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gleeagle wrote:
那要是你一打開鏡頭蓋...(恕刪)


是啊 都不要測好了
有本事老闆就直說
我們的Canon鏡頭不給測焦喔
有買到移交的鏡頭直接找原廠調焦
看他的生意會如何??

既然要給測 就不要GGYY的
如果不給測 早點說出來
tkl wrote:
樓主說的那家店我大概...(恕刪)


tkl大~
優惠的部分是店家報價時自己主動給的優惠(我還詢問過是現金價不能刷卡才給的優惠),也就是省掉給信用卡公司的刷卡服務費3%
所以優惠的部分跟含稅與否無關.....
而且在市場上交易經驗.....
公司貨不開發票要先講,公司貨不像水貨,水貨價格幾乎是未稅價~
當然水貨價錢也可以含稅開發票(只是店員的服務會馬上變化)

不信的話~
你在網拍上任何一家賣相機的,先到店面買完高價相機商品後,再回來網拍上下標直購補評分~
你再回去店家問問題,看他服務態度有沒有改變....(如果沒有改變,還是一樣好,請馬上來mobile 01推薦給大家)
因為網拍課稅是依照成交金額自動產生,一毛也逃不了(除非你以後不刊登)
so....對優質服務的店家,我會請他另開賣場.....(接下來的話,內行人一看就懂)

我看下次買東西去憶華買好了~
憶華老闆對我們網友的意見還蠻尊重的,而且對服務品質上力求完美~
最起碼憶華老闆會向客人誠心道歉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64&t=938682&last=10349882
可惜每次去,人都爆多的~ 實在很嚇人~

逃漏稅的行為是違法且不可助紂為虐
我們領死薪水繳稅連一毛都逃不了~
做 生意店家一天營業額隨便都可逃個5%(稅金)或省個3%(刷卡費用)
該給賺的一毛也沒減,該有的服務一樣都沒有!

15字15字15字15字15字15字15字15字15字15字15字15字
邪恶盛行的唯一条件是善良者的沉默
開店營業就是要有利潤,如同上班工作,老板也得付你薪水

因為店家跟你都不是慈善機構

至於樓主一直強調花了12萬...在這兒告訴樓主..

12萬不是很多~別那嘛!@#$%^&*( ,

不認同店家,走人就是...至於誰對誰錯 , 只有當事者了解

旁人只是霧裡看花

至於店家是否能生存, 是否會被市場淘汰~那是店家的事~
12萬是很多很多錢內

至少對我來說很多 我薪水不是很高 XD

基本上我買的相機設備加一加也快二十萬了

我記得我除了定焦鏡以外

每一顆鏡頭每一台機身都有測焦 XD

況且我還是nikon系統

canon系統聽說不測的話就很恐怖

店家通常拿出來的第一顆鏡頭是別人測過有嚴重移焦之類的

看誰不測誰就倒楣買到移焦王嘍

至於毛利的部份 大家不用為店家擔心

砍頭的生意有人做 賠錢的生意沒人做 XD

這就是生意人阿... 切記切記
孫小毛 wrote:
tkl大~優惠的部分...(恕刪)


我也支持版主的論點,逃漏稅的確是違法的行為,
但是為什麼商家會不開發票,我之前也講得很清楚,
這是全台消費者的一個盲點,也許要改變全台灣消費者的習慣
我們才有改變的一天。

如果消費者不是單純用價格衡量,
讓商家有利潤,得到的服務品質提升,
(就像國外一樣,有問題包退)
國家有稅收,工廠賺到錢得以研發更好的產品。
這才是良性的循環。

但顯然台灣要走到這一步好像很難
因為連稅制都對消費者不公平,
我辛苦上班賺來的錢要繳稅,
去買東西還要幫店家繳5%的營業稅
(營業稅屬於嫁禍稅,每家公司都把稅獨立分開作帳,
所以收入金額還會有個稅後盈餘)
錢都繳給政府了,沒錢買東西只好能殺就殺,
能省則省。這就是惡性循環

所以大大,花12萬雖然對商家來說不是大錢,
但是對消費者來說也不是小數目,
還是要買的開心才是最重要的。
(12萬是我4個月的薪水,做生意不代表會賺很多...)

同意您說的消費者的立場,花了12萬的確會想要求好一點的服務
商家也的確要改進其服務態度。
但是店家的立場是跟消費者完全不同的
店家本來就不是慈善機構,每家店有每家店的立場,
如不喜歡的話就換一家,不要花大錢又傷身。

搞不好他平常態度不錯(我是不知道那家店,我住台北)
那天只是心情不好,說話GGYY的
但是你上來發文,搞不好讓大家都認為那家店不好
這樣就抹煞了一間店了。(認同你不公布店名的做法)


YIHDAY wrote:
開店營業就是要有利潤...(恕刪)


同意大大觀點。


Evolution Win wrote:
12萬是很多很多錢內...(恕刪)


要到什麼時候台灣的消費者與店家才能互信呢?

"店家通常拿出來的第一顆鏡頭是別人測過有嚴重移焦之類的"

我是不知道這是流言還是相機店還真的那麼惡質,
但如果真的屬實的話,那這種相機店還是倒掉算了,
店家有權可以不讓你測焦,但是前提是全新未拆過
如果是要讓人測焦,然後拿移焦王來框消費者的話,
那做生意就沒有誠信了,到最後只會把市場搞爛。
到時候衰的還是消費者,買個東西都要仔仔細細檢查
要不然吃虧的就是自己。真是花錢花時間又傷身阿

不過做生意的學問是很大的,
的確不用幫店家煩惱毛利的問題,
(只是要了解店家的獲利結構,這樣自己就不會太受傷)

雖然砍頭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生意沒人做
可是我就做過賠錢的生意,
但是之後的獲利也是兩三翻



消費者又不是施捨
消費者永遠是對的

不過消費者自己要有水準一些
其實不能拿台灣的交易行為跟國外比較,
我妹在英國的市場買香吉士,連挑都不能挑,講好要買多少,老闆直接裝袋給你。
如果換做在台灣,這水果攤早就倒了。

並不是國外的消費者都潘仔,或台灣的消費者都奧客,
相信在台灣一定有遇過買了瑕疵品拿回店家更換,卻被店家拒絕或要求購買其他等值商品的經驗吧,
也因此台灣的消費者自然養成習慣,東西帶回去前最好檢查清楚,以免有問題沒得換。
而國外對於退換貨的制度比較習慣,即便今天購買的東西只是單純的不喜歡,都可以退貨。

所以如果店家能夠在商品售出前做到品質把關,售出後也能接受消費者的退換貨,那要求消費者不能拆新品測試就合理。但若是店家做不到這點,消費者有權力在購買商品前確保購買的品質,不是嗎?

所以現在我習慣用網路購物,小則幾百塊的生活用品、大則幾萬塊的3C商品,包括我的450D,
我不用試機,也不用擔心拿到瑕疵品,因為買的東西若不合所需,或只是單純的不喜歡,都可以退換貨。
幫幫忙..買賣是雙方面達成共識...

出了問題..就抓店家的把柄...

天底下就是有這種小白爛....

自以為有錢就是大爺
寶貝布丁 wrote:
幫幫忙..買賣是雙方...(恕刪)


就是有你這麼白目的人,才會有那些白爛的店家~
連文章都沒看完看清楚,就上來狗吠~
真是有夠白爛的~


對你這種沒禮貌的鄉民,用不著客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