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N家跳槽C家,用跳燈遇到小麻煩-----感謝各位,都解決了

火焰黃金犬 wrote:
除了開版大之外,其他...(恕刪)


要談真相的話,還要看EXIF檔看設置,佳能的2張比較像白平衡不準,不光是閃燈出力的因素
verza wrote:
用(只要P檔就很準)這樣的說法來判斷閃燈系統,似乎限制了閃燈使用更多的可能性。

如果還要某些D鏡才能支持3D測光,其實有沒有更方便咧???



PSAM隨便都準是N家特性,要依所欲額外掌控當然可以自由調整,何來限制?
問題在於C家非PSAM都準,傻瓜用起來確實有差。

其次,D鏡已是N家16、17年來的基本配備,
任何一家副廠鏡,只要給N家使用的也都必然具有D鏡的距離資料傳送功能,
因此沒有所謂「某些D鏡」的問題,除非是超過16、17年以上的老鏡才沒有D功能。
因為是老婆的關係所以我們家用二個系統~
Nikon D200 底片機FE 及Canon 5d 30D
不過,婚攝時早期我是帶二台D200 及5d,
後來改帶30D就好,D200就比較少出動~

剛轉到5d時的第一場婚攝真的可說是很可怕~
拍個跳燈幾下我就不敢用了~再改回D200+Sb800
特寫的部份我才用D200

不過,回家修圖後,也發現其實canon的高iso真的很好用~
漸漸的~去參考網路上的攝師~為何canon會比較自然

找出Sb-800與580EXII的差別,和用法~
這個過渡期真的很累~

可說都是用修圖學經驗的~

eagleeagle wrote:
NIKON的閃燈系統同樣有這些基礎ETTL功能,那再做了哪些補強呢?
1、可提供距離資料的鏡頭。鏡頭對焦後提供主體距離給相機,閃燈直打時距離是影響閃燈曝光的最重要因素。
2、RGB測光。NIKON相機RGB測光是基本配備,搭配NIKON強大的矩陣分割系統後,
主體穿的衣服色彩與附近物體對相機造成的判斷誤差會大幅縮減。

這兩樣都是NIKON專利技術,而偏偏這兩項又是最重要的,ETTL有非常多不足的地方

是專利沒錯
不過首創好像是MINOLTA ADI
NIKON是偷過去的吧


eagleeagle wrote:
老實說,就算你用NIKON 10多年前的閃燈系統一樣會比現在所有廠牌的閃燈系統強,
而且強很多很多,我所有的朋友為何早就全面使用NIKON系統,原因就是因為閃燈;
只剩下職業用戶的朋友是全部用CANON,因為CANON全幅出現較早,還有亮部不易爆點。

NIKON的閃燈真的是不設定也給你準。

你可以拿NIKON 10多年前的閃燈來PK嗎?
說不定連MINOLTA 42閃都P不贏
好的開始試成功的一半 壞的開始試成功的另一半
yanto3 wrote:
你可以拿NIKON 10多年前的閃燈來PK嗎?
說不定連MINOLTA 42閃都P不贏


別鐵齒,拿NIKON F90X+SB25就可以了,當年我與朋友實際比較過C、N、M三家,
自那時起,好朋友幾乎開始全面更換成N家系統﹝我也自P家轉到N﹞,至少超過10個,
當年的F90X+SB25已經是隨便打隨便準,現在各家仍然達不到N家當年水準。
當時小黑二的自動對焦之慢會讓人吐血,手動對焦還比較快,
但是對這些一般用戶的朋友,還是認為閃燈重要,忍住了,職業用戶大概忍不住。

PS:
實際上N家自那時候起也無多大空間可進步了,後續閃燈系統只是加入RGB測光,
還有矩陣測光的預測性能再多進步一些而已;閃燈方面SB25當時已經可以多閃連線,
現在SB800也是再增加一些功能而已。

PS2:
M家的D鏡記得是KM開始,難道M家自16、17多年前就有D鏡?
這部分我懶得查,我知道N家有D鏡是自F90開始。
其次,一旦使用跳燈,D鏡毫無用處,此時測光系統的預測準確性才是主角,NIKON強在RGB測光,
這部分在很多狀況會有其重要性。
NIKON強在RGB測光......??


不是說在討論閃燈嗎?
RGB測光不是機身上的功能?

這篇戰的越來越精彩了~~不過戰的越多,也可以讓新手想選系統的,多一個考慮的空間是吧,各位大大加油!
QQ_Chen wrote:
NIKON強在RGB測光......??


不是說在討論閃燈嗎?
RGB測光不是機身上的功能?



相機才是主角,閃燈只是依照相機指示發出指定亮度光線而已,
在此之前一切由相機的測光、測距系統決定閃燈發光功率,
閃燈在正式擊發之前最多是依照相機指示發出一個預閃照亮現場,
預閃後的瞬間相機就會依照閃燈預閃後的畫面前後內容差異去判讀何者為主體與客體,
然後相機才指示閃燈發出主光,這就是一般的ETTL。

現在的相機幾乎都有這種基礎功能,甚至連DC都有,準確度也都相當不錯了。

但是假設有一個人膚色較白的女孩子全身包裹著深藍色或深紅色衣服或深咖啡色衣服,
相機雖然判斷出主體為誰,仍可能產生一格以上的誤差,RGB測光則會減少這種失誤。

不過RGB測光在數位化後可能也可以不再由測光系統控制,
相機的CCD或CMOS就可以抓出來了,現在都有臉部辨識系統,
要將此資訊加入閃燈系統也很簡單,NIKON的RGB測光未來也不會再獨大﹝不過限LIVE模式﹞。
很有趣,Canon版的文章,七頁看下來,推Nikon閃燈系統較準的人佔多數,是不是也反映一些事實了呢?

平心而論,我個人覺得鷹大論點較中肯,雖然部分說明可能帶些主觀意見,但整體而言,有點到重點,言之有物

小弟本身是N家菜鳥,沒用過C家,不便評論,只是針對七頁戰火後發表各人觀後感,不要攻擊偶啦
哈哈哈 不出所料
一如既往 只要一提到c家的缺點
頭號死忠粉絲小巫先生一定不會缺席跳出來護航 卻又往往言之無物
恩... 等等.. 好像還少一位 R6.2老兄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