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d 24-105 ,105mm端四角成像模糊?是否買到鏡王了?

我圖畫錯了,物體更近的時候,景深應該更淺,所以兩個圓弧線要更接近,所以沒上腳架就更容易讓拍攝誤落在景深外了, 這也解釋為什麼拍遠的東西症狀就沒了,因為遠的東西,圓弧彎曲度越小(地球大到看不出來是圓的),而且景深越深

這個現象叫做"被拍攝物落在景深外"
兩個圓弧中間就是所謂的景深,也就是在那段深度內,東西會是清楚的

小DC景深很深,所以拍照的時候跟拍攝物的距離在對焦後到快門拍攝過程距離有了變化,往往不會拍出模糊的片
不信樓主把24-105mm鏡頭拿去裝在APS-C的機身也會減輕這個現象

但是換了單眼兩個圓弧中間的景深變得很淺,所以拍攝的人只要在對焦後前後晃了一下,東西就落在景深外了
我猜板主只要把像機放在桌上或是腳架上拍攝問題就沒了,不然就是他的鏡頭移焦了,不過看照片有的前移又的後移,有的"側移" 比較像是USER ERROR
理想的焦平面還是平的,但實際上大多數的鏡頭沒辦法做得很好
尤其是變焦鏡在特定的情況下常會更明顯

不過樓主可能得先確認測試方式沒問題才有辦法比較
我的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
魯獅 wrote:
大光圈,近距離拍攝的問題,這個恐怕連24-70mm f2.8 II都會有此現象吧!

縮小光圈,距離遠一點拍,不要用105mm端,應該可以改善不少.

5098056 wrote:
這張是遠一點拍的窗簾~~~~

也是105mm F4

好像沒有近拍模糊那麼明顯~~~~

應該只是如魯獅大所言,我用一些手動鏡也是要比標示的最近距離之外再多一點距離拍才能有四角都較清晰的表現,不是鏡頭標示Macro有多少,你就真的在那個距離拍,那個距離只是表示這顆鏡頭最起碼的聚焦距離,而不是保證照片整體完全清晰的距離,拍出來的,恐怕是只有中間才會完全清晰,四角還是會模糊的。要稍微後退一點距離,再縮一下光圈拍才比較適當(試試F8以上拍)。我想這應是鏡片呈球面孤形的特性(鏡片都是呈孤形的,不會是平面的,中間面一定是較邊緣突出一些,當然近拍時,中間會是最清楚的,拉遠時,再縮一下光圈後,景深才能一致,邊綠才不至於模糊掉),不是你的鏡頭的問題。只有專門設計用來近距離拍攝的微距鏡或微距功能較強大的鏡頭才適合近距離拍攝,一般鏡頭想在最近距離拍出四角都清晰的畫面是有點困難的。24-70mm f2.8 II恐怕也不可能在最近距離能夠中央跟四角完全清晰,只是情況可能會比24-105好一些而已。樓主,你可以把你的24-105轉接到M43機身上試著拍拍看,相信中央跟四角都會很清楚的,轉接在Nikon V1身上會更清楚。

啊,我忘了說:「你的鏡頭壞了,我1000跟你收。」

jack.f3f wrote:
...正解,圖畫的很醜請多包含

1.焦距是故定的,所以景深面是個半球形,並不是平面喔
...(恕刪)


不, 準焦的位置是個平面.
這是因為 CCD/CMOS 都是做成平面, 就是所謂的像平面
用景深光學公式反推回來 (可參考 http://en.wikipedia.org/wiki/Depth_of_field)
可準焦的位置基本上也是個平面, 就是所謂的焦平面
但平面上物距的變化, 多多少少會影響到景深, 所以精準地來說, 這個平面會有一點弧度, 但絕不是球形
技術控 wrote:
不, 準焦的位置是個平面.
這是因為 CCD/CMOS 都是做成平面, 就是所謂的像平面
用景深光學公式反推回來 (可參考 http://en.wikipedia.org/wiki/Depth_of_field)
可準焦的位置基本上也是個平面, 就是所謂的焦平面
但平面上物距的變化, 多多少少會影響到景深, 所以精準地來說, 這個平面會有一點弧度, 但絕不是球形...(恕刪)


你確定準焦的位置是一個平面?
一句話就打槍了"你可以用35mm L F1.4 光圈全開拍一張人像從頭到腳都清楚的照片來看看嗎?"

如果準焦的區域不是個半球形那幹啥對焦?
我的實際經驗,35mm L f1.4光圈全開,被拍的人眼睛清楚下巴就模糊了,甚至除了眼睛以外鼻頭都是散景了
所以35mm F1.4的鏡頭女生很愛,因為連上除了眼睛以外其它部位都失焦了,就是所謂的"大光圈磨皮"



全幅上景由於比較廣,一樣的取景要往前站,所以景深更淺, 就更明顯了
所以如果我要拍一張MODEL從頭到腳都清楚的照片,我會用70-200MM F2.8光圈全開
這樣被拍的人才會從頭到腳都清楚,看看那些女生愛看的日本衣著雜誌封面都用什麼鏡頭拍的就知道

所以嚴格講起來板主從陽台外去拍大樓往上拍也是一樣的現象,因為對焦點是在大樓的牆面的一個位置,但是樓頂跟樓腰跟樓下牆面到像機的距離都是不同的,所以會有清楚跟模糊的差別

只是,拍大樓用廣角端,景深比105mm端深多了,所以不用30"以上的電腦大銀幕看不出來
jack.f3f wrote:
如果準焦的區域不是個半球形那幹啥對焦?...(恕刪)


我小小的請問一下,你認為一個準焦的平面...或者說球面,應該是跟第一片光學鏡片的曲面一樣?
還是最後一面?
又或者是每一面加起來除以總面數?

坦白講,底片就是一個平面,感光元件也是一個平面,大家都知道光學校正不夠的時後,
成像的面會是一個曲面,但~事實上,只要稍有水準的鏡頭,
都會盡量作到讓這個曲面~平到近乎一個平面。

所以...準焦的區域當然不是半球型,那也跟為什麼要對焦沒關係
fake802 wrote:
我小小的請問一下,你認為一個準焦的平面...或者說球面,應該是跟第一片光學鏡片的曲面一樣?
還是最後一面?
又或者是每一面加起來除以總面數?

坦白講,底片就是一個平面,感光元件也是一個平面,大家都知道光學校正不夠的時後,
成像的面會是一個曲面,但~事實上,只要稍有水準的鏡頭,
都會盡量作到讓這個曲面~平到近乎一個平面。

所以...準焦的區域當然不是半球型,那也跟為什麼要對焦沒關係...(恕刪)


Sorry, 我忘了說明, 我畫兩個圓弧,那兩個圓弧內是景深,就是拍測焦板 -1~0~+1這段清楚的深度叫做"景深", 如果在那弧形景深內文件(綠色直線)可以整個在裡面,那整張就會清楚啦,但是樓主拍攝物這麼近,很容易不小心就有部分區域跑到弧形景深外



你可以玩一下這個實驗:

大光圈架角架拍團體照10個人一字排開, 對焦在站中間的人(第五位),
兩側的人可以慢慢往前站成一個半弧形(像合唱團那樣),這樣每個人都在準焦點上光圈可以開1.4沒問題不用縮

如果他們靠在牆上站成一直線,那我對焦中間的人就不能全開1.4光圈, 因為第1位跟第10位都會失焦,這種情況我只好縮光圈(讓圖上的兩個圓弧中的區域變大),這樣從中間到兩邊的人(1~5~10)都會清楚了

另外我不認為是跟光學鏡片的曲面一樣喔,我沒這麼說

我是認為對焦點到CMOS拉一條線,在空間中掃出來的半球面是準焦景深區域, 所以短焦大光圈的鏡頭在近距離拍攝人像的時候無法在全開光圈的時候兼顧 "從頭到腳"都清楚

除非你退很遠拍人小小的一張照片再來裁切
樓主送修後

鑑定報告

麻煩通報一下

大家也可以學習一下

感謝

jack.f3f wrote:
Sorry, 我忘了...(恕刪)


這是一張可以算是團體照的相片,中間的小男孩跟女孩應該就是對焦點附近,
你可以看出他的頭到腳都算是在景深範圍內,
你的想法大致上沒錯,但是沒人想要那種(曲面的)結果,所以鏡頭開發商要幫他們的鏡頭
掛上金圈、紅圈或者藍圈紫圈之前,這(像場平直)都是被認為應該解決的問題

如果你對鏡頭的像場該長怎樣有興趣,可以考慮另開主題,我相信有高手願意多花時間提點。
我們的討論並不能幫樓主,所以這邊我就先打住了


這是給樓主的正常的105mm應該有這種表現
小弟幫你逛flickr找到堪稱最類似的圖大概就是這樣,他的拍攝數據是105mm f/5.6,
這個畫面的橫幅估計在30~45cm之間,成果完全符合我認為一個L鏡應該有的表現,
建議找個類似的畫面,上腳架
認真的拍個幾張,如果周圍還是那副德性,你可以拿這照片要求同等水準的畫面。

jack.f3f wrote:
你確定?
一句話就打...(恕刪)


我很確定, 而且我相信所有做光學研究, 光學鏡頭的設計者應該都很確定, 縮小場曲(filed curvature, 就是像平面與焦平面的不完美對應)就是多鏡片鏡頭的主要設計目的之一

35 1.4 的 MTF 就可以看出它的場曲
http://www.usa.canon.com/cusa/professional/products/lenses/ef_lens_lineup/lens_wide_pro/ef_35mm_f_1_4l_usm



在邊緣處解析度下降得很厲害, 而且可以看到Wavy, 光圈8 (藍線)在17左右反而上升
這往往是在修正的時候,各因素彼此影響,只好採取一個妥協的結果

小白2 的 MTF 可以看出它光圈8時, 200端的品質相當好
http://www.usa.canon.com/cusa/professional/products/lenses/ef_lens_lineup/lens_telezoom_pro/ef_70_200mm_f_2_8l_is_ii_usm



MTF 的量測可以參考
http://www.dxomark.com/index.php/About/In-depth-measurements/Measurements/Sharpness
http://www.trioptics.com/knowledgebase/mtf.php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