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好的鏡頭 才可拍出美美的景深嗎

houcheng wrote:
昏倒..有景深計算的...(恕刪)


在戶外要知道景深多少還要上網算?我之前就有說過,對好焦之後看景深表尺就好啦。

拍景深表是要知道鏡頭的效果,各家 50mm 拍出來的效果都一樣嗎?算出來的數字能知道散景是什麼樣子嗎?質疑別人的話之前先思考一下吧。
sd1976 wrote:
所謂錢景深=淺景深 ...(恕刪)


恩恩"""" 這個意思
關於景深與光圈大小的關係
用模糊圈的理論或許太艱深了
小弟找到在友站的一篇文章
有圖好像比較好理解
小弟也覺得還蠻有道理的
大家討論看看好了....
http://www.dcview.com.tw/photoclass/depth/dof_01.htm
globelin wrote:
淺景深的效果真的是錢堆出來的....
看過蔡頭的散景 (奶油味)
再回頭看自己鏡頭拍的散景(二線性雜亂)
有一股想把鏡頭賣掉的衝動 XD


其實不會啦
50/1.8很便宜
35/2, 85/1.8不算貴
100macro雖然貴了點. 散景都很不錯的

m42的大光圈老鏡頭也有不少不錯的散景表現.

就算攻頂好了
Nikon 85/1.4, 三萬有找
Canon 135/2L, 也三萬有找
Sony 135STF....唔. 貴了點. 四萬有找啦....
反正一隻就很夠玩了
還好啦

除非想把各焦段1.4都給湊齊.....那我就沒話說

如果只是要表現淺景深. 並不需要把>F1.4全都湊齊
我覺得標題問的很好,一定要好的鏡頭才有美美的景深嗎?

答案是 一定要有好的鏡頭 但是不一定要 大光圈鏡頭。
我現在常用Contax F2.8定焦鏡(28mm, 135mm),leica F2.8 Elmarit, F2 Summicron,都不是F1.4的大光圈鏡頭,但是影像卻非常優異。

大光圈是 "高速鏡頭",我認為淺景深是附加的價值。像是Nikon 55mm F1.2雖然光圈大,但是光圈全開的效果卻普通。縮到F2.0卻又很棒!

同樣的焦段,大光圈鏡頭高價是因為製造精度要求高,很多光學變型,色散要控制。

較小光圈的鏡頭無法達到大光圈鏡的效果,不過有價格跟重量的優勢。

不是每次出門都會想要帶85mm F1.2L,或是小白IS。 旅遊的時候 小光圈大倍率的變焦鏡是我的首選。
但是鏡頭的運用是需要創意的,光只有大光圈器材不是創作的唯一方法。

關於景深問題,視角跟實際上的 物距,成像大小有很大的關係。 也就是說,用APS 50mm雖然跟 FF 80mm視角相同,但是因為APS的成像比較小,所以模糊圈相對小,景深較深。

對於一般的DC,成像更小,模糊圈更小,所以幾乎都是大景深。
我了解到成像大小跟景深的關係之後,馬上邁入 FF。因為我常拍小孩子,最常用的是85~100mm焦段,所以要達到淺景深還有高速的要求,只有大光圈鏡頭。
Truth shall set you free
樓主可以去買2月份的Photonet來看看~~這一期剛好有介紹"淺景深營造技巧"~~對我們這種新手還挺實用的!
boheng wrote:
大家討論看看好了....
http://www.dcview.com.tw/photoclass/depth/dof_01.htm...(恕刪)

挺不錯的,比模糊圓的理論實際而清楚的多

所以其實鏡頭是不會有無限對焦的功能
相片也不會有無限的清晰焦點
而是在人的肉眼所容許的最小可辨識範圍外的模糊
這應該也是發展"超具焦"拍攝法的基礎原則:
會模糊(肉眼不可辨)的要再怎麼讓他清楚都不可能
不如讓可辨識清楚的焦點確實的呈現
小弟是這麼認為的
loveada wrote:
分享一下之前看過覺得不錯的帖子
~銘鏡,隨拍,散景~
http://www.hklfc.com/forum/?o=topic&act=show&id=7823
http://forum.xitek.com/printthread.php?threadid=342724&pagenumber=1...(恕刪)

很好的帖,回想起以前用Angenieux 180/2.3 apo時的感覺
拍出來的味道和日德系的鏡頭真有不一樣的味道
找到很久很久以前自己被拍的圖片,那時候作個人網頁還包了框^^"

yangway wrote:
所以其實鏡頭是不會有無限對焦的功能


小弟還是認為像機確實能夠做無限遠對焦的,因為鏡頭的焦距定義就是這麼而來的,焦距定義是:鏡頭對焦在無限遠處時鏡頭中心點到焦平面的距離。
再舉個例子好了,小時後都玩過放大鏡匯聚太陽光的遊戲吧,當一個放大鏡從遠處漸漸接近地面時,可以把地面當作是底片,這時候如果距離比這個放大鏡的焦距大,太陽光就無法成像(匯聚成一點),漸漸接近時當到距離到達放大鏡的焦距時,此時放大鏡等於對焦於接近無限遠處的太陽,因此匯聚於一點成像,如果放大鏡再靠近地面又變模糊了,因為根據物理光學比焦距小的距離是無法成像的。
攝影新手的家 http://easyshot.mytw.net
carl3104 wrote:
小弟還是認為像機確實能夠做無限遠對焦的,因為鏡頭的焦距定義就是這麼而來的,焦距定義是:鏡頭對焦在無限遠處時鏡頭中心點到焦平面的距離。
再舉個例子好了,小時後都玩過放大鏡匯聚太陽光的遊戲吧,當一個放大鏡從遠處漸漸接近地面時,可以把地面當作是底片,這時候如果距離比這個放大鏡的焦距大,太陽光就無法成像(匯聚成一點),漸漸接近時當到距離到達放大鏡的焦距時,此時放大鏡等於對焦於接近無限遠處的太陽,因此匯聚於一點成像,如果放大鏡再靠近地面又變模糊了,因為根據物理光學比焦距小的距離是無法成像的。...(恕刪)

有趣
我想就基本光學上的定義是如此,但實際運作呢?
我想以目前現有的任一款項機,在無限對焦的設定下,最遠距離的景物原圖來看應該還是不夠清楚
也許以與實際場景一般大的底片,配上鏡頭(那應該是比哈伯還要大太多了^^")
無限對焦也許確實能發揮出真正無限對焦的結果,生成的無限遠影像還是清楚的,因底片有辦法記錄所有光束
但相機底片無論如何都小於實際場景非常多,所以我若說將底片放大來看,應是無法取得最清晰焦點(所得成像太小)
而也表示,鏡頭本身無限對焦的焦點無法生成於底片/CCD上,應該是在最小模糊範圍內,所以看似清晰
而且小弟覺得不論哪款市售鏡頭與機身的設計搭配,都可能無法取得無限遠對焦的唯一焦平面,因為不需要
不知道carl3104兄覺得小弟這樣的看法如何?


對樓主拍賽~~討論到別的有趣話題上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