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hkuan2 wrote:
EFS 15-55mmF2.8IS 29200 貴, 我沒有看過拍出來的照片,
這個焦段, 我個人會建議買 22300 元的 17-40/4L,
L 是使用螢石鏡片, 畫質都有一定水準,
2.8IS 的確很誘人, 長鏡頭容易手震, 比較需要 IS, 對短鏡頭來說, IS 沒那麼重要.
這個價格已接近 16-35/2.8L 的 38800 元.
...(恕刪)
這兩顆鏡頭我都用過, 17-40L的畫質輸給17-55IS, 不但銳度輸, 發色與對比也輸(本人用Spyder2Pro每兩週校色一次的Eizo繪圖螢幕), 17-40L要贏只贏在抗耀光. (相同論點隨便去dpreview上面的Canon SLR Lens Talk找找就一堆) 針對APS-C來說, 17-55IS比17-40L不但更實用, 畫質也更好. 至於IS, 17端的IS讓我可以用0.5秒的快門手持也拍的出滿意的東西, 到了55端有IS就差更多了. 要我的話, 90%以上的照片都在旅遊所拍, IS遠勝於沒
IS的L (是的, 17-85IS也比24-70L好用). 另外呢, L這標號代表的是使用(螢石, 低色散UD, 非球面AS)三種鏡片之一即可. 以用料來說, 17-55IS的鏡片用料(2UD+3AS)與16-35L同級(2UD+3AS)比17-40L(1UD+3AS)好, 賣不到三萬實在是太便宜了, 比較一下24-70L=1UD+2AS, 24-105L = 1UD + 3AS. 也有人說17-55IS殼子差, 這倒是真的. 不過, 雖說差也沒太差, 上週在松贊林寺我老婆直接把掛了17-55的30D由胸部高度跌到石板地上, 也只不過摔爛了個遮光罩, 鏡頭照樣活跳跳的啥事情都沒有.
只認一個L字就是好鏡, 就好像LV出的包包都是好包包一樣..LV不少包包醜的要死, 偏偏愛LV的人也照買, 這狀況倒和買鏡頭倒蠻像的..
--以下回答問題--
素質好壞, 有一大半取決於個人的口味. 有人偏好濃發色強對比, 有人偏好雅致的發色與中庸的對比. 像我本人偏好85L MK1 > 85 F1.8 > 85L MK2的發色, 這是個人主觀意識. 此外, 鏡頭的素質取決於鏡片還是殼子? 當用料相同時, 只是把塑膠殼換成金屬殼, 畫質就會變好? 還是說畫一根紅線就會變好? 還是說近似焦段時, 鏡片用料差的會比鏡片用料好的畫質更好? 鏡片用料在canon日本官網就可以查, 除非Canon說他們的L鏡片用料是騙人的, 否則用鏡片用料好的會輸鏡片用料差的只剩一個原因: 學Intel閹割CPU來區分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