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adiator01 wrote:
我還是用堪稱縮光圈最會移焦的 50L
斜後方逆光)
您這幾張當然不會迷焦,要不要試著解析給您聽?(以下一樣以數字代表相片po圖順序)
1.主體夠大、光線有方向性(對焦位置本身形成光影,有較明確線條可循)
2.主體更大了(這樣還對不準,可以扔了),而且頭部形成了一個遮擋面,對焦位置的周邊並非曝露在漫射逆光中.
3.理由同二,而且採光的方向更理想(看畫質即知)又補反光板改善對焦面的照明條件.
4.主體比例同1(這是可正確對焦的安全最小面積),採光角度有助對焦同1.
5.理由同2
6.成功擺脫失焦理由依次為2+1+3(琴譜或其他物體有反射到正面)
7.理由同2(多人形成同一距離的遮蔽,只要對中其中一位的身體即有焦)
PS.4/6有補閃燈也是畫質提高的原因,但拍攝環境非屬陰暗場合,假設所有AF輔助機制均未作動,故未將閃燈列入對焦成功因素.
所謂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沒有/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職業工作者透過磨鍊形成的直覺,會導引(各項設定包括採光)往高成功率的方向,才是這些相片拍成功的主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