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用條列式的回覆比較明瞭^^" (因為話題擴散了~不集中)
pp039773 wrote:
就像機身上的A Mode 或T Mode 甚至再多的場景模式,我都覺得一樣是「輔助系統」,他不該作為選擇機身的主要因素之一,相機的測光對我而言我不會採信,我只選用 M mode
我也認為是輔助系統
我也幾乎不使用其他場景模式
我也幾乎都用M mode 搖頭晃腦的測
但是
我不認為那些"輔助系統"不該是選擇機身的主要因素
(對我不是、但確實有人就是指定要這些模式輕鬆拍,
這點是論述需要考慮進去的實際面==>不是每個拿單眼的都想專精或應該要專精)
pp039773 wrote:
,如果說要求對焦系統張張都準,都要準焦的心態,這根要求相機的測光系統張張正確有何不同?
這邊我就看不大懂論述重點 (對焦? 怎麼又提到測光?)
不可能張張隨便按都準焦,而是比例問題
有人對對焦要求、有人對測光要求、有人也棄高ISO而追求低ISO的潔淨度
這把尺就交給個人去決定吧
測曝光跟對對焦的要求,不至於衝突吧
這樓樓主在意的是對焦~這樣的觀念跟出發點也沒錯啊
pp039773 wrote:
台灣的婚攝都喜歡採過曝而逆光、剪影這些就不再談
這個我也看不大懂@@ ~ 好像不太相關
(其實不是每個婚攝都喜歡拍烏漆媽黑或全開大光圈啦~只是剛好拍的人比較出名而已XD)
至於婚攝的概念~我的觀念是精準搶拍~也就是得有正常顯影的照片(滿足長輩與一般需求)
也得有逆光剪影的照片(滿足創作或是小眾需求)
而這能快速達到構圖跟對焦的短時間大量拍照需求
擁有廣域十字對焦的機身更容易辦的到
↑當然,這邊離題^^" 只是剛好提到
pp039773 wrote:
因為當你的鏡頭光圈大於f2.8 或是你想拍出柔焦/失焦,或者你想在夜間轉動對焦讓光在你的照片流轉... 等,這些都不是對焦系統作的出來的,
這些話當然同意
但這跟對對焦的要求不違背吧 (相機又不只是拍這些題材)
因為控制因子在於人
而非機器
但都使用自動對焦了、準焦率卻低於預期,反而讓相機去操控? 嗯?
要清晰準焦的景深、或是泛焦手法、或是焦點外~都該是使用者自己決定的吧
準焦率高的機子,我要用泛焦甚至不準焦的手法拍~OK呀
準焦率低的機子,我要用準焦的手法拍....這....... ???(如同網友提的室內大光圈~)
拍照部分也跟做事做實驗一樣~可變因子越少、越輕鬆 (要泛就泛、要準就準,因子在於人控而非機器)
這跟閃光燈一樣~備可不用~~但若書到用時方恨少..那糗了
pp039773 wrote:
我要強調的不是因為5D2不好或沒有的阿Q精神,而是如果你一天倚賴自動對焦,你愈相信它,你就愈學不會手動對焦,那對使用相機的人,攝影就會愈接近記錄而非創作
言重了
不是每個人拍到後面都一定要手動對焦
創作也跟手動對焦劃不上等號 (手動對焦可以執行創作,不代表創作只能出自手動對焦之手)
------------------------------------------------
我想想您應該是我的前輩吧
因為工作,雖然我沒加學會
但也認識不少攝影學會(理事長也認得)或拍照相關的前輩 ~ 跟您有差不多的觀念~
您的觀念跟出發點我大概懂得 (但心裡想的跟能完整把他說出來而不偏不倚往往是兩回事)
可以感受到您希望每個拿單眼的都能突破上進、往更深的一層邁進、或保有傳統技法
但真的有很多人,單眼不過是工具~他們買相機不過是希望拍的清晰漂亮一點,就高標了
而對對焦的要求也就無可厚非
更別說是對機身的性能要求,這根本就對拍照之路不衝突
(若我今天教徒弟跑商業CASE,我也會要他學手動以免重要場合對不到焦,但...今天不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