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traman87 wrote:你的比喻夠天才 影響景深的要素你都弄錯了 乾脆把相機丟掉吧
1/8000與1/4...(恕刪)
當初決定買的原因如下:
1.快門耐用度15萬次(6D 10萬)
2.全鋁鎂合金機身(6D 頂部似乎不是?)
3.最高快門1/8000(6D 1/4000)
4.閃燈同步快門1/200(6D 1/180)
5.金額 62900-6000(禮卷)-3145(5%營業稅,小弟公司可抵)=53755(公司貨,禮卷用畢)
6.當時有送兩張32G CF卡 雖然是創見的 加減用
7.最重要的 「時間」!早買早享受 6D搞到12月才出 也不知會不會有問題 依小弟性格 至少觀察三個月~半年
當然6D也有些優點 例如:
1.重量較輕
2.有wifi gps
3.可用iso較高 從站上文章看來 25600還可接受
4.包圍曝光+-3EV
5.對焦點11點 暗部對焦據說較快
6.最新機種(但也有未知風險)
所以 就看自己如何衡量了(都大人大種了)
另外 關於最高快門1/8000s 個人覺得當然有更好
當豔陽高照 但背景凌亂或想凸顯主題時 光圈開大時 快門就很重要了
所以前面有朋友提到 會影響景深 我想他是這個間接影響的意思吧
Anyway 想下手的人 多去了解 然後自己衡量下判斷
至於我 雖然5D2是出四年的老機了
但買了5D2近兩個月 雖然拍的不多 2000張不到
但 我並不後悔~~~

(以上若有錯誤 尚請前輩指正!)
andy0711 wrote:
看完之後覺的好像沒有...(恕刪)
記得數位單眼原生iso是200、100跟50好像都是模擬的
不知道這樣的設法有沒有錯誤,請指正 QQ
高速快門不只是拿來抓飛鷹、運動什麼的....
重點是曝光是跟進光量、ISO、光圈、快門等幾個必要條
件連動的。
現在最常見到別人說有立體感的照片(含前景、主題、背景)
大多數是要光圈f2以上或長焦比較好表現出。
因為其主要手段就是將前後景模糊、而長焦雖然很容易做
到這點,但因為壓縮感的關係反而跟人眼的視角感不太能做
連結。
這也是為什麼24mm f1.4、35mm f1.4、50mm f1.2的鏡
頭會成為鏡頭蓋的主流(其中以35mm為最)
35L更因為他光圈全開f1.4的銳利度很實用,以及他的視角
所塑造出來的視覺感受,而成為大熱門的鏡頭之一。
這也是為什麼相差了近4年的機子,即便6d有諸多元件功能
(對焦啊、寬廣的ev、鏡頭色差校正)、但就快門速度以及快
門耐用數這兩點就沒辦法買來當備機。
還有,依我所猜iso的純淨度6d應該是比5d2好一級左右(
以RAW來說)、JPEG才會差很多。
當然上述都是針對個人使用習慣,撇開快門跟耐用快門數來
說的話,我覺得一般不常燒快門跟用大光圈的朋友選6d會比
較適合。
PS:6d的遙控攝影好誘人 XDDD 太威了。
http://facebook.com/johnson.deng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