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婚攝側拍該如何進步還有5D2對焦在婚攝是否比較不吃香


metal9582 wrote:
為什麼每張照片都糊糊...(恕刪)


也許是因為照片全給沒挑片的關係吧 偶也不知

louischiago wrote:
也許是因為照片全給沒...(恕刪)


我怎麼覺得樓主拍的反而比較有味道。
一句話

「學有專精」



我已閱讀過並同意遵守討論區規則
個人認為,樓主拍的沒有比較差,感覺還比較有fu
沒啦 可能是每個人喜歡的照片感覺都不太一樣 之前另一個朋友找一位大師拍 後來看到照片好像就覺得和他們想要的風格不太一樣
朋友婚拍照片
相機只是問題中一部份,最大問題還是在於主拍者的眼睛跟靈敏度。

一台相機在各種場合拍久了,都會知道這台相機大約反應時間需多久可以拍下自己所需畫面。

但不可否認,一台等級月高的相機,讓攝影者可以更快補抓畫面機率更大。

但有些畫面大部分不是完全要依靠好相機,而是要靠自己的判斷。

婚禮每一個過程都會有連結性與關連性的進行,每一個過程都只有短短數十秒或短暫1~3分鐘就準備下一個過程。

每一個過程不一定要使用相機連續補抓畫面,而是要判斷出每一個過程的開始、變化、結束。

而這三個部分就可以連接出一個畫面,拍攝人物,補抓畫面是以最深動的表情為主,閉眼、歪嘴、流口水都會在整理照片時消失。

如果你覺得機身是問題,我反而會把重點放在鏡頭,尤其你是用5D2,對於補抓婚禮現場的任何角度以及5D2的靈活應用度已經相當好。

至於照片後製,每一位客戶需求不同,後製與不後製是在於客戶端的決定,而我遇過的一些客戶,就不愛後製照片。

如前面版大所說的,後製會失去更多細節!

所以我大多數照片只動到光線、對比、白平衡,風格檔後製幾乎不會去用。

而在工作、商業與媒體需求,我曾經以我喜愛的方式後製,下場都是要求原始照片,並被警告在做無意義後製照片,將會取消合作!

所以只要有後製照片,都是以客戶需求決定為主。在工作商業與媒體類需求,則不需要以後製!反而只需要光線、對比、白平衡的調教!

有些人開始注重的是照片細節,而非後製出的效果!

婚禮過程的攝影,屬於一種紀錄,而非個人創作!真實的呈現大於改變。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jeromezhan/

jeromevj wrote:
相機只是問題中一部份...(恕刪)


非常謝謝您的指教和建議喔
通常新人都會(或有機會)先看過攝影師的其他作品
才會將那重要的一天交給攝影師全權處理並寄予厚望
所以無論是要呈現原貌或是想要風格調色
都應該是與新人做過了溝通並達成默契

所以樓主的風格調色或許有些網友會表達出不同的意見
人之常情
被拍的新人也會有自己認同的審美觀去接受已達成默契的作品
人之常情

回到主題
婚設側拍和主拍明顯手法不同
只能說多看、多思考、多拍
是唯一的途徑

我不是C家、但也租過幾次5D2接案
但是個人覺得儘管只有11點對焦也不致造成甚麼缺憾
拍攝手法各有不同,有的人也只用中央那一點,有何不可
以5D2的整體表現來說
可圈可點之處並不少
拿甚麼機器並不是重點
只要機器的等級有基本的水準能夠發揮您的手法

最大的關鍵還是在於攝影師的EQ是否與IQ相當、洞察力是否與操作能力相當

我只會多看、多思考、多拍
其他的我不會
falcon_vader wrote:
通常新人都會(或有機會)先看過攝影師的其他作品
才會將那重要的一天交給攝影師全權處理並寄予厚望
所以無論是要呈現原貌或是想要風格調色
都應該是與新人做過了溝通並達成默契...(恕刪)


不一定

拍越多~才會有機會遇到更多形形色色的人(而這也是婚攝這行有趣的地方~可以認識很多朋友)

有更多的新人只聽說有名、介紹、甚至檔期契合就下訂了
打電話、EMAIL溝通都說沒時間、全權交付!
也會以為改色照片只是局部或創意表現而已,繳交的是自然的漂亮照片
當然也會有人說這樣的情形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但我會認為~
不能因為這個人不知道100公尺前面有座橋~~就眼睜睜讓他下水渡河一樣
(況且單眼風行的現在~劣幣就像是河裡游著的一大群食人魚...)

照片一拍就好,改甚麼顏色都容易
失敗的照片改色通常會讓部分人感覺變得有FU,卻是不可逆的化學作用
拍自己高興的跟拍客人全家高興的不同點就在此
(題外話~這也是一場開3萬一個月接不到一場,跟一場開1萬5一個月拍10場的分界...)

曾有同好想切入婚攝而不得其門
甚至說知名攝影論壇網站上的作品自己也都學了、做了,別人可以~他為甚麼不行
(坦白講,該站就是一堆改色、大光圈的"有fu"照片~一群同好推崇到不行)
納悶著問我為甚麼做不起來
我想~原因可能有一百零一種
但跳脫不出"玩家"的視野,我想可能是其中之一

你可以挑戰做市場上第二個郭台銘
但唱片業不需要第二個張學友
共勉^^


falcon_vader wrote:
我不是C家、但也租過幾次5D2接案
但是個人覺得儘管只有11點對焦也不致造成甚麼缺憾...(恕刪)

先天性的缺憾~~是可以用技巧彌補
但也有補不了的時候....要不然也不會有婚攝硬是背著兩個鉛塊罰站整天了
一台可以買5D2兩台..何苦跟自己口袋過不去

或是也可轉念一想~~~當你有更多精神可以不用專注在對焦或被限制在中間點上面
是不是會有更多的時間、精力、與創意去發揮在作品上面?

當然~器材不能無限上綱,但大腦一樣也是
大光圈優先、失敗作品改色!

這在一位職業攝影工作者是更不能出現的問題。

有時後不是想說一些諷刺的話,攝影是一些無界線的學習過程。

各種主體拍攝過後學習到的經驗,再回頭拍攝自己熟悉的主體又是不同的拍攝方式。

但最近也常碰到一些朋友反映,找某婚紗攝影拍攝商業產品。

但得到結果卻是慘不忍睹的照片。

從事攝影就是要不段學習提升,在各種不同領域學習吸收。

大光圈拍攝,說真的!

以婚禮紀錄來說,有時新人雖然是重點,把周圍人、物、背景柔焦之後,就失去整體的紀實意義。

但又牽涉到商業攝影,大光圈卻不是如此重要!

光線則是在商業攝影上最重要一環。

大光圈鏡頭好用,但並非大光圈在工作上,是最佳選擇!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jeromezhan/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