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s-c VS 全幅 的迷思 (經費有限)

之所以這種小事

會變成"迷思"

根本的原因就是"沒錢"

有錢 ~ 全部買齊用到爽


換個角度想

如果樓主連這種小事都可以變成"迷思"的心力

改放在工作上

賺多一點錢就不會有這種"迷思"了

因為都買齊了


我最大的"迷思"是

怎麼會去"計較"花這幾萬塊就可以解決的小事

但卻不把心思放在工作上

賺多一點錢

自然就不會有器材上的"迷思"

~~~~~~~~~~~~~~~~~~~~~~~


什麼都可以"迷思"

不就顆鏡頭也可以"迷失"

會不會太濫用"迷失"這兩個字呀?

其實

我也有迷失

每天早上起床

到底要左腳著地還是右腳

真是個迷思

先撤飛彈 再來談經濟合作
既然經費有限~
那何必為了L而L呢???

不知您的經費有限到哪??
如果真的很有限~
又常拍室內人像的話,來顆外閃吧!!
有了外閃的KIT可是沒有那麼KIT喔!!

D40 + 18-55 + SB400 = 拍拍GO
joe0924.tw wrote:
aps-c VS 全幅 的迷思


我怎麼覺的標題跟樓主的文章沒有什麼關係~
就只是想買一顆鏡頭也迷思.....

有錢就買來玩
沒有錢學人家玩鏡頭 那就不要買

就這麼簡單
luckyfullhouse wrote:
我怎麼覺的標題跟樓主...(恕刪)

SPRITEANDICE wrote:
之所以這種小事

會...(恕刪)


充分了解不同焦距/不同鏡頭的特性...就會選一支比較[適合]的來拍自己想要的東西....噢...錢不夠就選副廠或者是效果不是100%你要的....最直接的還是存夠錢才買.
我我我一定會買

10-22 or S家的

謝謝大家的意見 看了很多 也很感動
我在01看到的迷思
比我這輩子看到的迷思還多
只能說
01的朋友真的很容易迷失
SeaFun wrote:
我在01看到的迷思比...(恕刪)


哈哈哈哈
真是一針見血
我記得迷思是外來語
原來是 myth..


回到主題
ken rockwell 網站有比較過
同一顆鏡頭在 aps-c, ff 下面
把 ff 裁切到aps 的大小 ff 畫質好很多..

http://www.kenrockwell.com/tech/full-frame-advantage.htm#
Roadstar wrote:
ken rockwell 網站有比較過
同一顆鏡頭在 aps-c, ff 下面
把 ff 裁切到aps 的大小 ff 畫質好很多..


沒錯...最省錢的玩法...就是買高畫素的FF(比方A850).......
要廣角就用FF.....要忘遠就切到APS-C裁切還有1100萬畫素....
買一台=玩2台.........好用到不行....^^
玩玩4/3系統也不錯呀!!
O家原圖輸出,等同FF 800mm,無後制無裁切。


千萬不要有片幅的迷思…各有優缺點…取你所需的就好,各廠都同時發展APS-C,FF不是沒有原因的,各有各的市場。
Roadstar wrote:
...回到主題
ken rockwell 網站有比較過
同一顆鏡頭在 aps-c, ff 下面
把 ff 裁切到aps 的大小 ff 畫質好很多.. ..(恕刪)


這部分才是很多人的"迷思"吧.

差不多時期的機器,
FF跟APS機身同鏡頭同樣裁1:1,aps成像比較大隻(因為像素密度),但FF畫質好很多.
成像大小容易量化,畫質好壞很難量化.....

要拍數毛版,是要拍出來大隻點畫質比較差容易數毛,
還是拍出來比較小隻但是畫質好比較容易數毛??

極端一點,拿aps-c 300D 600萬畫素跟FF 5D2 2100萬畫素,
同樣裁到1:1,看aps-c 300D 比較大隻還是 FF 5D2 比較大隻??
這樣不知道能不能撼動APS-C適合遠攝的"迷思"???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