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在雜誌上看到5D的曝光寬容度很好,
但沒有解釋,我就不太懂了
跟APS機的曝光有差別???
知道的大大告訴小弟一下^^
文章關鍵字
曝光寬容度喔~

那個應該是指在曝光上有一點點的微量差異,

對成像造成影響的程度的意思.

應該也算是相機成像對曝光改變的靈敏度吧~

不是非常清楚, 待其他大大解釋囉~
根據小弟的認識是
★偏離最佳曝光量的一定範圍中,成像品質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不會覺得UNDER或OVER(就是指過亮或過暗、色彩明顯地不夠鮮明、暗部或亮部的層次很差 甚至成死黑或死白一片),這就是寬容度。

每個成像一定都有個最佳曝光量,但是因為各人喜好或器材使用等因素,可能會過曝或不足來拍攝,姑且不論對於現場來說曝光量正確於否,只要出來的成像並不會過亮或過暗(就是還有細節、層次...),這就表示曝光量在寬容度內。

負片的寬容度最高,正片較差,我對DSLR的感覺是寬容度並不高,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以上有錯請指正。
chienishun wrote:
根據小弟的認識是偏離...(恕刪)


另外小弟記得好像是感光度高時, 寛容值比較大.

如果是感光度低時, 寬容值就比較小.

不知道是對還錯... 忘了...
曝光寬容度指的應該就是動態範圍,這一點也是為什麼很多人現在還是堅持用底片一個最主要的原因,目前DSLR的動態範圍還是沒有底片好,另一個原因是底片的發色和CCD或CMOS的發色不同

動態範圍就是指能夠顯示最亮到最暗細節的範圍,超出這個範圍就會一片黑或一片死白,通常會用-1 EV ~ +15 EV這類的顯示方式來表達,不過因為這是比較性的,所以大部分的測試還是會比實際照出來的照片,現在很熱的Fuji S5 Pro就是以動態範圍大和人像顏色優為主打推出的
應該是指..."動態範圍"..."反差"..這一類的吧?

想像一個簡單的場景:艷陽高照下,有一個茂密的大樹...下面有"正妹乙枚"...
這時候人眼可以辨識約40~50 EV...
所以不管是藍天白雲,或是樹蔭下的"正妹"...我們都可以輕易的辨識清楚...

但低階相機可能只有3 EV,所以當這台低階相機拍照時...
"藍天白雲"測光正確,樹蔭下就會陰暗一片...
"樹下正妹"測光正確,藍天白雲就會過曝...

那如果拿高階一點的相機,可能可以到達10~15 EV...
"藍天白雲"測光正確,樹蔭下可能還可以看到一些細節,用RAW也許拉的回來...
"樹下正妹"測光正確,藍天白雲也不至於Over的太嚴重,但RAW並不保證拉的回來...

如果再拍的時候或之後,知道自己的相機不容許拍這種"高反差"的照片時...
"黑卡"跟"漸層鏡"就應此誕生了...

好的相機只是能應付更嚴苛的場合而已...
"基本功能都有的相機"也是能拍出不錯的照片的...
引述安全帽的話:
好的相機只是能應付更嚴苛的場合而已...
"基本功能都有的相機"也是能拍出不錯的照片的...

這個說的真好~~!!讚
只是可能失敗率很高~~~哈哈(P.S 36張有十多張都掛掉的我)
A simulation of high tolerance and low tolerance. (make possible by using different Picture Style)

Those 2 pics are shoot under same scenario, same exposure, while look very different

With high tolerance more details can be retained while the picuture looks not so attractive


With low tolerance you can have better contrast and more attrative but a lot of low-light and high-light details will be dropped out.


look at the tree, the ship, and right lower corner....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