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on的的佳記日記------再續前文之上高地(2020年11月10日更新)

歡迎交流互動。

多點去有可能的地方〝偵察〞,若發現鳥蹤,找機會在牠

未到前,先找好有利位置〝埋伏〞,那就成功了一半。

只要有偽裝,您就好像隱了身一樣,可以隨意拍攝牠整個

捕魚、摔魚及吃魚的過程。

祝好鳥運。

afon


jones691122 wrote:
原來如此!上了一課,...(恕刪)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異色亦稱皇

保護區內有一族群的灰背椋鳥White-shouldered Starling,牠們經常停在那些

矮樹叢上。然而,某天卻發現了一隻羽毛顏色與別不同的。

註:多年前,在珠海見到攤販在賣一些紅色毛及綠色毛的小狗。在覺得驚訝之餘,

細看原來是染色的,而且染色的技術相當拙劣。




01.這天一小群灰背如常地停在矮樹叢上。




02.忽然,有一隻羽毛顏色近似畫眉的傢伙加入灰背陣中。定神一看,除了毛色之外,

牠跟一般灰背無甚麼分別。紅色箭頭所指是一些飛蟲,這天終於證實了灰背原來在

矮樹叢上覓食。




03.灰背灰色的部分,這傢伙的就是鐵銹褐色。




04.有鳥友猜測牠是被人染色的,就像那些紅色/綠色的小狗一樣。




05.這張正好來個比對,就可知這不是灰色的灰背與一般灰背的異同。




06.然而,總覺得染色怎會有如此自然的效果。翻查《香港及華南鳥類》對灰背的

描述有這一句:毛色變化多端,部分帶有鐵銹褐色或粉紅色,原來如此。

環保鳥攝,您我做起。一般雀鳥都怕人,但若披上偽裝,您甚至可與牠接近到

3、4米。因此,使用偽裝,既可拍得較佳的照片,又可盡量避免驚擾雀鳥,

不妨試試。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afon wrote:
歡迎交流互動。多點去...(恕刪)


afon大您好:

可以簡單介紹偽裝您的工具與技巧嗎?

對後進者, 可以作為參考....
http://www.flickr.com/photos/tetjk/sets/
我的裝備有幾種,分別是一件迷彩網造成的斗篷、一塊2米*1米的迷彩網及

一個單人的迷彩帳篷。帳篷的質材是不透氣的,所以從未用過,而最常用的

是斗篷。用的時候,將鏡頭(有迷彩炮衣)從帽子的開口伸出,就可遮住

腳架、相機及自己。屆時只需在估計鳥兒現身的附近坐下(帶備一把小摺椅),

萬事俱備,就只欠東風了。

也談不上甚麼技巧,其實拍鳥有點像釣魚,最重要的是運氣及耐性。

要強調一點,若要拍得效果較佳的照片,重點在距離,而偽裝可以在幾乎

不影響鳥兒的情況下,盡量接近目標。

拍翠鳥的鳥點是條流量不太大的公路旁,翠鳥早已習慣噪音,所以我們可以

邊拍邊聊天。此外,拍攝時不斷有鳥友加入,最多時接近10人,奇怪的是只要

披了迷彩,翠鳥就像看不到我們似的。

afon

tetjk wrote:
afon大您好:可以...(恕刪)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afon wrote:
我的裝備有幾種,分別...(恕刪)


感謝您的解說, 只能說拍飛羽真的是要全心全意的投入,

除了時間還要足夠的財力, 真的佩服您的毅力!

剛好您在PO翠鳥, 我把台北市內溝的翠鳥與您分享.

456手持


456上腳架
http://www.flickr.com/photos/tetjk/sets/
美翠,讚。

其實456是支潛力不錯的好鏡,最佳拍攝範圍在4、5米內,或許試試偽裝可

得到更佳效果。

afon

tetjk wrote:
感謝您的解說, 只能...(恕刪)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怪翠

本來這帖只想貼三數張照片,然而竟然失控地貼了9張,難怪人們說〝自己的

文章(作品)永遠是最棒的〞。




01.總覺得豎起羽毛的普通翠鳥Common Kingfisher有點像個松果。




02.不過這個松果卻是色彩亮麗的。




03.接著翠妹準備擺個高難度的姿勢。




04.整個身體彎成個倒轉的〝U〞字型。




05.很多動物在唬嚇對方時,常會豎起全身的毛。




06.然而,雀鳥豎起羽毛就似乎跟人類〝伸懶腰〞一樣。




07.個人比較不喜歡看小翠的正面,特殊是牠的頭部。這樣看牠的頭有點小,與身體

不成比例。




08.翠鳥的嘴巴在身體長度來說,可算是超比例的,所以張嘴的容積就非常大。




09.之前幾乎天天去拍翠鳥,除了拍得頗滿意的照片之外,還加深了對翠鳥的認識。

環保鳥攝,您特做起。

外拍時可自備飲用水,盡量少買瓶裝或盒裝水/飲料,既省錢又環保,不妨試試。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小雞在何方?

今早如常到保護區,已經連續幾天見不到牠了,莫非這一家三口又......




01.由一家四口變成一家三口,早前已從翼緣的羽管推定這3隻黑水雞Common

Moorhen應該是一隻媽媽(體型較大)、一隻前巢幼鳥及一隻小雞。




02.然而,這幾天都只見兩隻較大的黑水雞在岩石邊覓食。




03.這隻翼緣看不到羽管,所以應該是媽媽。




04.每天陽光未直接照射到水面時,這裡的岩石及植物都附有無數蚊子(紅箭頭所指),

媽媽目不斜視地看著葉底的美食,卻不知蚊子已叮在頸上。




05.今早拍到這張,只有兩隻較大的黑水雞,右邊的一隻左翼緣仍可見羽管,應是

前巢幼鳥。




06.這隻攝於8月5日的小雞,現在已失蹤多天,希望牠吉鳥天相。




07.保護區水渠口約50米外有個圓形圍堰,這堰比水面高出1米左右,上面部分地方

有很茂密的蘆葦。然而,今早卻見全被砍光光。有說3、4年要砍蘆葦一次,否則也會

自然枯萎。自知對園藝一知半解,但常識告訴我,砍樹之後,一定要重新種植。不過

有關部門在砍掉葡韻那邊的蘆葦後,未見有任何動作。況且,最近過境鳥及冬候鳥的

先頭部隊已開始抵達,在這個時刻來砍蘆葦真的合適嗎?

環保鳥攝,您我做起。外拍時帶備一條毛巾,既比用紙巾實際,又能減少使用紙張,

不妨試試。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有翠則靈

鳥友說去拍大翠,其實我是有點擔心的。最怕難以再有當時的好鳥運,現實

亦確然如此,再三去拜訪,但總不獲白胸垂青。




01.那天真是我的鳥運日,所以手邊仍有一些存貨。




02.雖然這隻白胸翡翠White-throated Kingfisher幼鳥有點〝傻B〞,只是呆呆地蹲在

枝頭,不過每次回想當時情景,真是做夢也會笑起來。




03.自己對光線的控制仍有待加強,遇上猛烈陽光的條件,目標就超〝硬〞,加上

鳥兒的羽毛反光,照片效果就更差。




04.我倒喜歡陰天的拍攝條件,照片的效果也滿意得多。




05.白胸B每天的長大,或許就是已懂得保護自己,所以不再會出現在這枝頭。

環保鳥攝,您我做起。雀鳥需要樹木才能生存,所以在下次外拍時,愛惜身旁

的植物。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難得一見的狗狗

想不到自己稍稍質疑有關部門在環保上的做法,卻又再惹來所謂的鳥攝界

前輩的〝指點〞。自知屬環保井底蛙的級別,又在澳門這等〝何懈〞的

社會風氣,唯有再縮入殼內當蝸牛。




01.早知道保護區有斑魚狗出現,可惜始終無緣相見。托鳥友的鴻福,終於見到狗狗,

可惜距離超過200米。

斑魚狗Pied Kingfisher是與小翠不同屬的近親,是翠鳥科中唯一可像直升機般

懸停在空中的品種。




02.今年鴴鳥中最早在灘涂上現身的應算是金眶鴴Little Ringed Plover。




03.從這隻的羽毛顏色看來,應該是隻幼鳥。




04.今天除了見到斑魚狗之外,還見到了另一種鴴。雖然今年已是自己第2年觀察

這些候鳥,但正如〝前輩指點〞,我這個環保井底蛙仍未能一看即可識別這些涉禽,

所以翻了一輪資料,覺得牠應是隻鐵嘴沙鴴Greater Sand Plover。




05.從這角度可看清楚牠的翅膀及背部的羽毛顏色,這隻也應該是幼鳥。




06.澳門有多種鷺鳥留下來繁殖,夜鷺Black-crowned Night Heron正是其中之一。然而,

除了見牠們育雛之外,很少在本地各鳥點見到牠們覓食。這隻羽毛有很多斑點的是幼鳥,

與成鳥在顏色上有很大的差異。




07.沒見一段時間的綠鷺Striated Heron仍是那麼神出鬼沒。

環保鳥攝,您我做起。〝節能減排〞已是個共識的環保議題,下次外拍時,試試與

鳥友分享共乘一部車。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