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40D的前景與後景要同樣清楚該如何拍啊....

sym597 wrote:
我突然想到那三隻蜜蜂...(恕刪)


要拍會移動的物體,把iso開高,同樣的對焦快門撐愈快愈清楚…
加上使用連拍…以上就可以把快速移動的物體拍出凝結的效果。
如果是近攝,那景深本來就很淺。

若是要風景或一般攝影,可考慮用泛焦攝影的方法。

首先可參考網路上的景深計算器,如:http://web.tnnua.edu.tw/~g910706/depth.htm

算出應對焦的距離。如使用 APS film, 35mm, f/22,對焦 2.91m 時,1.45m~無限遠都會很清楚。拍攝時就找個差不多距離的物品對焦(或手動調整)就好了。

潛水 ........
連拍? 我想你的意思是說,用連拍成功率比較高,就算物體動的比較快也有可能運氣好有一張是清楚的吧?
但是連拍跟能否凝結動作是兩碼子事,你這樣說要是沒有解釋原因,樓主本來就一知半解了,
說不定會留下"連拍是用來凝結快速物體的"這種錯誤印象啊...

快門真的夠快,對焦真的有準,一張就清清楚楚了。
連拍是對自己對焦和快門掌握不夠有把握時,用來亂槍打鳥的,有可能張張糊,也有可能張張清楚...
樓主還是趕快去弄本基本的攝影書來看吧,論壇上要學東西太慢也太雜了,等基礎有了之後再看討論才有意義
shouea wrote:
連拍? 我想你的意思...(恕刪)


同樣的對焦快門撐愈快愈清楚…
加上使用連拍…以上就容易把快速移動的物體拍出凝結的效果。

以上是全句的含意,若把“可以”換成“容易”兩字應該比較不會誤會,
小弟並不是指連拍=拍出凝結畫面的意思喔,
拍這種蜜蜂機會並不是像拍人,傻傻的站著等你拍完,
而非專業的攝影師,拍攝會動的物體,本來失敗率就會高,
連拍只是硬用數量來撐出幾張,甚至只有一張清楚的畫面,
(迷之音,用超深景深的小DC拍就比較沒這個問題)
對樓主技術我不知道有沒有幫助,不過對初學者來說,要拍移動的物體,
要達成“欲拍出清楚主體”的目標連拍是比較容易

快門幫助凝結畫面,連拍加上多次對焦幫助對焦準確性,
快門夠快,對焦對到蜜蜂,但這張按下快門的那順間蜜蜂飛離你對的焦距,圖片還是不清楚,
所以快門加快,加上連拍容易拍出凝結又正確清楚的照片。
你可以去查詢有關於"超焦距"這個名詞,
可以幫助你在不同的光圈下,
獲得最大的景深範圍,
這個在風景攝影很好用,
我都直接設好光圈,
"手動"調整焦距至超焦距的值,
記得把AF取消,
然後就可以快樂拍照,
不用擔心對焦的問題了~~
要不要地上放個皮尺(或紙尺,B&Q有一公尺長的免費紙尺),在50公分處立個娃娃,相機放定位(免除小光圈的手震),對焦娃娃,用自拍(如2秒或10秒,避免全按快門的震動),不同光圈拍攝,看看紙尺清晰的範圍,只要相機不動,用A模式,調不同光圈(如F2.8~F32...),拍娃娃,然後每張看尺的清晰範圍,就能知您的相機在不同光圈下,清晰的範圍為何!

如果採用中央單點對焦,但尺與娃娃都是模糊的,且您的拍攝物品與CMOS已經大於最小對焦距離,還是模糊的話,那就是有移焦了!
"NIKON D200"+"12-24 F4"+"24-70 F2.8"+ "50mm F1.8"+"70-300G VR" +SB800
這個時候應該買本基礎攝影的書來看看,感覺比較實在.
這張喵喵相片如何,我在電腦上看很清楚漂亮,相片容量為506KB-1936X1288晚上拍的,奇怪的是只要貼上網,規格容量都會強迫自動縮小,所以無法程現真實大小的圖片,連貼前幾張本來是1.4MB的圖片,給各位大大看的時候都只有250KB 的容量啦..連相片也縮小了
sym597 wrote:
這張喵喵相片如何,我...(恕刪)


您po的圖,小弟覺得曝光就不大對…
對焦也不是很準,分享同樣是有開閃光燈的圖(外閃跳燈),鏡頭(50mm F1.8 II) $2900含稅的小朋友2號
照raw檔,銳化轉出JPG
這張只占84KB


可以用acdsee縮圖至600x400左右小圖再上傳。
嗯...我覺得在室外也有差啦,光源很可能只有機頂閃(樓主可能還是用內閃也說不定)
不過兩隻貓這張的確有些灰濛濛,感覺也不算十分銳利,比較像是小DC拍的(景深不提的話)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