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自動鏡皇 Sigma ART 50mm f1.4 開箱 (50L . s50 art . s50 test)


陳誠誠誠 wrote:
有一篇有提到Sigm...(恕刪)

本來設計就不會是完全準確的50mm
說不定是48,49甚至是51,52

但是為了統稱,就以最常用的焦段來標示

光圈大小亦是如此

陳誠誠誠 wrote:
有一篇有提到Sigm...(恕刪)


回收筒這一篇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32&t=3898599&p=1#50055350

不過這樓樓主很用心,把每各散景比較的主體都拍成一樣大,所以比較景深有基礎。
另外口徑蝕的表現,S50ART 表現優很多。
口徑蝕與邊緣像差在盲測的時候,其實很好辦認的出來。

-------------------------
Sgima 50mm ART 一發表的時候,我就決定跳FF了,馬上去買壹台FF放著,來準備接這支鏡頭。

wdragon12 wrote:
另外一篇說一樣的光圈,S50的景深比較深

這就是有趣的地方,把Sigma Art 50mm拍出來的比較暗的秘密給破梗了。

Weilli wrote:
本來設計就不會是完全準確的50mm
說不定是48,49甚至是51,52

但是為了統稱,就以最常用的焦段來標示

光圈大小亦是如此

Double Gauss光路的鏡頭沒這個問題,其他的設計,比方說那隻Otus 1.4/55等之類的,光路設計上沒優點,拼命的疊鏡片數目去修光路的就難說了。
Xperienced wrote:

這就是有趣的地方,把Sigma Ar


s35好像也有拍出來比較暗的問題

是為何?

luckyjacky wrote:
s35好像也有拍出來...(恕刪)


入光量依照各大評測來說,相信評測的話,SIGMA應該是有略低。
不過其實以視覺來說,必須要考慮一下50L暗角失光較多,明亮多集中於中央,SIGMA相較明亮較平均。
若把圖抓下來,整張模糊平均,其實差距很小。
以相機測光來說,a模式下,鏡頭本身暗,自動測光補償快門速度,若是全區域測光,受到暗角較大的影響,a模式拍起來會較亮。所以有時候比較輕微的入光量差別,好像意義不大。
比較在意的事,是CANON機身限制非CANON鏡頭的對焦能力,或許也相對影響到暗處對焦能力,不過CANON有人在開發破解韌體,希望以後也有把這部份的限制,列入韌體修改項目裡。

oxa9615 wrote:
入光量依照各大評測來...(恕刪)


副廠是可以針對canon目前機型開發破解韌體

但是未來推出的新的機種 說不定支援度又不好 又要繼續破解

這倒是很麻煩

canon不給 我們也沒辦法 例如 閃燈auto iso400 , 點測光隨對焦點

不給就是不給...
Canon 5D3, Honda civic8, http://blog.xuite.net/luckyjacky/wretch

luckyjacky wrote:
副廠是可以針對canon目前機型開發破解韌體...(恕刪)

應該是需要Magic Lantern Firmware這類的,才能改善副廠鏡頭支援度的問題。
鏡頭韌體倒是關係沒那麼深。
Xperienced wrote:

這就是有趣的地方,把Sigma Art 50mm拍出來的比較暗的秘密給破梗了。




機身 1Ds 2 拍攝 L JPG

上腳架 M 模式

光圈 1.4 快門 1/125 ISO 500


Canon 50L 1.4光圈

Sigma 50 ART 1.4 光圈




另一張對照組


Canon 50L 1.8光圈 1/125 ISO 500


總共三張 機身直出 L JPG 原圖


請自行比較差異 RAR 19MB


請點選這邊下載( 左上角 File - Downlod)



Xperienced wrote:
Double Gau...(恕刪)


我從先前就一直想說了...
大哥你的光學理論應該不是地球版的吧
我的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