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製Canon EF Lens (Made in TAIWAN) !?

meridian wrote:
話說回來, 絕大多數...(恕刪)


這是真的....
我怎麼知道
我朋友
大學念保險系
畢業去竹科........

大家問,你念保險的怎麼會錄取你?
他說
他丟履歷就進去了
小弟曾經在竹科DRAM廠待過幾年
那些東西的確跟所學科系沒有很大關係
需要的是邏輯分析和做事的方法
相同製程移轉過來我們也曾經做的良率比原廠高
學歷只是篩選人的工具(不是最好但是好像也沒更好用的)
TOSHIBA半導體廠就會收一些高中畢業生來培訓
在終生雇用制下進大公司是很光榮的
如果TSMC從國內明星高中挑一些資優生回去培養
相信這群人將來的表現不會比高學歷的差
至於搞研發需要從基礎科學著手
這種花錢花時間短期不會見到成果的東西實在不是咱政府的菜
我們國家經濟的未來在"對岸"

不管是研發還是組裝
小弟不是C家人還是100%支持台灣佳能

coloray wrote:
L鏡的高階鏡頭應該還是會在宇都宮生產,
但是其他鏡頭如果能在台灣生產挺好的呀!

比其他品牌在泰國、馬來西亞生產,台灣的感覺好很多!...(恕刪)


我買過nikon的18-55
現在有canon的18-55
nikon的18-55泰國生產
canon的18-55台灣生產...

我很想說台灣的好,可惜canon的18-55沒辦法給我"感覺好很多"的FU

拍出來就知道了,難道泰國的光學實力比台灣強?

可以問問一般CN的18-55的評價...
85/1.2/1.4 test:http://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528818
重發一次故刪,抱歉抱歉抱歉抱歉抱歉
85/1.2/1.4 test:http://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528818
yzma wrote:
大家可能不知道台灣佳能不僅是組立鏡頭而已,還需要從鏡頭原料鏡片開始做,從,硝材納入、 荒摺、研磨、檢查、芯取、蒸着、接合、塗墨、.製程總檢驗,每一個環節製程難度很高,國內目前僅有他能做到符合canon要求,這還僅是鏡片而已,再來到鏡頭組立工程,對於各群組調整與評價工程,難度亦是相當高,尤其近幾年大多數鏡頭紛紛加入IS功能,需要在高潔淨度室內進行調整工程,會有良率問題,其實大家可能不知為何大多數光學廠均以台中為基地,其中最重要原因在於獨特的氣候,尤其光學材料/產品製造過程中,即使同一原料/製程參數,但產出仍然無法有一致性之品質,這是相當麻煩的,而穩定的氣候,有助於產品的品質提升,也因此日本canon才會在台中設立台灣佳能,經歷近40年發展帶動台中許多光學相關產業,如亞光/大立光/玉晶光/今國光,其淵源均與他有關,所以光學產品製造不是那麼簡單,否則郭台銘併購的普立爾,早就凌駕日本廠商啦,而此次會再投資台灣佳能,除了肯定他們在鏡頭上製造品質外,可能還會有一波的革命性產品及將現世,以日本canon做事風格,不僅單純進行此次投資,應是為了下一代產品之產能進行鋪路動作,,若僅是組立代工,那還需要花費20億日幣?又不是阿呆
另外跟大家澄清一下,設計與製造,均有他的Know-How,不是說代工是不好的,代工更需要對產品/製程/材料(即為人機物料)了解,否則只會被玩弄於鼓掌之中.只是以目前全球局勢來看,台灣較適合走高階的代工部份或是niche市場,才能顯露出他的價值


整串看下來 只有這一顆是好蘋果

台中不只光學工業發達 許多的樂器也是在這兒生產的 應該可以作為台灣高階代工的示範區了吧

很可惜這個地區的生產能力不是很多人曉得

大家不知道記不記得前一陣子有個Toyota汽車廣告 裏面介紹的就是台中產的薩克斯風 那家的老闆娘還大方的秀她家的三千金 還上了幾個節目的通告

canon選擇台中設廠 這是一個好消息 不論對台灣經濟或者是各位C家的使用者 搞不好以後維修就可以在當地直接享受原廠品質的服務 希望可以成真
EOS 40D + 17-55 F2.8 IS USM + TOKINA 12-24 F4 DX
qqying23 wrote:
我很想說台灣的好,可惜canon的18-55沒辦法給我"感覺好很多"的FU

拍出來就知道了,難道泰國的光學實力比台灣強?

可以問問一般CN的18-55的評價...

你有用過CANON 18-55MM is 嗎?這款評價粉好唷
DaDaism wrote:
台灣會做什麼DRAM...(恕刪)


你不知道ddr推手是台灣公司嗎?

intel是主推rambus的...

ibm又如何...nb還不是賣lenovo...

ti級?

台積電是甚麼級?

自以為是很令人厭惡沒錯
看不起自己的國家/人 更令人不齒.....

只會被當作 崇洋媚外
isuyashiro wrote:
intel是主推rambus的...

顆顆~講到RAMBUS就想到當年國中時代
INTEL大力鼓張RAMBUS會比較快唷~
還要插空模組才能動


不用妄自菲薄拉

meridian wrote:
...(恕刪)
RD才是真正不可用廉價人力取代的人


請不要輕視製造好嗎?
製造是一門工藝,你看瑞士的手錶、德國的咕咕鐘,甚至是日本的拉麵。
Zeiss和Leica產品受人喜愛和 "德國工藝" 也有關係吧?
喜歡MIJ也是和製造工藝有關吧?
同樣的東西就是有人做得好、有人做得差。
製造是有KNOW HOW存在的,並不是只有人力成本的問題。
這些KNOW HOW一旦有了專利或變成機密,往往會產生巨大的利益。
外勞可以操作機台取代人力,但他們真的學走了KNOW HOW嗎?

整個世界上本來就是RD的人少,製造的人多,
在台灣,學歷大多是在唯有讀書高的環境下,大家不得不去取得的,
又有多少人真的有能力去當RD?
大家都去做RD,那誰來實現RD的想法?

以小弟所處的 "傳產" 業而言,
有許多零件就因為協力體系做不出來而必須使用進口件。
這不也是一種 "製造能力的綁標"?
你不得不找他製造啊!
所以,RD的想法是需要強大的製造能力當後盾的。

以CANON的例子,我想這不只代表CANON台中廠的製造能力受到肯定,
也代表週遭支援體系(協力廠商)受到認同,
包含原料、物流、管理、成本及品質管控等等。

ps. 我倒是因為這則新聞想跳到C家,支持一下自己家生產的產品呢!

小巫先生 wrote:
你有用過CANON ...(恕刪)

這支初期似乎是日夲製
現在應該是台灣做的(我猜的)
因為鏡頭上已經沒有MIJ了
順帶一提...拿NIKON跟CANON比產地?
完全不同的東西 要怎麼比?
你說泰國的比台灣好?
對於這樣的結論....真是無言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