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on的對焦點實在太少了

秦嶺深處 wrote:
我用E-3,11點全...(恕刪)

對焦點位置也覆蓋所有黃金分割點
---------------------------------------
這應該跟CCD片幅大小有關。
r121 wrote:
早就說台灣鮮少運動攝影
所以才有什麼一點對焦就夠用的謬論
太慢啦!

有沒有哪一台 D-SLR
在設定自動對焦點的情況下..
連拍時,是每張都不同對焦點的... 每張都是重新 AF
網路發言嘛... 多是隨便說說!別太認真..
r121 wrote:
早就說台灣鮮少運動攝影
所以才有什麼一點對焦就夠用的謬論
太慢啦!


這不是謬論, 對大部分的人來說, 如果是拍人像, 靜物, 中間對焦反而好用.

而我們不是記者, 很少搶拍新聞畫面, 也很少拍運動. 我想大部分還夠用.

我比較在意的是畫質與某些鏡頭(ex: 小小白IS, 畫質好, 光圈夠用, 銳利, 發色都好, 這是N家沒有對等的鏡頭), 所以我選5D2, 而Nikon的中階機身(D300, D700)對焦點的確比較多, 以價格與機身性能來看, 比較超值.

但是每天談這件事情, 實在無聊, Nikon有付錢給這些每天談論這些問題的人嗎? 我覺得Canon下一代中階機身如果也有更多對焦點, 那我們得感謝Nikon. 因為我實在沒力氣把東西賣光跳來跳去.
r121 wrote:
早就說台灣鮮少運動攝...(恕刪)


大家只是依據自已喜歡的對焦方式來設定
那有什麼謬論不謬論的
真是無聊

以前對焦點全開
常常對到不是我要的點
有時試個兩三次還是對不到
非要固定一個點對焦才比較能照我的意思對焦
對我來說固定中央對焦點才是最快的方式

風景攝影的話
焦點99%都是放在無限遠
不管用那個點對都是一樣
而且風景攝影光圈都是儘量縮小求取最大景深
要拍到失焦真的有點難度
其實9點也夠用
之前用F5的時候也不過5點對焦
現在隨便一台都是9點11點 高階上去45點51點
科技只是讓我們更方便
硬比也沒意義
況且大家也知道CANON對於機身性能本來就下放的很摳...

個人覺得CANON的介面比較人性一點
尤其是那個機背大滾輪(還是叫滾盤比較好?)
用慣真的好用
CANON的對焦點 個人習慣是 按大拇指那邊3顆 <AF ON -- * -- 這顆>
之後再用食指的滾輪去滾到想要的點
滿方便的

http://www.wretch.cc/blog/grantliang/7295593

上面網址有對焦點分布示意圖..可以比較看看
嗯~ 去看過樓上Ken大建議的網站了~

大致上從那網站看來,
"單憑"對焦點覆蓋區域來選機身的話:

最好的是Nikon D300 (APS)
再來則是Nikon家的D3/D700 (全幅)

繼續排下來。

Canon家則是1DMK3 (APS)
強過1DsMK3 (全幅)

理想中,最廣的焦點分布圖則是40D加1D的45對焦系統。
(為何不乾脆用Nikon的"51點"對焦系統?)

而最糟糕的則是Canon 5D囉!?
(Sony水平兩邊跟5D一樣,但是垂直涵蓋點較廣)


唉~ 希望Canon能夠下放更好更廣範圍的對焦系統...


嗯~ 看完了繼續拿手中有的機身拍照去..
畢竟我買不起D3x或1DsMK3這樣高貴的機身呀...



我試用過canon 的 機身之後

我覺得 中間那一個對焦超快速的

真的不需要太花肖 中間一點就很夠用了
菜頭是什麼 能吃嗎?
我覺得用轉輪來選焦點實在是太慢...尤其是點很多的時候. 所以canon還是做少一點好了
Sony Nex-3, Voigtlander Bessa R2A, Nikon FM2

KEN1764 wrote:

http://ww...(恕刪)


40D跟5D的對焦點分佈範圍是差不多大的
只是篇幅的大小讓5D的對焦範圍相對起來很小
那你把5D對焦點平移到D300的地方去看
然後那九個點再加上十字對焦點
是有比較小一點,但是沒有到差很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