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on微單無反什麼時候會像sony一樣強

個人是6D+M3,完全只用EF鏡和官方轉接環,所以:

1. M3用EF鏡的對焦速度很快呀!!到底哪裡慢了?感覺不出來~~

2. 某些焦點會偏移的EF鏡搭配M3使用後,竟然就不再迷焦了!!

3. 看過重量不足500g的80mm超大光圈中望遠嗎?M3+任何50mm EF鏡就是了

4. 不用再唸6D有多少對焦點了!!用了M3,整個畫面到處都是對焦點

5. M3補臉光還不用外接閃燈耶,6D...


結論:

看完以上的表現,如果M3還不算黑科技,那什麼是黑科技.....

蛤?又有人說萊什麼的才算是王道黑科技?聽不太清楚能否再大聲一點?
mooobeo wrote:
現在真的就是等 哪一...(恕刪)


Leica跟上來做全幅了,

Phase更厲害,
領先做中片幅了,
讓canon的舊用家無法跳sony的主因,我想應該是原來投資的鏡頭閃燈和設備太多而且sony鏡頭真的比較貴,設備沒有辦法一下全脫手,還有可以選擇的副廠鏡頭比較多為主因。sony發色也越做越好,現在手機大廠們用的不也都是sony的鏡頭而不是canon的,如果canon和nikon有能力的話何不供應呢?但是canon這老廠感覺真的有恨鐵不成鋼的感覺,我回頭看到01之前的新聞5dsr、d810、a7rii比拼。不過如果是直出的話canon發色真的比較好,在單眼的廠家裡sony是一個追趕者,但是明顯的這個廠家有很大的進步,我看到的是nikon沒有推出新物原地踏步canon牙膏擠的太慢,然而m系例真的感覺是出來敷衍消費者
hotmomo wrote:
讓canon的舊用家...(恕刪)


相機直出的圖檔是出圖品質最差的檔案,

數位相機拍的或紀錄的,
是感光元件所接受到的訊號,
訊號轉成圖檔需要一個軟體來運作,
相機內置的轉檔軟體是最簡便的,
出圖的品質也是最差的,

為什麼要把最差的出圖品質當標準呢?

hotmomo wrote:
canon什麼時候...(恕刪)

當你以消費者角度看事情,只會看到自己需求!
當你以廠商角度來看,才會看到市場、利潤與趨勢!





1.SONY原本是接下MINOLTA接環DSLR,之後發展無反E接環!
SONY大體是無反高漲,原本DSLR/DSLT接環消退,這個趨勢和OLYMPUS是不是類似,43=>M43,M43出現把原本43埋葬。
所以反過來,那對於DSLR優勢的CANON或NIKON,現在強力往無反全幅發展,也只是把原本DSLR市場變小,無反變大,那獲得到很大利益或甚麼嗎?





2.LEICA的SL,24-90/2.8-4,以及SONY GM鏡頭出現,都代表一件事情!




就算無反機身可以縮小,自動對焦的鏡頭可以縮小程度還是受到感光元件大小限制,或許曲面感光元件或其他非球面引入可以改變,但是也受到其他光學因素限制,例如轉到曲面感光元件時,等於整個系統鏡頭需要重新修正。


特別是在望遠端,無反優勢就完全不見,例如,LEICA 90/2.0 AA,無反(RF)和有反,就是一個較短胖,一個長瘦,大小並沒有縮小多少
無反(RF)
有反(SLR)









所以假設CANON跳下來,做專業全幅機身,只是縮小機身,但是其他大光圈鏡群可以縮小幅度也不會太大。


最後的結果是導向把原本CANON DSLR用戶,驅趕CANON 新無反,最後下場就是和SONY M43系統類似。














牙膏擠太少~ 看看甚麼時候被外星人綁架後才會變強吧

聽CANON高層在那說什麼,為了廣大的EF鏡使用者OOOXXX的(噁心)




實際上CANON有能力做FF無反的

重點是在鏡頭

CANON沒有把握在"鏡身"縮小的同時,畫質能保有現在L鏡的水準


這不光是CANON面臨的問題,相信其他各大廠也是不得不面對的一堵高牆


XDDD 上面D大有更詳細的說明了(自動隱蔽)


專業!

不過,從你文章的分析,我找到 廠商仍有一種 利基點 可做,就是 衍用DSLR鏡頭群(2)。

(1) DSLR + 原生鏡頭群。
(2) 微單 + 接環 + DSLR原生鏡頭群: 技術上對廠商是個問題,另外 第二種組合 ,感覺上就是 個不像樣的產品。

1+2=鏡頭玩家可以用相同的鏡頭群,同時使用DSLR + 微單。但 廠商最終仍會建立 一個微單主流生態:
(3) 微單 + 微單鏡頭群。

diffusionless wrote:
最後的結果是導向把原本CANON DSLR用戶,驅趕CANON 新無反,最後下場就是和SONY M43系統類似。


不過說再多,這都和消費者期望無關,相機/鏡頭規格,目前全世界都還是看著日本人怎麼走。
其實,個人覺得canon就是照著您所說的話在走,所以才會有M3和官方轉接環這樣的產品面世耶

至於為什麼不是全幅。。。 理由也很簡單,當然就是產品區隔囉XD

個人覺得canon將來就算出全幅無反(MX? ),應該也是把重心放在EF鏡和轉接環上面,只把EF-M鏡當成救援吧

整篇看下來以後,總覺得本樓樓主其實是在抱怨『EF-M鏡為何不能做得像大法一樣好』『MX(?)何時才要出』,然後故意標題殺人而已。偶猜對了嗎?

hotmomo wrote:
canon什麼時候...(恕刪)


我個人是覺得FF無反+轉接環的體積並沒有小到哪去,反倒是握感與配重變差

canon乾脆把反光鏡拿掉,再加個電子觀景窗,可以的話感光元件也跟Sony買好了XD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