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ndy Wu wrote:
請問這篇是在講什麼阿...(恕刪)
接到很多要求寫一篇入門,
根據各位短訊的問題給我的感覺,大部分的使用者不是
1. 根本沒發現HDSLR可以拍出專業的作品(跟我之前一樣)
2. 不知道如何正確使用HDSLR的攝影功能(這是新科技,沒有課本教這個,我也是花很多時間研究最好的方法)
就是3. 不知道專業影片製作的程序(每個人開始都這樣,但是真的沒有那麼難)
別擔心!
雖然通常的認知是(至少在美國)要會製作專業影片需要去念四年的影片學校
事實上,我讀大學的主修是國際貿易和管理,跟影片一點鬼關係都沒有。
我是從一個Nikon新手,到一個週修二日不小心被朋友抓去棚內幫連續劇當免費的反光板小弟
之後就不小心哉進去了...
影片製作是花了四年不停的靠朋友和自己自學的,
四年後,我的工作是在美國影劇LOST內的相關外包工作和一些廣告,
只有我是這樣嗎?當然不是
LOST裡面從製作,導演,到攝影師和拉棚光的...我還沒有遇到一個是電影學校畢業的...
從改劇本的歷史系,拉棚光的會計系和當製作的工程係...沒有道理可言...
反倒是電影學系的畢業生,真的去影界發展的不到兩成
請相信我,攝影只要有心,每個人都可以學會的。(前提是您夠愛他)
喔還有,攝影花錢的程度...跟照相比起來可說是有過而無不及...
現在由於HDSLR的推出,只需要花以前5%不到的錢。
但是那只是攝影機的部份,周邊還是像以前一樣貴。
所以要是愛不夠...建議不要讀下去了,不然你可能會要窮半輩子。
觀眾心聲:廢話這麼多,到底寫不寫啊?
對不起離題了
此篇分為1F的器材篇和2F的製作程序篇
器材篇(排列訓續從絕對必要,重要,到可有可無,價格美金):
HDLSR(絕對必要):
500D
7D
1D Mark IV
5D Mark II
以攝影的角度來說,如果您不需要1080p,晚上室外拍和慢動作...7D跟500D一點差別都沒有...(7D用戶別打我,照相功能比500D強很多)
5D2和1D4的差別說實在也不大(沒有大到差價那麼大)
1D4比5D2只有強在ISO(一點點,因為畫面大小才1080p,雜訊沒差很多)和60p(慢動作)
以一個專業的製作來說,永遠都會有正確的打光,所以ISO沒那麼重要,而慢動作則是任何一台同樣價錢的HDV都可以比60p快的多
所以(主觀來)說,5D2的CP值最高況且只有5D2是FF。
電池(絕對必要):
兩條戒律,
1. 絕對不要買附廠...
2. 至少帶比你覺得最少量,再+1顆
記憶卡(絕對必要):
最少買Extreme III。
最少8GB,因為4GB連HDSLR的最長拍攝時間限制的12分鐘都拍不到。
Viewfinder/Monitor(除非真的到處都找不出錢來,相當必要, 二選一即可):
5吋螢幕,那種解析度,要對焦簡直是不可能(尤其是像我一樣的眼殘者)。
LCDVF ($160)可以把螢幕放大三倍。
另外,HDSLR原本是設計貼在臉上用的,使用LV攝影的話,他的設計會讓使用者手臂相當的累不說,LV設計上也非常的不穩,導致影片晃來晃去
如果您沒有預算購買穩定器的話,使用Viewfinder貼上臉提供第三點支撐,可以穩定相當多。
如果您打算買穩定器,預算夠,又不在意重量大小的話,事實上外接HDMI Monitor會比Viewfinder好用。
我比較推薦Marshall ($250-2500)。差別在,
$250左右就只是個7吋螢幕,沒啥特別的,
$2500會有對焦輔助線和斑馬紋等等專業功能。
除此之外,Monitor還有個比Viewfinder好的地方
您拍攝的同時,導演和改劇本的可以看到您拍的感覺,沒有Monitor的話您就需要每拍完一次就從撥一次給他們看
因為專業製作中同個片段拍10-20次是很常見的,而每次之間都會由上一次的感覺做一些修改
此部份預算夠的話可以像我們一樣,攝影師使用Viewfinder,把Monitor掛在背上,
這樣攝影師一邊拍,我就可以看著攝影師的背,知道拍了什麼東西,另外也可以更精確的進行輔助移動(導演通常是跟在攝影師身後觀察)
關於輔助移動的說明請看2F製作程序篇解釋
麥克風/錄音機(重要):
內建麥克風是個笑話...加上有自動音量管理...
Canon的自動音量管理設計很差,當環境聲音突然變大的時候,MIC會降到沒聲音,
然後5-6秒後音量才會又調回來,最慘的部份,沒有辦法關掉...Orz
兩個解決方法,1. 買隻指向性麥克風,就不會收到莫名其妙的環境聲音,或者2. 買台獨立,附MIC的錄音機,編輯時再同步
最佳的方法是,買隻指向MIC接上錄音機,再接上機身,兩邊都錄音(說過攝影很貴...Orz)
電影製作也是都把聲音和影片錄製分開的。
我推薦Rode VideoMic ($150)和/或者Zoom H2($140)
濾鏡(重要):
一個專業製作會把整部作品的快門速度控制在一樣的範圍(盡量使用同一個快門速度)
這個原因我會在2F製作程序篇慢慢解釋。
由於快門速度幾乎不能改,ISO又無法低於50,光圈也不能改(淺景深)於是好天氣的時候減光鏡和CPL就相當的重要。
N家鏡頭,有手動光圈就行(普通):
不要打我,N家的光圈控制比較適合拍攝影片,因為
C家光圈是+-1/3格,所以你拍攝中改變光圈會看到亮度+-1/3格的跳。
手動光圈就沒有這個問題。
睡覺,接下來晚點更新...
-----------------
腳架 (定點拍攝時,使用Monitor的話必要,使用Viewfinder的話重要):
穩定器(定點/短程慢速移動拍攝時,使用Monitor的話必要,使用Viewfinder的話重要):
移動式和固定式燈具(必要):
動向穩定儀(長程快速移動拍攝的話必要,不然可有可無):
追焦器(可有可無,但相當方便):
Mattebox(可有可無,但相當方便):
便宜的代替物:
這部份是可以代替這些專業設備的一些東西,雖然可能有用度不到一半,但是價錢通常可是不到十分之一
Kobalin貨:
這家專做穩定器,動向穩定儀,追焦器,燈具和Mattebox等等
但是他們帥翻,沒有網站,辦公室也不公開聯絡方式。
他們價格比其他公司的半價還要低,但是他們的聯絡方式和訂購的權力只給在電影展上出色的學生團體。
什麼算是出色的團體?這真的很帥,他們老闆說了就算也才算(而且是直接給老闆手機)。
我是有訂購權力,但是我一年只能訂固定數量,所以也沒辦法代購,
我知道你們想說啥,那搞屁啊,一點幫助都沒有。
重點來了,聽他們會計說最快四月會提供給全球學生申請。
不是在學校,而是任何學習影片的人都可以申請,自學也算,有真心就可以。
那他們怎知道你真不真心?就說他們老闆帥翻,他要你交出一頁的作文關於你學習攝影前後。
為什麼我要說這個?
穩定器和追焦器這種東西隨便都700,1500美金,想要便宜的話,趁這四個月趕快自學吧
P.S. 不用擔心不會英文,他們公司有韓國,香港,大陸,巴西和美國人。
----------------------------
有問題歡迎提出,我會盡量回答每個人的問題
Canon革命團!就算我們的機體無法更新,也希望我們的意見可以傳到下一代的機器上!進步啊Canon!yingyenlin
文章編號: 16534179
文章日期: 2009-12-21 02:43
個人積分: 75
在線上! » 2既然這是關於HDSLR的文章,會讀此文章的只有兩種人:
1. 您很專業,知道HDSLR有多麼有用。
2. 您不希望或者沒辦法花太多錢,因為HDSLR比HDV便宜多,效果又有過而無不及。
由於專業人士不需要看這種入門,所以此文的九成讀者應該都屬於第二類人
所以此篇製作流程入門並不只是一般專業製作的標準,
我為了第二類人把此文從一個專業製作的標準,又加入如何盡量壓低成本的辦法。
低成本專業製作的代價是您會很累,真的很累,但是成本至少可以壓到1/4甚至1/10以下。
雖然我現在有客戶幫我成本撐腰,但是以前我為了自己創作的時候我也是第二類人,
我以前這段時期得到很多人的幫助,所以希望我也可以替新一代的有所幫助
製作程序篇(排列訓續從最常識到最智識):
劇本製作:
音樂音效:
電影展:
拍攝流程:
選對地方:
光線影子:
快門速度:
果凍效應:
對焦撇部:
輔助移動:
對話錄音:
尺寸對比:
色彩校正:
影片特色:
我只有記錄到這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