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光圈迷思 ?迷失? 有人想法跟我一樣嗎 ??

其實樓主你已經自問自答了

zen4641 wrote:
所以現在拍照幾乎都只拍幾張大光圈散景 幾乎都鎖到4~8左右去拍


你的所有問題都在自己的這句話中得到了答案 :D
誰說沒有人認同樓主所說的!
我也認為太多人有大光圈的迷失(尤其在01這個勸敗網站上)

說實話,拍照的時候如果永遠只有主體清楚、背景模糊的「淺景深」,
那到住家附近公園跟到歐洲阿爾卑斯山腳下一樣,反正你也看不出背景是什麼.......

不要去追逐器材,尤其是不要一味的追求大光圈等規格,這應該是樓主想要表達的意思吧!

但話說回來,我也買了f2.8的Tamron A16,雖然我99.9%的時間不會用到f2.8
可是如果要用,我還是有大光圈(雖然在01上面,f2.8叫做小光圈,真是搞不懂這種人,呵呵)
所以我也某種程度上有大光圈的迷失吧!嘿嘿
真的不曉得該怎麼說...尤其是樓上這位...

景深最重要的是取決於片幅及鏡頭的焦距,大光圈反而是其次了,到底有沒有在看攝影的知識呢?

大光圈是講求所謂的便利性,不是你們在那邊的淺景深來淺景深去。

要畫質好又不想要淺景深,我想m4/3比較適合你們
mmppeegg wrote:
要畫質好又不想要淺景深,我想m4/3比較適合你們


一語命中核心

同樣景深之下,小片幅機可以把光圈拉的更大,而較大片幅的則需要收光圈

為了曝光度維持,除非是大太陽下快門降幾格沒關係,大片幅的低光源處絕對要拉ISO了

雖然M4/3被人家說普遍高ISO畫質不佳,但是這樣一加一減一來一往,其實畫質相去不遠(但跟FF比可能會很遠)

而且還保有更長的景深
炮火好猛烈

不過什麼焦距景深理論

我倒是覺得沒有實戰來的有用

2.8一張,8一張,10以上一張

拍個一年,阿不就知道哪種好了

有需要討論成這樣嗎??

今天好天氣快去拍照練習吧

如果和家人出去P模式開下去~~~開開心心出遊不是很好嗎!!!台灣多大還怕美景不見嗎??

有空有時間都可以去拍

不就是拍照,又不是測試性能馬力~~~
isohera wrote:
(1)大可以縮小用 小確不能放大
(2)在光圈全開時,F4 不能啟動中央點的雙十字對焦,
或是週邊八點的十字對焦,F2.8或以下可以
能夠增加照片的成功率.(canon鏡頭在對焦時是光圈全開的)
(3)一樣縮到光圈F4時,大光圈鏡的畫質是樂勝F4鏡頭
(4)不是有IS就能夠取代一切,當開到ISO3200微光下F4的快門還是不夠快時
就知道大光圈的好處,以及能夠搶更快的快門增加小孩子拍照的成功率
(5)景深/被攝物距離/光圈/的關係決定景深的深度

這張用F1.4光圈拍的,有太淺嗎?



不要用你不成熟的觀念與攝影技巧來誤導新手.
你不會用不代表別人不會用

一個從24-105F4 換17-40F4再換16-35F2.8II 最後停在24LII的人留....

這一段說的很好
大光圈有更多使用上的彈性
相機鏡頭在自己手上 能怎麼發揮要看自己的觀念跟技術
景深本來就是單眼相機的特色
學會控制景深 也是學會使用單眼相機的一個課題


存在革命同人活動 - 台南一中 / VOCALOID (無中文名)初音未來 - 開闊的心世界不會小

•Canon EOS 50D
•Sigma 12-24mm F4.5-5.6 EX DG HSM
•台南一中
•存在革命同人活動
•VOCALOID
•Hatsune Miku
•2010/07/24


超長景深和超誇張
新威多媒體雜誌:https://singway.pixnet.net/blog
剛剛用景深計算器試算一下 (物距皆設為5公尺)

4/3 →25mm F2.0 ISO200+1/60s DOF→ 2.53m

APS→35mm F2.8 ISO400+1/60s (or ISO200+1/30s) DOF→ 2.42m

FF →50mm F4.0 ISO800+1/60s (or ISO200+1/15s) DOF→ 2.42m

物距相等,等效視角相等(一樣構圖才能拿來比阿),景深相近

曝光值一樣,不同片幅為了相同景深會有這些設定差異



但我想說,FF的高ISO都挺優質,就算為了景深拉ISO還可以保有一定畫質,
所以如果要我選還是會選FF來用
焦段影響景深壓縮率,光圈掌控景深散景程度。
長焦段的景深營造容易,我比較在意防手震而不是大光圈
短焦段的景深長壓縮率低,近攝主體時,使用大光圈來營造一點散景也是不錯啦~
新手昌 wrote:
人像攝影真的是只有前方才是重點,後方都可以忽略嗎?
...(恕刪)


以01的水準來說 UU 才是重點~
如果文明是要我們卑躬曲膝,那我就讓你們看見野蠻的驕傲。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