman wrote:
還有,都玩到 DSLR 了,不要說器材不重要這種高調,
不然大家都用 DC 就好了, 不是嗎?

看不懂這是什麼論點....
http://www.flickr.com/photo.gne?id=
景深是全幅跟APS實用上差最多的地方,差距就如同APS-DSLR跟DC之間的差距
如果站在同一個地點拍,全幅跟APS的景深沒差,但是實際上你不會這樣做
如果構圖一樣(站的地點不同),全幅跟APS的景深就差許多了~
事實上你兌一個點的構圖不太會因為全幅或APS的機器而變,這時就顯出APS是廢材了...
要嘛就用全幅,不然就用DC...
廣角會有變形
18mm 跟28 mm變形就是有差,尤其被攝物跟焦平面不平行時,
會出現 / \ 的現像

超廣角的照片,大部份不是很耐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