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の眼的進化 - 景深可調機身即將問世?

看起來日本人比台灣人更悲哀百倍
因為日本用語裡充滿外來語還包含漢字....
不過話說回來.....
以前數位相機還沒發明前,也沒人會認為相片可以數百張存在小小的記憶卡裡吧?
誰知道在奈米時代後,會不會發明記憶速度更快、記憶容量更大的碟或片之類的...
也可能發明比RAW檔更小,更能記錄許多細節的格式....
只是這個東西要慢慢成熟,尤其在市場都掌握在CNS手上時....
只是哪天如果有一家公司掌握這樣的技術並突然發表時,就是相機市場再一次變天的時候了...
就像智慧型手機淹沒傳統手機一樣,哪天智慧型相機(或許)問世時...
CNS不知道哪家可以撐過歷史的洪流,亦或像前一次相機轉型時的雙K一樣隨歷史的軌跡消逝....
不過可以預見的是...今年應該不會啦.....
我記得我看過電視報導,早就有國外的公司開發這套系統了
而且印象中有推出小型相機,但畢竟是小公司,知道的人還不多
但那時候我就覺得有這套軟體超好用的啊
我想,你們有所誤解

光場相機其實是快速連拍然後把對焦軸當成影像的Z軸資訊記錄(因為原照片就只有X,Y)

就成了三維的"場"觀念去這樣命名

可是...至少光場相機的焦外模糊資訊仍由原鏡頭所實際補捉影像於焦外發散後的實體影像。

類似連續動畫的GIF檔是由數張連續相片連播而成,只是每格動畫都是實際拍攝而得。




而樓主說的甚麼軟體模擬,則根本不需要用光場相機的理論。

而且只需要一種照片,就是超焦距的全景深照片。

然後再來針對需要的景深,焦外模糊套用不同的鏡頭光學效果參數就好

換言之,這種相機就是個賣ISO的相機...

夜景只能拉高ISO而且毫無他解。至於片幅則可不受限制。

以技術而言,這種相機的水準很低....所以目前的手機配個APP就能做到

至於說甚麼CANON要出?


洗洗睡了拉...
Intel Pentium MMX 200MHZ ASUS TX97-E NEC 32MB EDO RAM*2 Winfast S280V2 2MB Q
咦?我記得我看到的影片介紹是指"四維"光場耶!

我一直想找出先前看到的影片說明,但一直找不到

記得是從01還是某個友站頁面不小心發現連進去看的

而且其中還提到可能是單鏡頭同時聚焦在感光元件的不同位置

但也可以是雙鏡頭同時利用不同長短焦段去達成

所以也能一並提供3D立體影像

不過我一直找不到那段影片

那是某家國內媒體的採訪內容

跟1-2年前的方塊小相機有點不太一樣

感覺技術水準不低

我個人是還蠻期待的...

就光場相機啦,已經是10幾年前史丹佛大學研究生的東西,前幾年總算變成商品在賣
對焦點以及景深是可以變的,因為都是靠運算出來的
不過目前只有在拍完看照片的時候可以任選對焦點
而且解析度太小
想說這種技術不是連拍數張不同焦之類的嗎

原來65樓網友說出真正的大概就是這樣 XD......真是清楚的解釋! 太神啦~~

而手機更好達成沒錯,景深夠,後製給它爽


突然想到這不是之前索尼相機就有先驅了嗎XD.....大概五年前就有了吧........雖然不可後調

但是DC利用內建後製可以弄出淺景深~~

a5899 wrote:
今天在跟朋友閒聊時,...(恕刪)


10年前...手沖底片叫稀有..
現在用底片拍照叫稀有...
10年後....還在用鏡頭光學性拍出景深叫稀有....
這種可調景深的東西有啥用處...?

拍照這種東西還是要取決於使用時的器材吧?

光是用軟體模擬出的東西就是攝影了嗎?


雷小炫 wrote:
這種可調景深的東西有...(恕刪)


以後這話題應該就跟拍照要不要後製是一樣了.....

a5899 wrote:
今天在跟朋友閒聊時,...(恕刪)


應該是像下面那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