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裕峰 wrote:花了一點功夫畫這東西...(恕刪) 兄台有沒有發現 如圖所示 臉部對焦鎖定后 鏡頭移到和身體平行位置鏡頭到人臉的距離還是沒有變化的 還是48.5 而非45.1如果相機和人體垂直狀態 中部對焦點到人體應該是45.1但用上側對焦點人臉對焦 應該是48.5還是45.1呢實在是越來越費解
loverlsg wrote:但用上側對焦點人臉對焦 應該是48.5還是45.1呢實在是越來越費解 他的觀念沒錯,用上側對焦點對焦,就是為了AF-L之後移動的距離變短。難不成你要用上部對焦點對到MODEL的腳趾,然後再移動攝入全身像嗎?
蘇裕峰 wrote:花了一點功夫畫這東西...(恕刪) 這個真是嘉惠新手通常鏡頭拍攝面不會跟景物成絕對平行, 尤其廣角大光圈常常胸部眉毛鼻子亂跑.所以只能以經驗判斷當角度往上或往下時前移或後移焦點. 或亂槍打鳥我還是覺的都單眼了明明已用任意焦點去對.觀景窗也清析了.最後人臉還是脫焦了.有前有後只能多拍幾張保險就跟億華那個測焦鏡頭水平時準的要命.拿起來拍就不是那麼回事
蘇裕峰 wrote:花了一點功夫畫這東西。希望對大家有用...(恕刪) 你的圖片乍看之下好像很合裡,但是有經驗一看就知道錯誤,一般拍照時重新構圖的角度根本沒有你圖中那麼大,誤差當然也小很多。一般拍人像的鏡頭大多是50mm或是85mm,這些鏡頭在全幅機種上的視野對角線分別是46度與28度。換句話說實際拍照的時候,使用中央對焦點在重新構圖,轉動的角度可能也才10度左右(甚至更少),既然你數學那麼好,請你算算10度的誤差是多少,再來算一下景深,你就會知道拍照不是在算數學,而是一種長期經驗的累積。使用中央對焦點對焦後重新構圖,的確會有機率讓主題落入景深以外的地方,但根據經驗這種機率很少幾乎可以忽略,特別是DSLR主流機種都是使用APS或是4/3片幅,景深又來的更加長,這種疑慮幾乎可以忽略。拍照不是在算三角函數,焦平面更不是只是個平面那麼單純。
loverlsg wrote:好好從頭順一遍帖子吧...(恕刪) 那張圖所表達的概念沒錯,雖然對焦後再構圖時臉部與相機鏡頭距離不變,但是相機對焦點所畫的平面卻已經移到後面去了。除非,對焦點所在的平面是以相機感光元件為中心對焦物距為半徑所畫的一個弧。一般人拍照先對焦再構圖不會脫焦的原因是因為拍攝物體仍在景深範圍內,但是在景深非常淺的情況下以此方式拍攝,就容易脫焦了。
唉!這餘絃誤差又不是我說的。我攝影也有二十多年了。不瞭解的人請多看點攝影研究叢書。我這知識當然不是我掰的。我的數學可從沒及格過阿!在下的多位專業攝影工作者朋友也都知道這個"常識"。他們既然都已經當作是常識了,我也就相信國外的攝影論述是事實吧。我的那些專業朋友長年都用平面無裂像對焦屏,直接用眼力對焦,所以他們直接構圖後不移動畫面,直接用眼力判斷對焦是否準確。當然,那是另一個境界了。非我族類。利用景深解決是方法之一,但若是用85MM F1.4全開,又極接近主體時(如1公尺),用35底片機,這狀況就很嚴肅了。而MACRO攝影景深常只有1MM左右,更是斤斤計較。願意瞭解的人網路多爬爬文吧。我剛爬一下就有相同的論述了。http://blog.yam.com/bigfish1/article/1434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