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先借一台去試試對焦能不能接受
在稍暗的環境真的差到很想摔相機
所以現在都改MF還比較快
另一點就是E鏡目前就只有2顆變焦鏡
沒有大光圈,也沒有畫質好一點的
如果18-200mm加上去nex就不迷你了
也不太好握取

CUFOX wrote:
其實不需要太在意別人...(恕刪)


話說回來,在動態這一項上面NEX的確是好點, Canon機身要是把暗部的地方推光了後就會有很嚴重的Color Banding, 就算現在最新的機身也是如此
說真的,用的開心就好了,其它都不重要,畫質差?這根本不是問題,去看看別人拍的東西,拿1DX 5DIII拍出來的照片,那些大師們都會把它後製的看起來像底片機加掃描的那種粗粗的顆粒,然後po上網讓人品味一下,我不知道如果要搞那些後製的像小DC拍出來的照片,拿那麼好的相機要做什麼?套大家最愛說的一句話,拍照是要看相機後面的那個腦袋,以這一句話來看,拿手機拍也是很棒呀!每個人要的東西不一樣,有些人愛膚色,有些人愛錢景深,有些人愛後製的像鬼一樣,都是他們喜歡的風格!

總歸一句話,自己愛幹什麼就幹什麼,不用上來發這種詢問文,在發詢問文之前,我想你心中一定有一定的"偏見"了,就去做就好了,後悔也是你家的事,不後悔也是你家的事,根本不需要問大家的意見,自己開心就好了,不是嗎?
CUFOX wrote:
說實在5D2只贏高ISO雜訊
但很多人忘了
如果要用FF在相同快門下拍出和APS-C一樣的景深畫面 必須用高4倍的ISO
這樣5D2雜訊反而輸NEX-7一級 ...(恕刪)

嗯~
很特別的思考邏輯~
現實生活中絕大多數的攝影作品,
同樣構圖下你所說的情況幾乎不可能發生!


為了求得不要太淺的景深,
實際使用上ISO通常不會差到4級~
(別忘了鏡頭實際焦段不一樣,安全快門也不會一樣~)
如果是要拍室內團體照,有外閃或腳架的情況下,ISO也不見得需要調高~

(話說4倍ISO是指啥?指4級ISO的意思?)

另外,比這個沒啥意義~
因為如果拍攝對象要求的是淺景深,APSC的劣勢馬上出來~
片幅越大越容易拍出淺景深,
片幅越小越容易拍出泛焦~(例如:手機 or 視訊相機)
這是天經地義的光學變化,
買相機要是以容易拍出泛焦為依據的話,豈不是買手機更好?
4倍ISO就是指高兩級啦 抱歉描述有點亂XD


換句話說
只有在APS-C開最大光圈 景深還有縮小空間時 FF的高ISO優勢才能被發揮出來
只有在APS-C開最大光圈 景深還太深時 FF才有淺景深優勢


手機 小DC 因為通常景深都"超級深"
所以開最大光圈 景深還是有縮小空間
lfjadsflk wrote:
嗯~很特別的思考邏輯...(恕刪)


雖然他說的沒有錯...但是我還是沒辦法認同為了景深而去買片幅比較小的相機.....這個理由比起想要輕便更加牽強...

最少如果用全幅需要深一點的景深時我還可以縮少光圈再用三腳架或是其它方法把機身固定,問題就可以解決, 但是反過來當你需要更淺的景深的話,你就沒辦法做到.....

就算是要主體很近很近,又需要非常足夠的景深的話, 其實需要的是一夥移軸鏡頭而不是更細少的片幅....

再者其實比畫質這個問題..來比ISO的雜訊這些其實也只是很表面的問題,雜訊,寬容度以外, 其實有多少人有留意亮部到暗部之間的過渡層次之類? 更不用說那些很抽象的立體感了...

briankuan wrote:
說真的,用的開心就好...(恕刪)


後製其實也不是萬能...也得要相機本身的成像來配合才可以
例如Canon的相機就是沒辦法把暗部加光2~3EV, 但是Nikon卻可以做到....
換了你會常常把nex7拿出來拍照嗎

我相信
拍照的習慣
跟機身或機動性無關
不然拿4x5大相機外出拍照的人
都是神經病嗎

如果只是想換
就換~
但是用這種原因換機的人
通常過了新機熱戀期之後
一樣提不起勁來拍照
nex7大概也拍不過一萬張
就被冷落了
然後就會再上01來說
nex7接上標準鏡之後
還是很大一個
nex7換m4/3片幅古典機身??

唉~~無間輪迴阿
hales suen wrote:
雖然他說的沒有錯...但是我還是沒辦法認同為了景深而去買片幅比較小的相機.....這個理由比起想要輕便更加牽強...

最少如果用全幅需要深一點的景深時我還可以縮少光圈再用三腳架或是其它方法把機身固定,問題就可以解決, 但是反過來當你需要更淺的景深的話,你就沒辦法做到.....

就算是要主體很近很近,又需要非常足夠的景深的話, 其實需要的是一夥移軸鏡頭而不是更細少的片幅....

再者其實比畫質這個問題..來比ISO的雜訊這些其實也只是很表面的問題,雜訊,寬容度以外, 其實有多少人有留意亮部到暗部之間的過渡層次之類? 更不用說那些很抽象的立體感了...

我並不是說要為了"深景深"買小相機

前面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FF的高ISO雜訊和淺景深優勢只有在特定情況才會顯現
相同景深的情形下 NEX-7的感光能力會較好

如果是上腳架 打閃 大白天等場景 那高ISO表現就沒差了


移軸鏡鏡是改變焦平面角度 並不是加深景深喔
光圈縮倒最小景深還不夠 需要的是做"多焦點合成" 這超微距很常用的技術

如果是相同場景和拍攝方式
亮暗層次是取決於相機亮暗記錄的能力 通常跟寬容度成正比
而立體感還會另外受色彩記錄能力影響
跟片幅沒有太大的關係
畫質部份的討論,往往會摻雜太多主觀好惡
講到最後還是沒有交集

不過體積部份照理不會淪為各說各話才對

http://j.mp/12NrBny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