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on的的佳記日記------再續前文之上高地(2020年11月10日更新)



太陽夫VS太陽妻

春暖花開,從公園內吱吱喳喳的鳥鳴聲就知道牠們的週年大事又來了,說的

當然是繁殖季節。說也奇怪,某些雀鳥雖是本地留鳥,但平時在澳門是

難以找到牠們的蹤影的。

櫻是一種花長得超璀璨的植物,本澳有幸有五六棵,全長在養熊公園內。這幾

棵都是山櫻花/鐘櫻花,每年約3月中是其開花期。在這短短的10天左右,這些

形似吊鐘的花朵會引來吸食花蜜的雀鳥來吃免費餐。




01.叉尾太陽鳥Fork-tailed Sunbird正是那種只在每年春季才見到的鳥類之一,

這天剛好雌雄鳥一起來吸蜜。




02.叉尾是雌雄異色的雀鳥,體型比麻雀細小。羽色是較為樸實的橄欖綠,這隻是

雌鳥。




03.羽色超亮麗的當然是雄鳥,留意頭部亮藍色的羽毛有點像鱗片一樣。




04.雄鳥的尾羽有兩條特長,看來像支叉,故名。




05.在紅花相襯之下,太陽公公也特別漂亮。

叉尾太陽鳥Fork-tailed Sunbird,學名Aethopyga christinae,分類為:

雀形目>太陽鳥科>太陽鳥屬

環保鳥攝,您我做起。要增加鳥攝興趣,最佳方法是在拍完照片後,識別所拍得的

雀鳥。那麼下次外拍時,就再不會與鳥友說:〝昨天拍得一隻黑色的鳥〞了。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巧遇本澳新鳥種

據香港新聞網轉述澳門環保局消息:澳門環境保護局2011年6月3日發佈消息稱,

在剛剛結束的候鳥季節,共記錄了104種鳥類,其中灰林鵖、高山短翅鶯及

遠東樹鶯是澳門新觀察到的鳥類品種。

為了再拍黑尾蠟嘴雀,某天跑了趟廢墟山。逛了個多小時而不獲,在準備打道

回家時,忽聞相距10多米的斜坡下的小徑傳來有點像嚮尾蛇的〝trrrrrrr〞聲音。

接著,見一隻尾巴稍為上翹的小東西從小徑旁的枯樹堆跳出來。




01.快步來到小徑,只見這隻小東西在枯樹枝中鑽來鑽去,而且動作非常敏捷。從

外觀看來,牠有點像長尾縫葉鶯。然而,牠長有皮黃色的眉紋。羽色為棕色,兩翼

無翼斑,也有點像東方大葦鶯,但體型較為嬌小。




02.守候接近一個小時,只來得及按了幾次快門,最後只挑出這兩張勉強可看的。

鳥友對雀鳥識別以〝大鷹小鶯〞來說出其難度,因為老鷹一般都在頗高的地方盤旋,

而鶯科雀鳥體型細小,而且動作超快,要識別牠們確有一定難度。幸好得到資深

鳥友指點,得知這是一種樹鶯。配合牠活動的生境及其叫聲,知道這是隻遠東樹鶯

(又名滿州樹鶯)Manchurian Bush Warbler。

遠東樹鶯Manchurian Bush Warbler,學名Cettia canturians,分類為:

雀形目>樹鶯科>樹鶯屬




03.繁殖季節快將開始,相信一些留鳥已配對成功,為開枝散葉做好準備。雖然沒法

肯定這是一對鷯哥 Common Hill Myna,但從牠們的表情動作看來,估計是對的。

鷯哥 Common Hill Myna,學名Gracula religiosa,分類為:

雀形目>椋鳥科>八哥屬




04.小麻雀Eurasian Tree Sparrow也叫得特別起勁,相信也是在為找配偶而努力表現。

麻雀Eurasian Tree Sparrow,學名Passer montanus,分類為:

雀形目>麻雀科>麻雀屬




05.廢墟山上偶爾也可見到原鴿Rock Dove,不過這隻右腳上卻有個綠色的腳環。




06.環上除了有一組數字之外,還有〝CHIN......〞幾個英文字母,有可能是CHINA。

原鴿不是甚麼罕鳥,為牠戴上腳環是代表甚麼?

原鴿Rock Dove,學名Columba livia,分類為:

鴿形目>鳩鴿科>鳩鴿屬

環保鳥攝,您我做起。鳥季即將開始,屆時每個鳥點都可能有不少鳥友據地拍攝。

在拍得美照後,嘗試讓身後等待的鳥友也拍幾張。

後記:關於那腳環的問題,原來是自己一時看錯,照片上的明明是〝CHN〞。

經搜尋後,得悉CHN是中國的英文縮寫,2011是鴿子出生年份,而19是廣東信鴿

協會,再後來的數字是鴿子的登記編號。因此,這隻是去年出生的信鴿/賽鴿,而

且是登記於廣東省的。

afon
afon 最后编辑于 2012-02-18 15:00:34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守株待遠東樹鶯

拍得那輯質差的遠東樹鶯後,連續又去再訪了幾次。覺得若用456,可能會

更能機動以應付牠的敏捷動作。可惜鳥點是在一小斜坡上,就連站穩也要特別

小心,更遑論要跟著牠移動,結果是連快門也沒按一下。總結經驗後,決定

敵動我不動,所以我帶了540+1.4X,還帶備小椅子,在枯樹堆外6、7米的地方

守候。




01.那天比之前更早到達現場,擺設好裝備後,就靜心等牠出現。一如既往,在聽到

〝trrrrrrrrr〞聲後,終於見到牠---遠東樹鶯Manchurian Bush Warbler。




02.或許是我不動的原故,這次牠終於肯站在枯枝上。




03.除了發出像響尾蛇的〝trrrrrrr〞聲之外,牠還會像鵲鴝般豎起尾巴。




04.有歌,自然也有舞,今次真是不枉此行。




05.由於遠東的動作非常敏捷,而這鳥點的光線又很弱,為了照片不會糊掉,不敢用

太慢的快門,所以導致ISO徘徊在1600-3200之間,照片的雜訊就自然不樂觀。




06.在澳門拍鳥有個令人納悶的地方,如這次的鳥點在廢墟山。這裡是澳門的著名

世遺景點之一,除了有各地旅客之外,也有不少本地人來活動。他們當中有些是來

溜狗的,間中有些〝超有公德心的〞狗主還會讓其寵物留下〝禮物〞。剛巧遠東

所在的小徑就是塊〝寶地〞,所以那幾天我要邊注意鳥蹤,邊要慎防誤中〝地雷〞。

遠東樹鶯Manchurian Bush Warbler,學名Cettia canturians,分類為:

雀形目>樹鶯科>樹鶯屬

環保鳥攝,您我做起。雖然鳥攝不是甚麼劇烈運動,不過卻經常要上山下海。勇往

直前是大部分鳥友的信條,然而,無論如何要切記安全,否則雖拍得美照,但弄致

鏡毀人傷就不划算了。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afon wrote:
守株待遠東樹鶯

拍...(恕刪)

美圖且生動!

afon大,小弟上禮拜六已購入1D4..
目前搭配456來使用,不過似乎還沒抓到訣竅!@_@
456似乎更注重微震問題了,光線不好時,456確實有難度
快門無法太慢,得靠拉iso了!尤其456拍攝樹蔭下時,無光線時確實難達完美照片
不知afon大在用456是否有些心得能給予分享?小弟等放假再試試光線好時,看能否發揮其威力!
不過1d4和7D對焦能力真的還是有差距用過後的感想!
現在在努力研究1D4如何搭配和設定來取得更優質的照片!
希望有一天也能發揮像大大一樣
首先恭喜入手新武器。

心得倒談不上,其實456是支沒有防手震的鏡頭,所以要拍得清晰的照片,

先要注意防震問題。有鳥友強調自己能用慢快門,所以照片可以維持在低

ISO質量。然而,考慮到鳥攝全靠機緣,能遇上鳥兒已可能是前世敲破了

不知多少隻木魚(即頌經)的結果。若因快門不夠而糟蹋了這緣份,怕日後

被判官處以上刀山下油鍋之極刑。因此,就當我技不如人,我絕大部分時間

(不管有無IS)都使用安全快門,即540用1/500,456用1/400。我是個不太會

手持拍攝的人,若真勉強要手持,我更會使用1/640或1/800快門。

洋大師Arthur Morris說過不要為怕高ISO而硬將快門降低,背景雜訊就留結

後製處理吧(後一句是我加上的)。

以上快門只為拍呆版雀鳥,要拍飛行版就更需高速快門。

個人覺得並非全是微震弄糊您的美照,可能是風吹動鳥的羽毛,或按快門的

一剎那與鳥兒動作頻率不一致。

多嚐試,您會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的。

非必要情況,切勿按太長的連拍,這會增加反光板跳動的微震。

afon

jones691122 wrote:
美圖且生動!afon...(恕刪)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原來如此~這樣小弟心中有個底了,假日放晴再來試試!
因小弟之前拍攝翠鳥時,牠幾乎是躲在樹下的,所以光線不好,可能快門又過慢 ||Orz
當時採光圈先決條件拍攝,但怕拉iso所以只好硬上,不過放電腦檢視時,都發現有模糊的現象~“~
看來是我做的功課還不夠多,感謝有機會讓我學習!
456無防震,需綁腳架,現在還在努力研究看是哪個環節出問題,
看是否是器材上的微調,或是鳥兒樹枝震動等等因素~果然得都多練習了!
感謝回覆~希望能努力將手中器材發揮才是。

小弟研究現在才發現,原來開LCD拍攝,測光都是用權衡式測光,所以開LCD和用景視窗拍攝條件似乎還是不一樣,得努力研究了!小弟都是習慣反光鏡預鎖加快門線的方式~“~
也請afon大繼續造福鳥迷們~呵呵!看你的圖真是心情愉快!^^
鎖反光板當然會減少震動,但有一點要注意。

這種拍攝方式只可單拍,這樣差不多就捨棄了1D4的每秒10張連拍的優勢。

加上之前說過的,風、鳥的動作與您按快門的一致性,這些都是決定照片

清晰度的重要因素。我一般會一按3或4連發(太多反而不美),以彌補上述

問題所引致的不良後果。當然,這樣挑相時是比較花時間,但這就是以量換質的

方法。此外,若苦等了一天,鳥兒也有出現,但只拍得一兩張,那就......

這就是我不使用鎖反光板或用快門繩的原因。

afon

jones691122 wrote:
原來如此~這樣小弟心...(恕刪)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春來水暖鴨先知

由於僅有兩年多的鳥攝經歷,而去年鳥季在本澳並無發現鴨子的蹤影,

所以去年還去了一趟香港,就為了拍鴨子。

今年鳥況與去年的有多處不同,其中包括了---今年竟來了鴨子。春節前,

已在渠口拍過針尾鴨,那天打算再去看看牠們。到場時,發現有10多隻

鴨子在暢泳。細看之下,那些並不是針尾。




01.驟看像沒有大差別,但這隻是有綠色眼紋的。




02.頸及胸也不是白色的。




03.此外,翼底有點翠綠色。呵呵,這隻是綠翅鴨Eurasian Teal雄鳥。




04.另一邊廂,這隻在搔癢的翼底也有綠色,不過羽色就沒有剛才那隻亮麗。




05.大部分鴨子都是雌雄異色的,這隻羽色較樸實的是雌鳥。

綠翅鴨Eurasian Teal,學名Anas crecca,分類為:

雁形目>鴨科>鴨屬

環保鳥攝,您我做起。請各位鳥友拍完美照後,記得帶走一切廢物。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誤當馬涼的灰腹繡眼鳥

做人處事最怕的就是不知不覺及想當然。

拍攝相思可算是本地每年的鳥攝盛事之一,自春節的懸停版、山櫻花上的吸蜜版,

到紅棉上的火焰版。相思是澳門的普鳥,每次見到牠的招牌白眼圈,自然就鐵定地

識別牠為暗綠繡眼鳥。然而,牠還有個〝雙生〞兄弟。




01.雖然是普鳥,但相思為吸山櫻花蜜,這時均停在樓梯旁的枝頭上,確吸引了不少

鳥友為拍得美照而〝忘餐〞(利用午膳時間來拍攝)的。




02.檢視照片時,這張本來是被掉在垃圾筒的,但細看卻發現相思的腹部有條黃綠色

縱紋(綠箭頭所指)。記憶所及,台灣資深鳥友曾有提及過這是某種相思的特徵。

翻閱了一些資料,原來繡眼鳥屬中有種相思與暗綠非常相似,而分別就在這條縱紋。




03.這種是灰腹繡眼鳥Oriental White-eye。




04.由於兩種繡眼鳥的唯一差異就在腹部的縱紋,而一般的〝肚照〞都會被刪除,

所以剛才那張已是僅存的。




05.自問開始鳥攝後,已盡量留意觀察每一樣事物,希望加深認識。想不到竟在這隻

普鳥上,就試出自己賞鳥仍停留在皮毛。




06.大部分鳥攝者都希望拍得美美的照片,對稍為欠佳的就處以〝極刑〞。




07.看來自己要在觀察深度方面再加把勁。

灰腹繡眼鳥Oriental White-eye,學名Zosterops palpebrosus,分類為:

雀形目>繡眼鳥科>繡眼鳥屬

環保鳥攝,您我做起。一般雀鳥都怕人,但若披上偽裝,您甚至可與牠接近到

3、4米。因此,使用偽裝,既可拍得較佳的照片,又可盡量避免驚擾雀鳥,

不妨試試。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afon wrote:
誤當馬涼的灰腹繡眼鳥...(恕刪)


真巧,今天在賞櫻時也發現好幾隻在枝頭吸花蜜的「繡眼鳥」,
當時老婆說是綠繡眼,我一直說跟我們家門口的綠繡眼比好像胖了點,
老婆直說是因為住山裏面吃得好,又有花蜜吃,當然會胖。
只是我沒有打鳥的鏡頭,拍不出的近照,沒辦法判斷是不是灰腹繡眼鳥。


附上拙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