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on 發表 EOS R8 與 EOS R50| 搶攻全幅與 APS-C 入門市場,同時帶來兩顆新鏡!

SKYDAI 大天王道 wrote:
A7C2 只要有4K60無裁切


想想松下S5II的4K60P也是有裁切,但是...........但是............
人家可以拍6K的OPEN GATE啊
這東西會用的話好用,而且還有利於拿來做後期防震
休葛爾.賽斯 wrote:
CANON長期霸佔的市場佔有率,竟然讓SONY蠶食鯨吞了


SONY蠶食鯨吞?
夢到的嗎?









資料來源:https://cameraprism.com/camera-brands-market-share/
Bello Mondo wrote:
R50這類入門機身…去搞轉接就失去定位又昂貴,上原生鏡才符合它們的體積與價位;要讓舊EOS M系列徹底走入歷史,在鏡頭方面可不只是”再加把勁”就夠了;

除了連拍的緩充記憶體比較小以外,拿來轉接EF鏡,靠無反的動物對焦,業餘入門打鳥還是不錯的。
中階打鳥大概就R7吧。反而R10 這下子慘了,要說 Buffer 也大不了R50太多,不知道誰要買?
web101tw wrote:
SONY蠶食鯨吞?夢...(恕刪)


去年SONY鏡頭銷售佔有率首次超過CANON
這只是SONY一家的量
如果算上整個E卡口的量,那佔有率是近3倍
這說明,平均一個SONY機身用戶,購入鏡頭量是CANON的三倍有多

這現象也不只出現在SONY上
NIKON的機身佔有率不到CANON三份一,但鏡頭銷售佔有率卻可以接近CANON
P家和富士也類似
兩份數據放一起看比值就知道了

CANON 18/47.9 (已經稍加一些副廠但其實接近沒有)
SONY 36/22.1 (估算TAMRON和SIGMA各提供10%,已忽視SAMYANG等)
NIKON 15/13.7 (同CANON,稍加副廠但其實數量不多)
富士 7/5.6 (副廠比例要比CANON和NIKON高)
P家 6/4.4 (副廠比例要比CANON和NIKON高)

數據是要綜合看的
買CANON的用戶機鏡比可以用悲劇來形容,可以看出來CANON在進階用戶上吸引力非常低

可以認為買CANON的,有很多是以下兩種情況
1. 買EOS M等入門機並且只用1機1鏡的人,這種也是最多的,日本EOS M系經常霸榜
2. 直接不買鏡頭,沿用老鏡的用戶

情況1,除著相機市場被手機侵蝕,而且CANON自閹了M系,這部份可以說肯定保不住了

情況2,確實短期內可以依賴老本保持機身銷量,可5年10年以後呢?
CANON的鏡頭總量增加速度不高,老鏡總會淘汰,這時機身還能繼續賣?

真別老想著一哥了,鏡頭僅僅比NIKON賣得好一點,這數據還是包括單反鏡的,如果只算無反,CANON搞不好連富士也勝不了
NIKON現在對準了打鳥市場,863、445,而CANON竟然推出大量焊太祖,入門鏡頭故意噁心人,搞不好兩年後鏡頭還賣得比NIKON糟呢

你指望一機一鏡用戶做忠實品牌支持者?
還不如找手機廠合作吧
就算用多少規則去刪文,封住別人的嘴巴,不讓別人說他仆街,大家仍會知道支那01是仆街,快過去中國啦
lml640707
還有Others的4.2%應該包括蔡司老蛙福倫達等,想也知道主要是賣哪個接口的[偷笑]
flody
我想是L口,不過我認為Samyang和Tokina 佔比比較大
flody wrote:
NIKON現在對準了打鳥市場

說真的,我覺得對大部份的人來說,人像風景真的都手機照照就算了。手機人像可以磨皮,手機風景不說有廣角,也可以多鏡嵌合,HDR,更可以Pano,以後還可以AI 色調處理。在這些功能上,相機只吃土了。

而且業餘相機人口至少佔90%以上,隨著手機鏡頭愈來愈多,專業相機的市場只會愈來愈小,不可能成長了。

現在也只有打鳥打動物才非專業相機不可,這才是剛需,能讓人花得下錢的部份,Nikon 早早認清事實也不是壞事。
web101tw wrote:
SONY蠶食鯨吞?夢到的嗎?

讓你看看現實有多殘酷
依據CANON的2021年報
https://canon.jp/corporate/ir/library/annual-report
相機產品所隸屬的Consumer部門營收為1295億日圓


而根據SONY的2021年報
https://www.sony.com/ja/SonyInfo/IR/library/r3_q4.pdf
相機的銷售收入為4149億日圓


佳能相機賣的多沒錯
但現實是索尼賣一台的單價可能抵佳能賣2台甚至更多
表示佳能賣的都是低單價入門機而中高階市場則幾乎被索尼吃光
這也表現在兩者在鏡頭對機身的銷售比例上
說實話近三、四年我去吃喜酒看到的婚攝已經九成以上都拿索尼相機了
而五年之前這幾乎全是佳能的天下
(當然專業市場不只婚攝,我只說容易觀察到的)
現在佳能相機事業的規模大概只有索尼的1/3
穩穩地當上老二了

不過比對財報後發現佳能有個優勢
就是佳能的Consumer部門營業利益率為10.5%
對比索尼EP&S部門的9.1%營業利益率
表示佳能在成本控制和賺錢上還是相當有一套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flody
不知是否包含商用攝影機市場,有的話賺這麼多也正常
lml640707
索尼年報的相機包含靜態和動態,我想商用機應該也包括在內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手機人像可以磨皮


可以用環景拼接,一個找我幫她拍照的不年輕女人就是這樣搞的,效果不錯嘞只是人不能亂動
單眼也可以啦只是要回家用軟體接,除非用松下的中階機拍

而且手機拍完馬上上傳,相機還要開APP傳檔到手機後才能上傳網路

用單眼拍只是求相機反應速度快,可以換鏡頭,景深,雜訊低
lml640707 wrote:
說實話近三、四年我去吃喜酒看到的婚攝已經九成以上都拿索尼相機了


因為當時的CANON對焦太鳥了,SONY的對眼對焦實在太好用,不用被對焦點侷限拍攝節奏大解放
flody wrote:
直接不買鏡頭,沿用老鏡的用戶


我就是,RP還是買二手的,不過後來買了RF 35 1.8,因為我沒35焦段的定焦,但是也買二手的
還忘了一點,沿用舊的閃燈,我有90EX 220EX 550EX還有三顆永諾的燈全部沿用,換系統我要打掉重練
2023年的相機決戰點是動畫影片拍攝功能強弱.
mobile01 這邊很多只是拍照,用不到錄影功能(所以canon神主牌持續在)
所有評論都是以自身利益為出發點。評論僅供參考。
個人雖也是多年canon M50用戶(拍片)
但canon M50 繼續撐,直到youtube非用4k不可再來考慮.
canon 你牙膏慢慢擠,我不買單。

YOUTUBE頻道:阿欽愛旅遊 www.youtube.com/c/chintravel
每森
終於有一位仁兄講到重點了,有能力拍FF超採樣4K60P的相機至今根本沒幾台,更何況這規格的拍攝還有機器過熱問題需要克服,R8對於影片創作者是有高度意義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