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ubasa~翼 wrote:
這部分的專業機對SONY來說應該都是幾十萬起跳的了,完全不同領域www...(恕刪)
請問 C, N 的專業相機不正是二十萬嗎?
論高耐用度, 如快門使用數, 更專業的調整功能, 更快速的反應時間, 更快速對焦,.....
是值這個價.
上面有人說 SONY 鏡頭少, 抵買的不就那幾顆?
ZEISS 焦距 24, 85, 135, 16-35, 24-70, 和 135STF. 這幾顆都是拿得上檯面的, 不差!
就少 55 至 100焦左右的 micro 鏡, 和比較可以的 50. 基本上也夠用了!
Tsubasa~翼 wrote:
SONY科技樹點得再多,目前也只是彌補他在專業性能上的不足而已。
反而NIKON拿捏得比較好。
NIKON 是向 SONY 拿感光元件的, 講好聽是調教好, 實際上是比較會在影像上造假.
還有, 你再看看 CANON 會不會被 SONY 牽著鼻子走? 論到現在這個階段, 相機是電子能力強的
最終會獲勝, 連 Hasselblad 都要和 SONY 聯盟了. LEICA 估計也快要撐不住, 優秀的鏡頭,
配上不入流的 sensor, 雖有絕佳的機身工藝, M 系列還是被 Photozone 批評得體無完膚,
如果.....如果未來流行的是不同型態的感光元件, 例如曲面式感光, 舊的鏡頭就打掉重練,
這叫 LEICA 情何以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