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照片判350d去留(請用力批)

何封 wrote:
關於這個,我也曾看過...(恕刪)


個人感覺,該網頁太過於專注於構圖 "規則"。
如果說不應該出現的物體出現且橫跨頭部,那是應該避免的。
例如突然出現在人頭上的一根電線杆,並無幫助畫面之處。

不過圖 11 並無不好。後面出現海平面也疏無恰當之處。
例如著名的攝影師 Richard Avedon 的一個自拍:
http://www.richardavedon.info/images/richard_avedon_3.jpg
幾乎一膜一樣的構圖。
何來不對之處,使得一個犯了禁忌的攝影師這麼有名而寫出這個規則的人卻,抱歉,小弟不知道是誰,上面好像沒寫...

Bresson 大家都很愛拿出來講對吧...
此大師於幫 Truman 拍攝的,卻又跟該網頁中的圖 17 與圖 18 互相抵觸
http://www.npg.si.edu/img2/cb/trum.gif

我只能講,該網頁中的作者,拍出來的東西或許有自己的規範,有自己的風格存在,小弟尊重。但是因此限定講說為 "禁忌",並且讓所有攝友都認為真的不該這樣拍,恐怕還不夠資格。因為,從西方文藝復興、東方近代開始畫入背景的仕女圖開始,至現代不管在時尚還是人物寫真等,都一直有大師繪出或拍出 "橫切頭部" 的繪畫或照片...
拍照片是否該遵循構圖規則?
說穿了,所謂的構圖規則只是幫助新手入門的一個小法則...
在一開始接觸攝影的人,還分不清何謂好照片、何謂美醜時...
這個法則就是為了幫助他們能夠較快較輕易的拍出不差的照片~

事實上,真的對攝影開始熟悉了解後,會發現攝影不光是這幾個法則就能搞定的...
甚至這些法則對於影響整張照片好壞是微乎其微的...
影像美學、視覺心理學、完形心理學等等都是要再進修的課程...
甚至巴特羅蘭等類的書都不能少....

離題了,樓主要的應該不是換相機...
相機只是器材,器材只是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我認為這句話應改為:
「工先利其功,後欲善其器」...
也就是說在做任何事情時,應該先加強自己的功力...
等功力到了器材所達不到的境界,才去加強自己的器材....
【攝即是空】 http://www.wretch.cc/blog/tscd
個人也是新手,但是最近不斷地在看別人的攝影成果。
我不懂構圖,但是覺得顏色不夠飽和,銳利度似乎也不夠。
應該是後製出了問題,如有說錯,還請見諒。
參考就好。
chiang wrote:
korea0112我...(恕刪)

對對對,照片的本質只是紀錄,在好的畫質也比不上一個好的回憶.
有時候看一些舊照片,雖然多少都有些缺點,但回憶是無價的
除了第一張構圖雜亂了點,第二、三張也還算中規中矩
當然還是有精進的空間。
色調方面我覺得這樣很好,第三張一看就有老鏡的味道...
小孩子本身皮膚就粉嫩粉嫩的不需要多加修飾
加強對比甚麼的反而很怪
像友站有些測試照修成人臉都是純白的,草地都是螢光綠,藍天快變成黑色,看久了實在很膩
只能說各人喜好不同,只要是有感情的照片就是好照片

korea0112 wrote:

如果你的相機...(恕刪)


要是我,我會檢討為什麼相機會誤判
以圖三為例,很明顯的是這台相機的測光模式是「平均測光」「矩陣測光」之類而不是「中央重點測光」或「點測光」。
所以它的測光是照整個視野的亮度來調整。
而因為背景是深綠色的,所以測光系統自然會加一點光圈或延長快門時間來增加進光亮來維持整體暗部的細節。
但因為背景不需要清楚,所以這時就要告訴相機要減EV,把主題別過亮。
這算是攝影的基本技巧。可以看看一些攝影的書都會提到。
像在雪地拍照也要加EV,不然人會黑黑的,就是同樣的原理。

解決法有二種,一種就是改點測光(nikon的DSLR機種都有),對著你要拍的臉蛋測光,那就保證準了! 另一種就是用經驗看到黑背景就自動減EV,看到亮背景就自動加EV。再看拍出來的結果調整!

傻瓜相機是傻瓜,但還是要告訴他一些方向,他才能盡責的幫你拍出你想要的照片哦!!
祝攝影快樂!


blue is my colour
第1和第3章over了,小孩的皮膚不需要用過曝做處裡,我覺得應該是你沒轉成點測光......
突然懂了!!!大大是canon系統!!想上5D找不到藉口!!!
我想是照的時機不對吧
像第三張
正好是小孩子眼睛要閉起或要睜開的瞬間
可能是累了,感覺不出小孩子的活力
拍照就是要拍出特色來
極動或極靜都是特色
像是站長的大哭頭像就是極動的例子之一
其實要是覺得自己拍的不勝滿意可以利用連拍
來捕捉那珍貴的一瞬間
至於取景我想那就是多加練習而來經驗了

我的觀念
珍貴的瞬間>取景>相片的成色
畢竟後兩樣都可以經過後制修改
惟獨那一瞬"間"一閃即逝,不然怎能掛上珍貴兩字
有錢我就換 沒錢就不換了 有錢能使推墨
就一個對攝影技巧沒什麼概念,也沒玩DSLR的門外漢來說,
只覺得對這三張照片沒什麼"特別"感覺。

感人的照片,通常是結合故事內容與拍攝技巧而成,
而且前者佔的比重往往遠勝於後者。

就拍小孩而言,
直覺是若沒追擊到他們天真的笑、哭,或怪表情/怪動作,
通常就很難成為一篇令人心動的故事,

就像小說一樣,即使作者寫作功力再好、名氣再大,
但若只是些平淡無奇,毫無高潮起伏的內容,
拿什麼吸引讀者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