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ming wrote:
這篇不是勸敗相機....(恕刪)


哈哈哈...被發現了,燈光才是重點~
一等良民 wrote:
藤原兄您好很喜歡您...(恕刪)



藤原兄您好
很喜歡您的作品,也好奇您補光的作法.

請問整個畫面柔柔的是使用相機內柔光的功能嗎?

您拍攝的人物全身都很清楚光線也均勻,請問除了環閃之外,
有用到離機閃或是反光板嗎?

謝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提到...

請問整個畫面柔柔的是使用相機內柔光的功能嗎?

我不知道,其他家單眼是否有這功能,
就我使用過,CANON、NIKON、SONY的單眼都沒有內見這個功能,

你講的有可能是類似CASIO的美膚功能才對,
那都是在機身內,減損畫質後的效果,
照片應該是沒有細節可言,

如果您有仔細看過我拍的照片,
你會發覺在(High Key)的拍攝上,
我的細節並沒有妥協,
明亮的部分,不論是人物或廠景,都還是可以看到細節。

能夠達到這個效果的秘訣:在燈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拍攝的手法我在此解釋:
拍攝的時間,大約已經是晚上9點到10點之間,
已經是深夜了,這個場景沒有任何自然光源,
所以,也沒有閃光燈+自然光的混和光源,
全部使用閃光燈拍攝。

雖然,在這個場景看似簡單的光線,
卻也使用了4之燈去布局,

要打出這種光線,重點在於讓光線「擴散」,
4隻燈必須加上,無影照,或者任何可以柔光的燈罩,使光線可以「擴散」,
場景如果大,可以直打,
場景小,也許跳燈會比較適合,
打光的事情,沒有絕對,要看場景做變化,才是職業攝影人使用燈光目的,

場景跟人物,雖然都很明亮,
但是人物的臉部受光,還是有明暗之分,
這個,是「光比」的問題,

就代表,我來自窗光的部分,出力是比室內場景的光線要來的集中,
而且光源出力更大所拍攝出來的結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要會使用燈光,
你可以做出,很多場景的光質變化,
即使是黑夜,你也能拍成像白天一樣,

這次的照片,我沒有做ISO的示範,
也沒有一張照片是使用高ISO,
因為對職業攝影人來說,
真的用不太到高ISO啊~~~。

用邏輯思考,用高ISO的環境,
畫質怎麼可能會好~^^

畫質好的原因,只有一種可能,就是「光線」























bgshih wrote:
好文、好機、好圖!...(恕刪)

藤原克也plus wrote:
藤原兄您好很喜歡您...(恕刪)


職業的就是不一樣
把閃燈打到跟自然光一樣
https://jin.tw
藤原克也plus wrote:
藤原兄您好很喜歡您...(恕刪)


藤原大您好~
請問您說使用了四支燈,可否分享大概的燈位呢?
這場景除了model後方的燈以外,麻豆正面的補光,是無影照直打還是用反射的方式呢?
(是燈朝後方的牆面或反色板或地面的反射呢?)
這真的太厲害了啦
更加堅定我要買5D的信念了

藤原克也plus wrote:
藤原兄您好很喜歡您...(恕刪)


真是專業

受用不少

Canon 5D3, Honda civic8, http://blog.xuite.net/luckyjacky/wretch
honsaki wrote:
藤原大您好~ ...(恕刪)


窗光,使用2之400W燈具,裸燈反射

其他2之燈各放角落,
使用1000W燈光,加上150公分大8角無影照跳燈,
加上90CM四角無影照,跳燈

其實,跟您說這個打法,意義不大,
只要場景的大小不同,高度,深度,寬度,
燈光的打法跟位置也是不同的,

即使你使用相同的器材,
在不同場景,
燈光的變化也會不同。
藤原克也plus wrote:
窗光,使用2之400W...(恕刪)


謝謝藤原大解說!小弟是新手還在嘗試各種燈具、光位~~~

看完這篇了解到您說的要使燈"擴散"變漫射光,我想跟裝潢的間接照明是類似的原理吧!
謝謝您的分享!
什麼!!竟然是晚上拍的...
我一直以為是白天ORZ
果然職業的就是不一樣><
克也大要不要兼差一下各系統開箱文

保證座無虛席啊~~~~~~~~~~~~

下一台會挑戰A7R2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