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拍室內設計作品的單眼入門??


lfjadsflk wrote:
能請您直接推薦幾本嗎...(恕刪)

純討論!純討論!大家心平氣和就好了
小弟我無意間發了這篇!可是發現真的學了不少!
看來這世界真的是萬底深坑
業主剛剛跟那個星空彩繪的廠商抱怨!
說他花20分鐘畫一隻魚都要收5000!
我們設計師畫一個月也不過收五萬
我馬上向業主更正說:得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就算是雞也有愛國的..
我在講什麼啊....
對了!我要跟各位大大報告!
朋友同意把他那部使用一年多的5D2賤價讓給我了
下回我再跟各位大哥請問怎樣使用單眼相機的秘訣
請各位大哥们可以像這次這樣教我!
謝謝
R6.2 wrote:
台灣的不少攝影人的觀念還停留在,拍建築不管室內外,廣角愈廣愈好的階段
可以翻翻國內與國外的設計與建築雜誌與網站,即可看出兩者明顯的差異...(恕刪)


R6.2 wrote:
台灣的攝影拍照重點 - 一定要整個空間拍進去,大器,空間要比現場看起來廣闊
國外攝影的拍照重點 - 一個空間選一個絕佳的focus,對變形嚴謹的要求,著重傳達給觀看者的感受...(恕刪)

您講到種點了~
不過,美感喜好本來就是很主觀的~
用廣角也好標準焦段也罷,甚至你要用微距鏡來拍我也不反對~
重點是,攝影沒有什麼對錯,完全是使用者需求而已~


有人在乎變形...
有人在乎細節...
有人在乎整體感...
有人什麼都不在乎...
端看攝影者需求罷了~

用國來分設計也太狹隘了~
不過就是該市場主流與非主流罷了~
主流不主流無關好壞對錯~
喜好當然也無所謂思考老舊,是否停滯不前之說~

R6.2 wrote:
Sigma 12-24mm(恕刪)


如果是用在APS-C機身,那就不建議Sigma 12-24mm,要有更佳畫質,可選Tokina 11-16mm或12-24mm.

Sigma 12-24mm主要是用在全幅時才有優勢的.

魯獅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lu_s/
lfjadsflk wrote:
有人在乎變形...
有人在乎細節...
有人在乎整體感...
有人什麼都不在乎...
端看攝影者需求罷了~

用國來分設計也太狹隘了~
不過就是該市場主流與非主流罷了~
主流不主流無關好壞對錯~
喜好當然也無所謂思考老舊,是否停滯不前之說~...(恕刪)

小弟對攝影可能不了解,所以只以主觀的看法來說
主觀的感受是,台灣在室內攝影這方面,還落後其他國家許多
或許也可以說,台灣沒有太多值得一拍的室內設計,所以攝影就顯得相對不重要
我想這是環環相扣的,從硬體到軟體,不管是歐美日韓,台灣現在還是個follower的角色

說了這麼多,攝影的初衷是? 我想傳達給消費者的感受很重要
建築不管由裡到外,一直將寫實這兩個字往上提昇,無非就是要讓觀看者更能如親眼見到一般
照片美化的重點只會在色調,而不會是利用透視變形讓消費者產生"錯覺"
從建築攝影角度切入,為什麼建案的照片逐漸到現在幾乎看不太到廣角鏡透視感強烈的照片?我想也是同樣道理
您說的主流與非主流,這會是一個有趣的說法
或許未來特別的廣角與誇張透視的照片會再度成為主流,但絕對不是十年內的現在

當然台灣也是有不錯的雜誌,我自己較常看的是iw(隔壁圖書館就可翻到),裡頭的國內攝影師個人覺得通常拍得都很不錯

以上是我主觀的看法,請參考
Canon機身鏡頭年份持續整理 ericanon.blogspot.tw
建築攝影從二十餘年前小弟唸書以來就很少有「強烈透視感」的照片出現在我們的專業書籍或雜誌裡了。室內戶外皆然。倒是我們對於在底片時代能夠拍出用平行尺和三角板去量還是每條線都垂直的攝影前輩,要致上十二萬分的敬意!
chungcho wrote:
倒是我們對於在底片時代能夠拍出用平行尺和三角板去量還是每條線都垂直的攝影前輩,...(恕刪)


都是用中幅+版移, 絕對可以做到所有垂直與水平線條 角度精準!

現在還是一樣, 有些大師也沒在用數位機背的~

BTW, 室內真的很少用超廣角, 但室外大景也不盡然用短鏡喔~


===>>

說實在, 用135+移軸鏡拍, 真的是"權宜之計"...當飯吃的人都是用中幅以上的傢伙...
介紹一個比較少人用的:

Silvestri

簡單的T30就是價錢適中的好傢伙~! 有coco上Arca69我也不反對~
拍攝室內空間用17移軸.應該也會有變形問題.所以是否選擇24移軸較佳呢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