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那麼高需求或杞人憂天就花幾十萬買中片幅吧, 135有啥好講的
我來說一下吧,單純說像素高不好是錯誤的。簡單來說,像素跟CCD/CMOS的面積比例越小越好

像素越高,構成一幅照片的“點”就越多,圖像細節越細膩,但這就需要使用解像力強,光學性能優秀的鏡頭

CCD/CMOS面積不變或大那么一點點,但像素大幅度提高的話,像素密度就會變大,單個像素感光面積變小,高ISO時容易出現噪點

另外,像素與像素間的間隔部分是不具成像能力的,像素越高,間隔部分就越多

現在只有舊技術制造的600萬機型或者新技術制造的1000-2400萬機型,其實如果有新技術制造的800萬像素機型是最合適的(一般民用)

另外看看Hasselblad H3D,有接近4000萬的像素,但成像質量連D3也望塵莫及!就因為它的感光元件大得離譜!
說 Hasselblad H3D 的成相品質連 D3 都望塵莫及~ 我覺得這樣講是有點誇張啦

東西好到某種程度後~ 100分和 98分之間其實已經沒有雞蛋裡挑骨頭的必要了 (兩家各有其優點)

另外~

現在N家和C家的新感光元件都已採用 GAPLESS 設計方式來製作

像素越高,間隔部分越多這件事已經不需要煩惱了
好幾位大大提到螢幕尺寸的問題
說是 Full HD 也不過2MP
可是那是因為現在的螢幕的DPI連100都不到:
一個24"的 Full HD 螢幕, 寬約是20.35", 拿1920去除, 才94 DPI左右
要是以後科技又有長足進步, 能把螢幕做到1200 DPI或更高, 顯示卡也能支援的話
同樣大小的螢幕就會有3億6千萬個畫素...
懶得戰了,下次要戰的話先說說自己的畫素是多少,免的被人家說買不起在酸人


我600萬的,支持高畫素一票
理由:我不相信鏡頭的解析度就到此為止而已,我相信廠商日後絕對有克服的技術,或是發現新的光學理論,絕對不會把鏡頭擺爛一邊,然後只盲目的搞CCD或CMOS

dormcat wrote:
好幾位大大提到螢幕尺...(恕刪)

目前雙DVI就只支援到2560X1600哦~接下來更高解析度應該就要看Display port了~
熱心助人的小弟弟 wrote:
說 Hasselbl...(恕刪)

當然,我說望塵莫及是夸張了點,不過除了售價,兩者在規格上不是一個等級的
http://tech.163.com/digi/08/0111/08/41TN4IAB001628C0.html
這篇文章有個簡單的對比,雖然很不全面,不過兩者的優劣可是很明顯的
再找點官方的樣張看一下就更好說明一切的。
不過拿這兩個作比較沒什么意義,我只是想說明一下高像素不一定就不好
qkibbs wrote:
懶得戰了,下次要戰的...(恕刪)


折射光學或近軸光學目前其實已經非常成熟了,很難再有新的光學理論出來.....畢竟光是走直的~~~

搭配繞射光學鏡片,充其量也只是減低鏡片數量和色散問題, 繞射極限還是存在...

越高畫素固然是好, 但鏡頭的解析極限其實沒大家想像中那麼有潛力....

marklin888 wrote:
越高畫素固然是好, 但鏡頭的解析極限其實沒大家想像中那麼有潛力...

在畫素紛紛破2千萬以後,LPF也差不多可以考慮拿掉了,屆時畫質應該會有明顯的提升
根據D80完全解析裡面寫到
一個CCD或CMOS點所要呈現的畫素越多
就會導致更多的雜訊

不過
現在CCD/CMOS技術的進步
這個問題應該會慢慢的被解決

我倒是認為
某個階段的高畫素是必要的

像我原本使用D40
拍完要後製時
常常因為只有600萬畫素
所以覺得裁圖不方便~細節也沒這麼好

但是換成D80
馬上就發現千萬畫素的好處!!



所以.....
我覺得高畫素這一點
還是要納入購買相機的考慮之中

但前提是要有塊好的CCD/CMOS.....
我覺得器材跟技術就好比男朋友跟女朋友,兩個都是重點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