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跟Nikon都有大動作,6D2在哪了?

我拍照的要求的不是 張張放大到500%看 都要準到爆
有美感 有溫度 能感動人心的照片 這才是我要的

後面那句我認同
但是自動對焦本來就是要盡量準不是嗎? 這是針對產品本身而言
你不放大看是一回事,但是就工程面來說,對焦準確是基本要求
好啦,舉個例子好了
一台自動排檔的車,打到2檔,但是有時會莫名其妙跳檔,或是打到R檔但是有時會跳到N檔,能不能開? 當然可以開啊,但是這樣是正常的嗎?

Wahaha214 wrote:
我拍照的要求的不是 ...(恕刪)


請問我有說是個案嗎
你要堅持Canon不準焦是你的事
你要用國際牌就好好用 鏡頭防手震亂跳也不關我的事

但至少我沒有攻擊M43 有說M43這不好那不好
因為每個人的需求都不一樣
不需要去攻擊 大眾市場接受度最高的DSLR品牌之一

真的認為產品有問題 就不要用就好了啊
不要用沒人買 自然會退出市場麻
不是你在那裡說 公司大產品就沒問題 或是消費者沒辦法無奈
幾歲的人了 還在那邊歡

真的很愛扯東扯西 現在再講相機你在扯汽車
實在是懶得理你了 真的一樣米養百樣人


德瑞克99 wrote:
請問我有說是個案嗎 ...(恕刪)


消費者沒有權力對有問題的產品抱怨?
如果我說的不是事實,那攻擊我我沒話說,那如果是事實呢?
如果CANON版不能說CANON的缺點,那和FB的M43社團與其他網站有啥不同?
扯汽車? 不懂我的意思我舉個例子說明而已,還是說你可以接受會跳檔的車子? 或是你可以接受測光亂測還有明明用快門先決模式但是會給你跳到不是你選擇的快門的相機嗎?
你也是沒針對我說的事實回應不是嗎? 你說你的機器很正常,但是還有別人遇到問題,而且還不只1-2個人而已

我能理解別人說你買的機器不好那種心情,我自己也有CANON,但是事實就是事實,你再怎麼保護這家廠商也沒用,因為到目前為止這個問題還是沒解決,我一直強調以工程角度來看,而不是以個人喜好之主觀因素

Wahaha214 wrote:
消費者沒有權力對有問...(恕刪)


你用過Canon那是多久以前的事 底片機 老鏡 彩虹時代
每個品牌都會有強弱盛衰的時期
現在台灣Canon已改成日本佳能台灣分公司了
什麼過去Canon彩虹售後服務不好的問題
基本上已經沒有什麼負評

到目前為止 除了APS-C不算 我換過三台全幅機 5D2 5D3 1DX2
都沒你說過的問題
對焦正常 測光正常 使用模式也不會換跳
開過兩個品牌 三輛車 也沒有遇到亂跳檔的問題

你就那麼倒霉什麼壞事都被你遇到
你要用工程角度那是你的事
不會因為你說Canon不準焦 大家就不買 不去用
你說的你是事實 但有多少百分比Canon消費者認同你
沒有最完美的產品 只要是自己覺得好用 就是好的產品
完全否認你的說法

我也有過想要跳巢N家的心態 但後來踩住煞車
Canon使用起來 整體性來說 還是深得我心
照你這樣的工程角度心態
我看任何一個3C家電產品 你都能說嘴
還好我不是你

來段Q&A

Q:wa大說的移焦(偏移)問題,是不是事實?
A:有人遇過有人沒有,由他的舉證來看,可信度頗高,應屬事實。

Q:這種移焦問題是普遍現象嗎?
A:不知道,沒正式統計資料,遇到的比率如何不得而知。

Q:Wa大發表這樣的言論,算"攻擊"嗎?攻擊誰?
A:只要是事實、不是捏造胡說,就不是攻擊,而是"事實陳述"或"批評"。而就算是攻擊,攻擊的也是Canon這家相機廠,不是Canon用戶。

Q:買到會移焦的裝備是大問題,會影響拍攝嗎?
A:見仁見智,有人很介意,有人根本不在乎,還有人認為影響不大、整體拍攝評估瑕不掩瑜。

Q:這麼說,提這問題有何意義?
A:基本上,在01這裡抱怨Canon移焦問題沒有"建議效果",對於往後Canon產品的改良修正是無意義的。但可以提醒手上有Canon器材的人注意檢查;也提醒想入手的人,考慮一下自己的運氣指數與在不在乎的問題、至少在採購當下要好好查驗,對網友是一種有價值的參考。

Q:你說Wa大的問題有價值,但好像有人反對哩。
A:消費者有很多種,其中一種有類似"斯德哥爾摩症"的跡象(不太像,但概念可以參考),這種症狀的特徵是:把自己只是消費者的身分,自動轉成"使用品牌的形象保護者"。所以看到人家批評Canon這家公司,他會以為是在批評他、直覺反應不爽。這類人各家都有,通常品牌情節意識形態非常嚴重,聽不進任何客觀事實的批評言論,不要理他就好。

Q:我還該買Canon相機嗎?
A:不管甚麼機型、廠牌,都有他的優缺點,如果要挑毛病,哪家相機挑不出幾個來?所以Wa大的問題只是"考慮因素之一"。每個人買相機最在意的焦點、考慮元素輕重比值不太一樣,移焦問題是"有機會碰到",但也有方法可以調整,有點麻煩就是,但對使用者而言不是"絕症",所以端看各人對這個問題的"看重程度"去取捨,別人無法幫你做決定。

其實相機機身可以微調,但如果情況嚴重,可以拿回原廠修理。
我來講一下自動對焦概論好了

自動對焦有三種形式
1 主動式對焦
2 被動式對焦
3 混合式對焦

主動式對焦
使用外部測距設備來傳遞對焦資訊,有紅外線測距(早期傻瓜底片機用的),超音波測距(早期拍立得相機用的),雷射測距(最近有手機使用),主動式對焦的缺點在於比較容易被干擾造成誤判,例如你在房間內透過玻璃想拍外面的景色,或是想拍欄杆後面的物體,這個時候就GG了

被動式對焦
使用相位差檢測,基礎概念,使用過手動對焦底片機的人應該知道水平裂像對焦屏,當沒對到焦時中間的物體會被切割成兩半,對焦環往不同方向轉時分兩半的物體移動方向會相反,相位差檢測就類似這樣的概念,沒準焦時,兩個波形的相位不會重疊,重疊才表示對到焦了,假設物體在10m處,對焦環停在1m處,有可能兩個波的相位相差90度或是負90度,這樣相機可以知道該叫對焦馬達往哪邊轉,所以相位差檢測對焦會比對比式檢測對焦快的原因在此
使用對比式檢測,找出畫面的PEAK值,當準焦時物體的邊緣會產生一個尖銳的邊緣,使用這種對焦方式的有攝影機與無反光鏡數位相機

混合式對焦
結合主動式和被動式對焦方式,例如OLYMPUS的EM-1還有SONY的SENSOR PDAF與CANON的DPAF,也就是SENSOR上面有相位差檢測機構然後與對比式對焦的結果互相比對做運算,還有最近的手機,有一台使用雷射輔助對焦,另外CANON的FULL HD攝影機HF-M400也是有外部SENSOR輔助對焦,這是最普遍的混合式對焦設計

對比式對焦的問題在於取像給VIEWFINDER與真的拍了一張照片的取像,因為要提供LIVE VIEW又要做對焦運算又要真正取像,在高畫素狀況之下SENSOR的更新率必須要很高而且傳輸DATA的速率要非常快,因為人的眼睛必須要最少24fps的畫面才會是連續畫面,但是這24fps只拿來做LIVE VIEW卻不足以提供對焦使用所以必須要提高fps,有個作弊方式就是對焦不取整個畫面運算,只取區域運算,SONY的A9那片SENSOR是高速SENSOR,可以做REAL TIME顯示又可以高速連拍加上對焦運算,在沒使用高速SENSOR的無反光鏡相機會有黑暗期造成拍攝高速物體時不好構圖,不過DSLR也是有黑暗期

關於黑暗期
SLR相機取像時必須升起反光鏡,這時無影像進入五菱鏡所以觀景窗是黑暗一片,無黑暗期的SLR為CANON EOS 1RS/RT
,SONY和NIKON的入門單眼(某機型,非全機型),這是利用類似詢問室裡面那種一邊看是鏡子,但是鏡子後面的人可以看見鏡子前面的影像的材質做相機的反光鏡,缺點是觀景窗會比較暗,相機設計要先作曝光補償

自動對焦的原型是把相機裝在滑軌上面,滑軌有馬達,然後移動整台相機來做對焦,近似概念有出現在CONTAX的AX上,使用手動對焦鏡頭但是可以做到自動對焦,只要把底片前後移動就行。實際上運用不可能移動相機,所以必須有馬達驅動鏡頭的對焦模組,NIKON為了要保留F接環和PENTAX要保留K接環所以使用機身馬達驅動鏡頭的對焦模組(早期),但是缺點是遇到大砲鏡頭機身內置的微型馬達不夠力變成對焦不快或是無力,加上齒輪有背係多少影響精度,所以CANON不採用此設計而放棄FD接環發展全新的EF接環系統,並將對焦馬達內置於鏡頭內,研發高扭力可急加速急煞車的USM馬達與環型USM馬達,這點CANON真的是領先全部廠商考慮全部的因素做出EF接環,這是正確的選擇,USM馬達上面並沒有ENCODER,也就是馬達有沒實際轉動相機是無法知道的,就像步進馬達一樣,失步了控制器完全不知道,但是因為相機有對焦檢測機制,只要沒對到焦繼續命令馬達轉到準焦為止,所以馬達有沒ENCODER完全沒影響,而且還可以節省成本,問題來了,那CANON的相機為啥會有焦點前後移外加對焦不穩定問題呢? 這我也想不通,畢竟我不是CANON的RD,照理說沒準焦兩個波的相位是不會重疊,但是機身卻沒有命令對焦馬達繼續轉動到準焦,而是告知使用者已經準焦了,由此可以合理懷疑這是設計上的BUG,這也是為什麼無反光鏡相機不會發生焦點前後移的問題,對焦不穩定也極少發生。

有人說CANON的鏡頭對焦環可能有ENCODER,也就是將各距離資訊寫在鏡頭的ROM內,假設1公尺的值是1,2公尺的值是2,3公尺的值是3以此類推,然後CANON的對焦設計又沒DOUBLE CONFIRM機制,變成相機的對焦系統得知物距大概是3公尺所以直接命令鏡頭對焦環轉到3公尺處停止,這樣對焦會變得很快,因為從相位大概可以得知物距,但是每個東西都有公差在,你覺得有可能針對每支鏡頭的公差做調整嗎? 沒做調整的狀況之下就變成焦點前後移了。 以上是有人猜測的結論

還有一個問題,焦點偏移會是線性變化嗎? 如果是指數曲線或是反指數曲線或是不規則曲線呢? 因為CANON的調整機制看起來是只有線性變化的。
做機台設備會知道,線性滑軌(liner motion guide)不可能調整成完美的一直線,滑軌越長變形量越大,而且不會是線性變化的偏移,例如1cm處偏移0.01mm然後2cm處偏移-0.02mm,好一點的設備會背一台攝影機在滑軌上照玻璃基板,把每段距離的offset記錄下來,假設背相機的是X軸,有Y軸的話,會控制Y軸移動作offset修正,例如universal的SMT機器。

CANON的焦點偏移校正就是在做offset補償

說明完畢,以上如有錯誤地方請指正
某些人說的一付只有Canon的DSLR需要調焦,其他家(SONY & Nikon)DSLR就不需要調焦的樣子?

aston wrote:
某些人說的一付只有Canon的DSLR需要調焦,其他家(SONY & Nikon)就不需要調焦的樣子?


你比較理性

aston wrote:
某些人說的一付只有Canon...(恕刪)


因為這裡是CANON版,當然是砲CANON啊,在這邊說NIKON會移焦怪怪的
10D年代因為焦點偏移搞得大家雞飛狗跳,NIKON的用戶沾沾自喜手上的D100和D70都不會移焦,哪知道物換星移就像流行性感冒NIKON也中鏢了,問題是不是出自於鏡頭內置對焦馬達設計不知,只有CANON/NIKON和SONY自己知道,看樣子DSLR這個問題難解了
我在猜想過沒幾年CANON會出EF接環的無反機身,一次把移焦問題解決,DPAF感覺就是先鋪路,不過SENSOR的傳輸速率要非常快,相機內的BUFFER也要很大,就看CANON做不做的出來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