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l640707 wrote:
以前是處理速度的技術限制,在旗艦機要求FPS優先下只好犧牲畫素。
我好奇的是現在如果能做到30mp/120fps
為什麽不做更實用的60mp/60fps或45mp/80fps?
理論上這些規格對處理速度的要求是相同的
以前是這樣
現在R1應該也是這樣
FPS優先下只好犧牲畫素
R1,Z9,A1都可以120FPS
但是R1某些條件下可以變成240 FPS
我猜仍是30MP, 至少JPEG可,說不定也有RAW
連拍兩倍
畫素是Z9的六七折,A1的六折
所以應該就是受限於傳輸儲存與影像處理速度
小晨勃道尼 wrote:
8K會是旗艦設備的優勢,為了8K上40MP我覺得會是最佳解,再上去之於性能機就適得其反
那是你不知道運動攝影在歐美有風氣多盛
運動攝影要抓到關鍵的那一瞬間
就是要靠連拍速度
例如網球比賽要拍選手擊球一瞬間(球黏在拍上)
我用過30FPS來拍
整場比賽下來一兩千張只拍到一兩張
算給你看有多難拍
擊球一般速度大約七成力,大約時速110KM/HR
秒速為110*1000/3600=30.56m/s
30FPS應該是每秒29間格,就算成30間隔好了
每兩張之間,球拍軌跡大約走了1公尺(=30.55/30)
再打六折好了
每兩張之間,球拍軌跡大約走了60公分
網球直徑大約近7公分
你說要拍到擊球一瞬間(球黏在網拍上)
有多難
要是R1 240 FPS,兩張間隔為60/8=7.5公分
大約可以拍到每張球拍前一個網球大小多一點距離的照片
這有多殺?
你可以想像拍大谷翔平
球棒與棒球相接觸的一瞬間
以往16FPS或30FPS可能拍個一年都零張
那240FPS是多殺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