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許多網友的觀點不同,我建議你買好一點的機身,翻轉銀幕,HD錄影,對焦快速。鏡頭,買一隻好的旅遊鏡,一鏡到底,配一支高速同步外閃,理由如下。
1. 新單反的錄影功能強過絕大多數家用DV,你可以把家用DV的預算合併起來運用。400D當作是備用機,這樣活動紀錄時有錄影也有拍照,而且鏡頭可以共用,高低搭配。
2. 小朋友的活動非常難以控制,你絕沒有時間可以換鏡頭。意外的場景往往是最佳照片的來源,唯一的問題有沒有在一瞬間按下快門。要用大光圈拍散景,叫小朋友聽命令擺pose,到攝影棚花錢拍沙龍照就好了。
由於新機的堪用ISO都提高不少,因此室內攝影大光圈鏡頭的必要性其實沒那的高。18-200我覺得是一鏡到底最主要的焦段,17-55會讓你有補一支長焦段的壓力。
長焦段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在較遠處紀錄活動,拍的照片人物主體活動比較自然,因為大多狀況下小朋友不知道被拍照,更能反映生活紀錄的真實性。
3. 高ISO有其極限,不管如何光線低會使得場景缺乏立體感,小朋友的拍照環境最好有充足光源,顏色才會鮮活漂亮。因此在室內建議要用跳光,選大出力外閃。讓光線在小朋友上方天花板反射下來,可以營造近似棚拍效果,非常實用。
4. 室外照相時,閃光燈補光比用HDR或高光色動態的效果好的多,不過閃燈必須要有高速同步功能。
PS 內建閃燈就比較不適用,因為直射會讓小朋友不舒服,而室外補光因缺乏高速同步也用不太上。
此焦段可適用多數場合!!
對我來說很方便!!
去年曾經想換EOS 60D(剛好姊夫新買)!!
於是拿起400D和60D分別搭上17-55 F2.8!!
結果令我大感意外!!
ISO400以下,同場景其實看不出來差異!!(本以為差異性很大)
但超過ISO400,400D真的很糟糕!!
因為小弟多數拍戶外!!
有時拍大家庭聚會合照(此時會搭上580EX閃燈)!!
所以400D+CANON 17-55 F2.8 IS仍然很適合日常所需!!
樓主發文下!!
我會建議買鏡頭CANON 17-55 F2.8 IS!!
但亦會推薦考慮另一顆鏡頭:SIGMA 18-35mm F1.8 DC HSM !!
我也用過SIGMA 17-50mm F2.8 EX DC(很好用,可惜被我不小心掉到地上摔壞了!!)
理論上如果拍照上很少用高ISO,400D應該要沿用!!
然後用個恆定大光圈鏡頭還可彌補400D的ISO不高缺點一些!!
況且鏡頭又跌價較少!!
所以結論是400D老兵不死!!
然後錢拿來買鏡頭!!
因為你買新機身並不會帶來很多倍的CP值!!(爽度有啦)
新機身在ISO400以下跟400D其實沒啥差!!
看數據規格很多人都會!!
可以分析第幾代影響處理器差多少代,全十字對焦又差多少,多少點對焦又差多少...太多可以比了!!
但回歸拍照本質,
每個人適合的搭配不同!!
依你現在的需要買新機身真的浪費錢(除非多數時候是用高ISO拍照)!!
買鏡頭!!
我摔了一支SIGMA 17-50mm F2.8(很好用且便宜)
現在用CANON 17-55 F2.8 IS(好用但較貴)
SIGMA 18-35mm F1.8以規格來說超強(但我沒用過,不敢說好不好用)!!
以上三支鏡頭可選擇其一喔!!
換言之,如果換機身,拍出的照片真的比較好嗎?(真的不會差很多)!!
iousunny wrote:
50mm+ff拍小孩
各位大大摸摸良心
不要再為了畫質而畫質了...(恕刪)
我摸著良心說
我小孩8成以上的照片是用下面這些機器拍的
CANON60D+ S30mm F1.4
CANON5D2+ C50mm F1.8 /S50mm F1.4
Sony A7+Contax G45/Leica summicron 40mm F2
(小孩更大更會跑/我反而開始用慢對焦AF鏡+手動鏡)
Panasoic G3/GF6+ 20mm1.7
FF+50/1.8怎麼可能拍不到?
是嬰兒又不是奇行種
不要危言聳聽了
你回文的盲點是
1.有多少錢做多少事,樓主預算3萬,70D+18-135破預算
2.初生嬰兒不會追趕跑跳碰又不宜用閃燈,大光圈+高ISO最重要,不好意思70D+18-135完全不夠力
真要配也是70D+s30/1.4或C35/2,問題是還是破預算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