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十秒我一直認為防手震是應對短時間畫面抖動長時間手持,不好意思的說0.5秒後可能cmos已經和原來位置都不一樣了,還有被攝物被風吹而晃動等硬件防手震再神也沒這麼神,當然配合電子技術,計算位移,整個畫面感應配合位移去電子調整是可以的話又說回來,上原圖吧好不好說得太誇張反而失實了,而且2021還說sony直出不行,怕是要繼續說幾十年了
你確定索尼大法不會熱當嘛我記得索尼是熱當始祖呢無反弄很小台又塞一堆電子零件雖然說黑科技滿滿啦除非弄個散熱像A7S3這種不然錄影一定熱當CN兩家是因為卡口設計比較大所以機身勢必通常也比較大好處當然是鏡頭設計比較方便堆出好畫質的鏡頭比較容易另一個好處就是散熱比較好做長期發展下來大卡口還是有優勢的拿N家的Z鏡來說目前發展下來幾乎沒有一顆爛鏡的大卡口的好處邊角畫質改善
跟樓主差不多, 小弟本身用5Dmkiv, 也有Canon鏡頭和閃燈的包袱,大白兔,24-28 2.8 2,17-40 兩支600EX和ST-E3 RT, 本來打算直上R5, 但因為有熱當問題,我也沒有拍片需要, 最後覺得EOS R 比當初便宜很多, 加上四千萬跟三千萬像數素看起來差不多, 就購入EOS R, 省下來的金錢用來買了RF 15-35 和 BG-E22
darrenbab wrote:跟樓主差不多, 小弟...(恕刪) 被那個41樓一講,本來不知道富士有出一台GFX100S,結果跑到隔壁樓看一下,它XX的,畫質好細密,不像C家的高畫素,有點硬撐出來,讓我超心動的.....現在在想要不要先找一台中古的5D4,讓我能用大白兔加1.4倍鏡,閃燈,電池之類的,畢竟我非常愛歡大白兔,再觀望一下GFX100S⋯⋯聽你這樣説EOSR好像也是不錯的選擇!
kao_photo wrote:被那個41樓一講,本(恕刪) 中古5Dmk4價錢跟全新EOS R 差不多, 它們都用同一塊CMOS. 忘了說, 我也會等R5 mkII 之類, 暫時先用EOS R, 始終喜歡C家的發色.防手震方面, C家主要是鏡頭防手震, 機身防手震, 不論C家跟S家都很菜, 跟沒有分別不大, 你有用過C家的望遠鏡就會知道, 所以我寧願買便宜一點的機身, 然後花點錢在RF鏡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