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大對不起,因為小弟沒有用過FF的DSLR,只有價格親民的APS-C機(40D)
雖然知道APS-C的實際拍攝效果,以佳能來講大概是 FF機的鏡頭焦段X1.6所得到的畫面
嚴格來說因為CMOS比較小片所以幾乎是取得中間位置的影像而以,
個人疑惑的是,如果將CMOS的畫素密度換算,那麼單位面積中,50D或5D2誰高?
另外5D2和50D似乎在GPU上是無差異的,那麼網友們所謂的解放了L鏡的魔力,除了廣角端廣之外,到底來自哪裡?為何聽說連大光圈下的散景程度也不相同?甚至連所謂的通透感之類的辭語都出現了?銳利度不知道有沒有差?
不知道有沒有雙機流的大大可以提供相同拍攝條件下的原始圖擋,讓大家看看差異在哪?
例如同樣以 C24-70L的50mm f2.4下,畫面廣角的差異、景深的差異、還有其他可能的差異到底在哪裡?
有圖有真相,大家比較容易了解,但是理論解釋也是很了不起...
不好意思,真的不懂,請賜較了,感謝~
散景一樣 壓縮感一樣 但取得的畫面不同寬度
參考canon的CMOS官網介紹
按此連結
APS還是建議用APS專用鏡,當然APS用L鏡也不錯,只是
感覺沒有達到最大的效益,廠家在鏡頭周邊畫質下的功夫
都加到鏡價上,而我們確都沒用到,不如用不到的去掉用PAS專用
鏡,價格減少,體積減少,感覺上效益較佳.
散景程度的不同是APS用50mm, FF能用(相近)85mm來拍一樣的構圖,
APS用85mm ,FF能用(相近)135mm來拍一樣的構圖,同樣的構圖焦段硬是比較長,
散景程度當然就不同了.
如同樣以 C24-70L的50mm一模一樣的視角構圖,APS和FF景深是一樣的,
只是APS得到的是相當FF裁切後的畫面,也相當FF用80mm得到的畫面.
也可以說同顆鏡頭在FF和APS實用上可說是不同焦段,
例如FF用16-35,APS要用10-20用起來等效焦段才一樣.
看完這篇漫畫就懂了,沒錯是一篇解釋APS與FF的漫畫
http://bbs.fengniao.com/forum/121116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