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公司處理瑕疵品現場

天吶ˇ
鏡皇機黃就這樣一敲ˇ

最起碼火燒比較快吧  ...

心好痛

不過話說回來ˇ  ,, 市面上瑕疵品也是有不少吧 ?

要做就做徹底一點ˇ =ˇ=
原PO上面有提到【保險】這問題...

也許是這些貨物在保存與運輸途中發生問題,保險公司必須理賠,故保險公司要求該產品確保不會流入市面,必須銷毀,Canon公司才能獲得理賠...... 這也是可能性之一。
畢竟獲得理賠又把瑕疵品拿去賣,那可是會吃上官司的.....

所以如果是這種情況,那當中就有不少可能也只是小問題或根本沒問題的也一起被【處決!】......
namland wrote:
好殘忍的畫面呀~~(...(恕刪)


應該是會有的,因為現在生意愈來愈難做.

一些歐盟的國家會開始要求公司在上市其產品時,

除了早期就已經實施的六大毒物測試之外, 還得提交像是產品的回收率,

對環境所產生的負荷等等,這些報告會慢慢的愈來愈多.

另外在準備上市時, 還會按照所提交的報告及產品數量預先收取回收處理費,

也就是說, 被舖貨於店頭的產品, 在還不知道最後會棲身何處時,

製造或是販售公司就已經支付它的相關回收費用給該上市國家了.
你們相信這種畫面啊!

消費者真好騙,

這是形象廣告的一種
文太說,沒輸過就不用改
在那裡上班每天都可以把一些如此高價的東西敲爛,一定很爽.......
每家公司的研發部門都差不多,每次看到要銷毀的單體堆得跟山一樣高,每兩個禮拜就要清一次

如果是試產品更不用說,每次都是十幾K在報銷的,看了就傻眼

從 EVT DVT PVT 到MP量產,不知道死了多少兄弟

剛開始覺得非常的殘忍,總會想辦法從上面拆些可再利用的零件做成自己用的小工具(像是電池,線組,風扇等等)
但看久了也就習慣了

ps.你也可以說設計者太嫩,失敗品太多.....
映升 wrote:
捷安特也曾當著所有員...(恕刪)


聽說第一批碳纖的車是失敗品,接點容易斷裂
所以全部回收銷毀,活埋在現在的廠房下方
甘拜下風!!一盒盒都是我一個月以上的薪水啊~~大廠就是大廠~毫不手軟!!
大家好像沒想過  鏡頭並非是貴在本身   而是它的開發費用

有瑕疵的鏡頭只代表 它是沒了靈魂的砲筒

它的零件製造成本應該是遠低於架上販賣的價錢

集體銷毀免得給不肖商人賺錢 傷了自己公司的信譽  更耗損公司本身的維修能量

銷毀是利大於弊的  這應該沒什麼好驚訝的

只是對一般上班族而言  一顆好鏡頭是存了幾個月薪水買的  才會感到如何浪費不環保


有在開工廠的人應該瞭解  重整回來出貨過的商品 所要再耗的人力及金錢  

是比重頭到尾生產一款同樣新的商品  還要花更多更多 既傷身又費力  那不如直接銷毀


gp1288 wrote:
從 EVT DVT PVT 到MP量產,不知道死了多少兄弟
剛開始覺得非常的殘忍,總會想辦法從上面拆些可再利用的零件做成自己用的小工具(像是電池,線組,風扇等等)
但看久了也就習慣了
ps.你也可以說設計者太嫩,失敗品太多.....


看來 gp1288 兄也是內行人,
產品研發經歷各個階段,
總有些樣品, 試驗品在完成階段性任務後,
要功成身退.

說設計者嫩,也未必.
小弟上一支在跑的20"面板,
光拿去做最基本的 RA 就讓我身上掛了1千萬的帳.
接下來幾支37" , 42"的產品,
搞不好會讓我晉升億元男.....

比起來, 照片中的數量小,
算是少的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