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訊】Canon EOS 6D Mark II 更多規格流出!

aston wrote:
APS-C的閃燈高速同步會比較高的原因是:片幅比較小.....並非他比較強大。

和快門簾的性能有關
想要在越短的快門時間內讓一瞬間的閃光(萬分之一秒)進到感光元件
單一快門簾執行開闔的速度就要越快

快門簾速度不夠快,又打閃光
拍出來的照片會有部分是黑的
因前簾還來不及完全打開就閃光擊發
這時可以用高速頻閃來克服
http://www.flickr.com/photo.gne?id=

wonly wrote:
和快門簾的性能有關
想要在越短的快門時間內讓一瞬間的閃光(萬分之一秒)進到感光元件
單一快門簾執行開闔的速度就要越快

快門簾速度不夠快,又打閃光
拍出來的照片會有部分是黑的
因前簾還來不及完全打開就閃光擊發
這時可以用高速頻閃來克服


跟快門廉性能有關以外,片幅也是重點,

FF的全面機曝光時間,APS的全面機曝光時間,

當然APS的時間會比較短。因為面積跟長寬相對就比FF還要小,

所以目前無論怎麼設計,DSLR FF機型最高也只有1/250。



後面你講的跟我們提的最高"閃燈同步速度"部分不一樣....

"閃燈同步速度"在一般棚燈時,是很重要的一個基準,

如果棚燈有TTL或是高速同步,當然另當別論。
aston wrote:
跟快門廉性能有關以外,片幅也是重點


看不出片幅是重點。
Canon 100D是APS-C,
同步速度也只有1/200秒。
http://www.flickr.com/photo.gne?id=

wonly wrote:
看不出片幅是重點。
Canon 100D是APS-C,
同步速度也只有1/200秒。


APS-C形同如FF的中央部分畫面而已,

因為只要中間部分有吃到光,上下面部分就不需要,

以Canon APS-C的高:14.9mm 跟 FF的24mm來說,上下總共就少了9.1mm,

相對APS對FF的快門廉就減少了移動距離。

假設以全片幅6D的閃燈同步快門時間:1/180秒,若只計算APS-C中間部分的高度時間大約是:1/290秒。

面積跟時間無關嗎?


Canon全片幅的"閃燈同步速度"有三種規格,就是 1/250(1DX系列)、1/200(5D4/系列)、1/180(6D)

就是以規格跟階級去區分,當然也有因為快門結構的差異。

Canon 100D跟同時期的650D&700D一樣都是1/200秒。

wonly wrote:
已經買5D4的一定會對6D2嗤之以鼻
沒4K,沒100%視野,單記憶卡,有夠好笑的啦

然後自己偷偷買一台6D2搞雙機流
發現5D4頗重,4K又不會常常錄
乾脆把5D4賣掉

這樣的人為數不少
我的部落格,歡迎來坐坐:blog.yam.com/weatherman
aston wrote:
假設以全片幅6D的閃燈同步快門時間:1/180秒,若只計算APS-C中間部分的高度時間大約是:1/290秒。
面積跟時間無關嗎?

我覺得好像不是這樣吧?
快門有前後簾,受光時間應該只和前後簾的"距離"有關,
精確地說,應該是前簾放下之後到後簾關上之間的時間有關
而不是和CMOS的面積有關。
舉例:如果前後簾的距離是1mm,快門馬達的速度是100mm/sec,不論CMOS多大,
每一個畫素的受光時間都是1/100。
看似很有道理,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絕大部份是我個人猜想,如果你願意我可以繼續說下去。

根據定義, 閃燈同步速度是指整個感光元件都是暴露在快門廉外面,
而不是超過同步快門的速度時, 前後廉快門用夾縫掃過感光元件

aston大的意思應該是指如果片幅越大, 快門後廉關閉的速度就要越快
就像是車子一分鐘跑完1公里, 跟車子一分鐘跑完2公里, 車子的速度就不一樣
假設6D系列的快門可以在135 FF的感光元件用1/180達到閃燈同步,
在APS-C的感光元件上可以用1/290達到閃燈同步
如果拿1D系列的快門組, 閃燈同步可以更快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舉例:如果前後簾的距離是1mm,快門馬達的速度是100mm/sec,不論CMOS多大,
每一個畫素的受光時間都是1/100。


這樣的概念已經是高速快門, 而不是同步快門了
閃燈同步速度-Wiki
joyhuang wrote:
根據定義, 閃燈同步...(恕刪)

瞭解,謝謝說明
joyhuang wrote:
aston大的意思應該是指如果片幅越大, 快門後廉關閉的速度就要越快


前簾開啟的速度也要夠快

看aston大前一頁的發文:
APS-C的閃燈高速同步會比較高的原因是:片幅比較小.....並非他比較強大。

所以我打槍:小片幅的100D只有1/200秒
證明APS-C的閃燈高速同步沒有因為片幅小而比較高

FF機身的同步速度有1/250秒,1/200秒,1/180秒
APS-C機身的同步速度有1/250秒,1/200秒

不同片幅大小,同步速度有快有慢
能說片幅大小是重點嗎?
實在無法自圓其說

我認為應該要就快門機構性能來探討此一問題
片幅大小是影響機構的行程沒錯
但是相機開發人員如何設計機構元件才是重點

可參考下方6D開發訪談,
雖然沒有提及閃燈同步速度的問題,不過能了解一下設計快門機構的困難處
http://www.canon.com.cn/specialsite/eos6d/interview.html
http://www.flickr.com/photo.gne?id=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