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7070 wrote:套用 5D4 那片感光元件,價格上再與A7M3接近,就可以和A7M3抗衡了。 以速度來說跟本不在同一個世代。5D4拍4k要裁1.74倍、只能用中心區域點對點輸出。A73都全幅6k25p超採了、是5d4的~2.25倍輸出。
GWOKING wrote:+1但就是有人老是...(恕刪) 那是在幻想吧除非上市時,就一次發表對應的小三元變焦和幾個重要定焦鏡頭(Sony當初是16-35/4ZA、24-70/4ZA、35/2.8、55/1.8),讓人覺得C不是應付應付,可能會提高大家購買的意願。
其實以本身攝影需要來考量兩部相機, 不難找出答案. 問別人只會得到別人的答案.如我以拍攝人像來考量. 我關心的會是 :- 6D2 對焦點太集中, 不便構圖- 6D2 閃同步1/180 太低, 使用 high speed syn 機會大, 影響火力+回電速度- A73 逆光有紋, 我拍攝人像一半以上都是人造/自然逆光, 問題有幾嚴重- A73 的極暗, 極低對比下, AF 能力如何.- 6D2 與 A73 同是在 live view AF 下, 人面追焦效能如何.
airport724 wrote:以速度來說跟本不在...(恕刪) 這...您可能要了解一下超採樣和點對點的差異,A7R2上也是裁切後S35的4K優於FF喔!只是5D4沒得切換是比較機車啦!但您確定C的FF版ILC也一定是這樣嗎?
ever7070 wrote:這...您可能要了解一下超採樣和點對點的差異,A7R2上也是裁切後S35的4K優於FF喔!只是5D4沒得切換是比較機車啦!但您確定C的FF版ILC也一定是這樣嗎? 小弟不材、工作是關於數字處理設計的、超採甚麼的很清楚。你不知道嗎,A7R2的全幅4k不是超採的,是pixel-binning,S35模式才是超採。只有A9、A73才是全幅4k超採,A7R3全幅4k也不是。
airport724 wrote:小弟不材、工作是關...(恕刪) 其實大部分的使用者,並不關心廠商是用超採樣、點對點、像素合併等技術輸出,只要給我好東西,價格又便宜就OK目前動態錄影C家遠被拋在後頭是事實,只是您對我在40樓留言的部分挑出一個毛病,我才回覆您A7R2的例子,至於A9、A73那種低畫素的機子,沒想要入手的小弟我不會花時間去了解好嗎?所以依照您的專業,就在 C700 FF 發表的這天,您可以篤定的說未來C的FF版ILC也一定是沒有超採樣技術的
ever7070 wrote:就在 C700 FF 發表的這天,您可以篤定的說未來C的FF版ILC也一定是沒有超採樣技術的笑...(恕刪) 剛看了一下支援全域快門可切換EF和PL雙接口搭配外掛還可以錄120fps的4K RAW
每個人關心的面向不一樣建議還是實體機身試試看吧以及後續sony的鏡頭大小及價錢,也是和canon有些差距我兩家都使用過,一開始也是轉接c家鏡頭在sony機身上但後來還是覺得sony原生鏡頭比較好用因為轉接通常鏡頭都會加長,個人不太習慣這個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