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貪圖餅乾鏡輕便,外出拍小朋友總愛搭配它與5D3出勤剛好餅乾的光圈2.8的特質是週邊暗角嚴重失光,成像出來外圍一圈會比較暗過去會放到DPP裡特意用鏡頭修正檔去除暗角可是逐漸發現很多照片去掉暗角後,主題反而變得沒這麼明顯後來漸漸就不修掉週邊的暗角......主題剛好因為周遭一圈略暗,被強調出來很多人會用一顆鏡頭週邊暗角失不失光來評斷鏡頭的好壞.......其實鏡頭的暗角也是一種氣氛,不是嗎?遊樂園裡的異形之手~哈~!
對啊!很多時候有暗角會比較有氣氛!!X100S拍的我修片的時候都會加上輕微的暗角,這是一種柔調的思維。輕輕地把周圍壓暗或做一些塗抹等其他方式,會更凸顯主角的存在。把長方形的照片變成有點像橢圓形,也比較柔調。照片不需要把全部的東西都修得銳利或明亮。要有柔和才能對比鮮明。用CANON的機身鏡頭時,我也都會把邊緣失光修正關掉。關掉的話邊緣的雜訊也會比較少。如50L開大光圈時,就是顆邊緣失光很有FU的鏡頭。但是16-35L II的廣角端,個人就覺得沒那麼舒服了,有點黑得太快。另外有種用後製軟體把邊緣弄得超級暗的暗角,個人也不喜歡。
有些照片 可以表現氣氛用暗角OK 但又不是每張都要暗角但是當你不需要暗角的時候怎辦?? 拍風景搞個暗角很怪吧DPP與機身內 做暗角補正的功能還是需要的軟體暗角後製可以加上去 但是照片直出後想要消除暗角 可傷腦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