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a1974 wrote:
樓主這些被酸民批評的...(恕刪)

可以轉接萊卡、蔡司老鏡,也可以進哈蘇、645,愈發襯托出使用者的專業!
我很同意這篇的主題,但我的迷思是全片幅是本來就應當有的,何來升級。
在底片機的時代,跟本沒有"全幅"這個名詞,三千元的小相機也是所謂的全片幅。
由於感光片的技術問題,我們過去幾年都被先"降級" 到 APSC,然後現在普遍的都認定
全幅是高檔的、是很貴的,所以要升級。其實都是被廠商耍了。
我是希望所有器材都回歸到原來底片機的尺寸,就不要再有"全幅" 這名詞了。


allen6527 wrote:
當然我所說的話,是結果論
但我還是有體驗到昇級的樂趣


其實,一張照片的好壞主要是兩大因素的總分來決定大致落在哪個範圍,也就是器材和器材後面的腦袋。光是講說相機後面那顆腦袋決定一切或單純的器材控,都只是顧此失彼而已。

升級器材或升級技術,都能讓照出來的照片變得更好,就看你怎麼取捨了。舉個知名的例子,如果一個人的照片能登上 Nikon 官方的月曆 (我不知道 Canon 有沒有類似的),那表示他的照片絕對有相當的水準,然後 2011跟2012剛好各有一位台灣人上榜,他們用的器材頂多只是中階機身中階鏡頭而已,一個是用 Nikon D70 一個是用 D90,都不是很新的機身。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11209/33875917/
http://article.dcview.com/newreadarticle.php?id=9413

當然以他們的功力和對攝影的熱愛,如果他們手上拿的是更厲害的神兵利器,想必能更上一層樓,雖說他們光是用這樣的配備就已經很不得了了。


allen6527 wrote:
至於很多人質疑我拍照把光圈開太大
這對我來說是新手拍攝的一個優勢
因為沒有攝影底子的我,只好用大光圈蓋掉我基本功不好的事實



按照遊戲升級打怪跟武器C/P值的原則,同樣分量的經驗值給等級低的人吃可以升比較多級,而相對的當你的武器越買越貴後,要再往上增加一樣多的攻擊力,就要花更多的錢 (FF 再往上的中片幅光是機身的價錢第一個數字就不會是1了)。所以如果目前發現技術遠遠跟不上器材,我是覺得先專注在技術的磨練上,短期的投資報酬率會比較優。


budinx wrote:
技術的磨練


請問技術要怎麼磨練?
魯獅我從民國51年就開始拿相機拍照了,經過了51個年頭後的今天,拍照還是一樣的只會按快門而已,拍的照片就是那個樣,就是不知道要如何磨練,才能把照片拍得更漂亮一些.

要我買攝影技術叢書來看?不太可能,有人送我甚麼[風景寫真][構圖要領][攝影密技100].....稍微看了一下,根本吸收不了.

要我去上攝影課,我沒那個時間,因為除了拍照,我還要種菜,種花,養魚,養鳥,偶爾還要在拍照空檔偷溜去釣魚(好天氣帶相機出門卻變天,就把藏在車上的釣竿拿出來).

只有整理照片累了,上01來吸收一些新知,但看到的都是器材文居多,論技術的似乎很少.
魯獅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lu_s/

魯獅 wrote:
民國51年就開始拿相機拍照了



稍息!立..正...............

敬禮

師長好!


小弟由衷獻上最高敬意................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魯獅 wrote:
請問技術要怎麼磨練?...(恕刪)

民國53年上了初中,51年開始拍照,那就是小學五年級開始拍照的,早秀也。
oda1974 wrote:
樓主這些被酸民批評的問題,
其實再升級為1DX後,那些問題應該都不會是問題了.
精準迅速的對焦,61點的對焦點,準確的色溫,專業級的機身與手感.
拍出來的照片,一整個就是跳,立體到不行
加上大光圈的鏡頭,簡直就是為樓主您所量身.
直接攻頂才是正解.
您目前放上去的照片好是好,但就是有那麼丁點的遺憾.
EOS 1DX + 大光圈L鏡吧.
加油!!...(恕刪)



傳說中的好朋友總算出現了

jeipe89sp wrote:
民國53年上了初中,...(恕刪)


我有一位舅舅是開寫真館的.
魯獅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lu_s/

魯獅 wrote:
請問技術要怎麼磨練?


我不是攝影大師,所以不能給你鉅細靡遺的經驗分享,但是我可以分享我看過的某本書的心得。這本書原文是英文,書名是 "Talent is overrated",有中譯版,只是書名翻得很爛,翻成 "我比別人更認真"。


裡面討論了幾個一般人認為的神童的案例,例如莫札特、老虎伍茲或股神巴菲特。但是實際上這些人早在年紀還是個位數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苦練了,莫札特五歲開始,伍茲六歲開始,因此當二十出頭的莫札特或伍茲站在你面前時,其實是一位已經入行十幾年的老鳥了。

當然,光是每天苦練是不夠的,最好的是能有一位優秀的導師。對小孩子來講,通常不是他爸就是他媽。莫札特他爸 "剛好" 是兒童音樂教育的專家,伍茲他爸 "剛好" 是高球好手而伍茲又非常崇拜他老爸。巴菲特他老爸也 "剛好" 是一位優秀的生意人。

書裡面作者甚至為了驗證他的理論,公開徵婚找了一位女性跟他生了幾個小孩,然後將他們的小孩培育成世界排名的西洋棋高手 (夫婦兩人西洋棋功力則是爛到爆炸),裏頭 "最混的" 的那一位小孩沒記錯最佳排名也有到世界前二十名 (書之前不知道借誰看不知去向了...)。


所以要磨練技術,通用的準則是
1.要 "刻意練習",也就是有計畫有紀律有系統的練習,而不是想到就拿起相機拍幾張,平時就放防潮箱。
2.要有師傅 (或者教練)。師傅或教練不一定要比你還厲害,重點在師傅或教練要能看出你的不足,旁觀者清,指點你下一個努力的方向。


魯獅 wrote:
要我買攝影技術叢書來看?不太可能,有人送我甚麼[風景寫真][構圖要領][攝影密技100].....稍微看了一下,根本吸收不了.

要我去上攝影課,我沒那個時間,因為除了拍照,我還要種菜,種花,養魚,養鳥,偶爾還要在拍照空檔偷溜去釣魚(好天氣帶相機出門卻變天,就把藏在車上的釣竿拿出來).


按照上述準則,我想您必須下定非常大的決心,才能真正地進行 "刻意練習"。我自己則是不怕大家笑,雖然年紀一把,我還是在尋覓我這輩子非要廢寢忘食做到極致不可的事情,所以對攝影雖然有興趣,但也僅止於一機兩鏡瞎拍瞎拍的程度而已。

以上愚見,見笑了
allen6527 wrote:玩攝影是要靠家人的支持,最後我送走了心愛

加油!!
出門大包小包最後褲底一包
買大台很重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