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全片幅DSLR的市占率逐漸擴大,對於全片幅相機、鏡頭的輕量化需求隨之擴增,Canon EOS 6D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不過有了一台輕量化的機身還不夠,還要搭配輕量化的鏡頭,才能實現器材全面輕量化的理想,為了迎合以上需求,Canon特別推出新款EOS全片幅適用的鏡頭:EF 24-105mm F3.5-5.6 IS STM,雖然體積沒有特別小巧,也並非大光圈或恆定光圈設計,但重量僅有525公克,若搭配EOS 6D,總重量也才1.2公斤重,是非常輕盈、方便攜帶且價格親民的全片幅標準變焦鏡頭選擇。
標準變焦鏡可說是一個品牌系統最為重要的指標,因為標準變焦鏡包含廣角與中望遠焦段,屬於最常被使用的鏡頭種類,例如俗稱的鏡皇通常是指24-70mm F2.8,這類雖然鏡頭畫質優秀,但相對的價格比較昂貴,當然不是每個人都需要這樣貴鬆鬆的鏡皇,於是比較入門的標準變焦鏡頭,也是各家廠商開發的重點項目。目前Canon仍在生產中的全片幅用標準變焦鏡頭一共有五支,分別為:
EF 24-70mm F2.8L II USM
EF 24-70mm F4L IS USM
EF 24-105mm F4L IS USM
EF 28-135mm F3.5-5.6 IS USM(推出時間較早)
EF 24-105mm F3.5-5.6 IS STM
其中EF 24-105mm F3.5-5.6 IS STM就是本文的主角,也是目前Canon生產全片幅標準鏡中,唯二沒有掛上紅圈L標的鏡頭,所以定位較入門且價格方面略為親民一些,建議售價新台幣15,600元,應該是大部分初階攝影玩家比較能接受的價格帶範圍。以非紅圈鏡頭來看,EF 24-105mm F3.5-5.6 IS STM的用料也是相當有誠意,無論UD低色散與球面鏡片都一應俱全,也採用最新開發的STM對焦馬達,除了組裝用料、防滴防塵仍比不上高階紅圈L鏡,單就拍攝性能來講,是絕對可以盡情去使用的。
EF 24-105mm STM實拍照片 Part I(全程搭配5D Mark III,JPEG機身直出) |
















EF 24-105mm F3.5-5.6 IS STM鏡頭外觀與功能 |
這支EF 24-105mm F3.5-5.6 IS STM(以下簡稱EF 24-105mm STM)定位在輕便入門等級,鏡身大部份使用塑膠材質製成,而且外型猛然一看,還真的頗像EF 24-70mm F2.8L II USM拿掉紅圈的模樣。在鏡頭基本功能方面,EF 24-105mm STM最大光圈值並非固定數值,而是會隨著鏡頭變焦而改變的非恆定光圈設計,24mm端最大光圈為F3.5,105mm端則降至F5.6,所以構圖中還是要留意一下測光數值是否跟著改動。
因為EF 24-105mm STM是對應Canon全片幅DSLR的EF鏡頭,並非EF-S規格環,所以無論是Canon全片幅DSLR或APS-C DSLR,都能夠直接安裝使用,只不過APS-C機身因為等效焦長換算問題,還需乘上1.6倍才是真正的視角範圍,因此EF 24-105mm STM會轉換為38-168mm等效焦長,等於失去方便的24mm廣角端,但若搭配的是全片幅DSLR,就不會有此問題了。

EF 24-105mm STM鏡頭體積為83.4x104mm,以尺寸來說並不是特別小巧,不過實際拍攝時的手感和穩定度卻相當不錯,尤其變焦環部分面積較寬,利於單手轉動與掌握。從這個角度來看,EF 24-105mm STM的鏡身設計語言,語EF 24-70 F2.8L II USM鏡皇二代鏡和EF 16-35mm F4L IS USM有一定程度上的類似,也許這會是日後Canon設計新鏡頭的標準款式吧!

從前端來看EF 24-105mm STM鏡身,變焦環寬大阻尼感適中,對焦環位置設計在鏡頭前端位置,利於MF手動對焦拍攝,不過EF 24-105mm STM這組STM對焦馬達是支援全時手動對焦的,前提是要持續半壓快門鍵,才能啟動STM的全時MF功能

鏡身上的Canon銘牌是刻字貼上去的浮雕,提升不少質感。EF 24-105mm STM焦長標示與最大、最小光圈值如下:
24mm:F3.5-F22
35mm:F4.0-F25
50mm:F5.0-F29
70mm:F5.6-F32
85mm:F5.6-F36
105mm:F5.6-F36

因為EF 24-105mm STM走的是輕量化路線,理論上搭配EOS 6D才能發揮輕量優勢,不過這次廠商提供的是EOS 5D Mark III,搭配起來的比例還算蠻匹配的。

EF 24-105mm STM鏡身上僅有兩組按鍵,一為自動(AF)、手動(MF)對焦模式切換,另一個是IS防手震啟動開關,IS防手震並未提供mode模式切換功能。

為防止攜帶移動時發生鏡筒伸出的垂頭現象,EF 24-105mm STM附有變焦鎖定機構,只要鏡頭焦長回到24mm端,就可以把鏡頭鎖定起來,讓鏡筒固定不會再伸出。

EF 24-105mm STM鏡片鍍膜顏色感覺比較淡一點,是紅褐色的鍍膜。

鏡身標示EF 24-105mm STM最近拍攝距離為40公分,而且在24m端到105mm端都可維持這麼短的拍攝距離。

雖然EF 24-105mm STM追求的是輕量化設計,但在鏡尾接環部分仍然是金屬製,在耐用度上確實比塑膠接環好上一大截。觀察細膩的網友可能會發現,這支EF 24-105mm STM是咱們台灣本土生產製造的喔!

EF 24-105mm STM也附上現在Canon新款的鏡頭前蓋,內夾式設計更好單手收納。
EF 24-105mm STM與EF 24-105mm F4L外觀比較 |
除了這次的EF 24-105mm STM之外,其實Canon還有一支已經發售好一段時間的同焦段鏡頭,也就是EF 24-105mm F4L IS USM(以下簡稱EF 24-105mm F4L),相信這支鏡頭大家也不陌生,因為它已經擔任Canon全片幅DSLR的當家Kit鏡好一段時間,不過因為該鏡定位在較高階的L鏡系,而且具備恆定F4.0光圈,所以在價格上比EF 24-105mm STM要高一些。既然EF 24-105mm STM與EF 24-105mm F4L焦段相同,而且用途也十分接近,所以筆者就把兩者拿來一併進行比較囉。

EF 24-105mm STM(左)與EF 24-105mm F4L(右)兩相比較,其實鏡頭體積是差不多的,但重量上相差了145公克(EF 24-105mm STM較輕)。EF 24-105mm F4L除了醒目的紅圈以外,鏡身有內建對焦距離顯示窗格,方便手動對焦時的距離確認,尤其在拍攝遠景、星空時,更容易找到無限遠對焦的對焦位置,反之EF 24-105mm STM可能因為成本考量,所以並未內建對焦距離顯示窗格,就有些不方便。

兩鏡都設定在105mm端最望遠端,比較讓筆者驚訝的是,EF 24-105mm STM居然還比EF 24-105mm F4L還要高出一截,可能是因為鏡片組成設計不同,所導致的結果,不過由於EF 24-105mm STM具備變焦鎖定機構,所以其實完全不必擔心走路時鏡頭伸出撞到東西,反觀EF 24-105mm F4L就沒有搭載變焦鎖定機構,帶著走的時候要稍微注意一下。

在口徑方面兩支鏡頭都是77mm,購置濾鏡配件的成本是一樣的。

鏡尾部分因為EF 24-105mm F4L具備防滴防塵特性,所以比EF 24-105mm STM還要多了一圈橡膠環,且在後玉外圍部分有方形遮光設計,EF 24-105mm STM則是一般圓形設計。

附上EF 24-105mm STM與EF 24-105mm F4L的規格比較表,在建議售價方面,EF 24-105mm F4L比EF 24-105mm STM貴了19,900元,是翻兩倍以上的價格,不過市面上有些店家會將KIT組的EF 24-105mm F4L拆出來單賣,價格普遍落在19,000元到21,000元不等,價差上就沒有這麼懸殊了。
EF 24-105mm STM與EF 24-105mm F4L解像力測試 |
EF 24-105mm STM與EF 24-105mm F4L鏡頭結構與用料不同,同時在價格上也有些落差,所以兩支鏡頭的畫質與解像力,也就成為這次比較的重點項目。這次拿到鏡頭評測的前幾天剛好遇到寒流來襲,而且加上天空不斷下雨,只能抓緊大雨暫歇的時間趕緊外出拍照。本文的測試用DSLR機身一律都是Canon EOS 5D Mark III,其感光元件的影像品質有相當穩定的水準,因此更能將鏡頭的影像品質原汁原味表現出來。以下就先從24mm廣角端各光圈的實拍照片放大檢視,觀察EF 24-105mm STM與EF 24-105mm F4L的影像表現。
另外,EF 24-105mm STM與EF 24-105mm F4L兩支鏡頭最大的差異就是光圈值,所以本篇對比圖都會有光圈值特別標示,若標示N/A的話,則表示該鏡無法達到或使用該光圈值。


附加壓縮檔: 201412/mobile01-fa95b99a819eda2d8f11ac09364fde0a.zip
首先來看看兩鏡同時在24mm端的影像表現,EF 24-105mm STM在光圈F3.5到F5.6的畫質,無論中央或邊緣部分皆輸給EF 24-105mm F4L,也就是說EF 24-105mm STM在24mm時的成像普遍感覺偏軟,呈現鬆散的影像畫質表現,不過縮到F8.0光圈就可以跟EF 24-105mm F4L一較高下就是了,畢竟縮光圈確實能爭取更好的畫質,其實這樣的結果並不是太令人意外,畢竟人家EF 24-105mm F4L是L鏡吶。至於在小光圈方面,EF 24-105mm STM在光圈F16時,畫質便會開始衰退,反觀EF 24-105mm F4L要到光圈F22才有比較明顯的銳利度下降現象。


附加壓縮檔: 201412/mobile01-0a2b4978915dbcd9c1335fdeea73f895.zip
接著來到105mm望遠端,在此焦段下EF 24-105mm STM的表現倒是相當令人刮目相看,從全開光圈F5.6開始一路到F16,都與EF 24-105mm F4L的畫質不相上下,坦白說幾乎很難分辨出來,筆者撰稿時也只能透過EXIF資訊來區分兩者的照片檔案。另外,從畫面中央部分到邊緣,兩鏡也都沒有出現太誇張的畫質衰退,除非光圈值設定太小,例如光圈F22之後,影像邊緣才會開始明顯衰退,實際拍攝時要稍微注意一下。

附加壓縮檔: 201412/mobile01-abb7135474f30f38befb480844cb6514.zip
焦外散景成像部分,相信也是大家會去關注的部分,在此筆者將EF 24-105mm STM與EF 24-105mm F4L接開至最大光圈,藉此觀察105mm端的F5.6與F4.0,在全片幅DSLR機身上的焦外散景效果。從實拍照片來看,其實105mm端的散景柔化效果已十分顯著,而且EF 24-105mm F4L的F4.0全開光圈散景,確實是比EF 24-105mm STM F5.6全開光圈散景還要柔和一些,但如果不要這樣兩相比較的話,其實EF 24-105mm STM的散景效果,已能營造出足夠淺景深立體感。
EF 24-105mm STM與EF 24-105mm F4L紫邊與色散 |
面對一些高反差場景,畫面邊緣經常出現色散或紫邊,這是因為鏡頭的光學設計,有可能在聚集光線時無法正確聚焦到一個點,導致影像表現變差,為了降低這種現象,鏡片中通常會加入非球面鏡片與低色散鏡片,目前這類特殊鏡片的技術日趨成熟且成本降低,所以在一些比較入門的鏡頭中,也經常會見到入非球面鏡片與低色散鏡片,當然,這回的主角EF 24-105mm STM也導入這類特殊鏡片,同時鏡頭的價格也不至於太昂貴,對攝影朋友來說可說是一大福音。

附加壓縮檔: 201412/mobile01-bfcebf4a6342e9a4b7a8845a07ca7b12.zip
原先筆者預期EF 24-105mm STM的紫邊與色散,在24mm全開光圈下應該會比較明顯,結果實際拍攝的解果令人跌破眼鏡,在紫邊與色散抑制性能上,EF 24-105mm STM與EF 24-105mm F4L居然可以不相上下,回頭看看鏡片組成,原來是兩者都用上非球面鏡片與低色散鏡片,在這兩種類鏡片加持下,可展現出亮眼的高反差影像性能。

附加壓縮檔: 201412/mobile01-ec3ad588c555165b7f5c9b34cea5838f.zip
望遠端105mm部分,EF 24-105mm STM起跳的光圈值是F5.6,比EF 24-105mm F4L小了整整一級,這時鏡頭的素質落差就比較明顯一些了,雖然兩者都沒有出現紫邊現象,但EF 24-105mm STM的色散,影像重疊感就十分明顯,反觀EF 24-105mm F4L自F4.0全開光圈到F22都沒有出現這類現象。EF 24-105mm STM光圈縮一級到F8.0之後,疊影色散就會消失,要到光圈F32、F36的極小光圈之後,才會有比較模糊的影像產生。
EF 24-105mm STM與EF 24-105mm F4L星芒表現與抗耀光 |
眼尖的網友應該已經有所發現,在夜景星芒表現部份,EF 24-105mm STM光是在規格上,就已經贏了EF 24-105mm F4L一大半,因為要有漂亮的星芒,前提是光圈葉片必須是單數,如果偶數的話,就會發生星芒重疊,不僅星芒尖刺變少,又會出現分岔的現象。

附加壓縮檔: 201412/mobile01-0f82fc0dc1746f429a40f13ff231e9fa.zip
EF 24-105mm STM的光圈葉片數目是七片,所以光圈縮小後拍攝點光源,可以獲得14根星芒尖刺
(星芒公式:單數光圈葉片x2),而且從光圈F16開始就已經是非常漂亮,沒有任何分岔的情形,反觀EF 24-105mm F4L的星芒只有八根(星芒公式:偶數光圈葉片x1),而且星芒尖刺有非常強烈的分岔感不是很討喜,因此如果你是夜景星芒愛好者,建議可以捨棄EF 24-105mm F4L,改選擇EF 24-105mm STM來拍攝。

面對強烈太陽光硬拼,EF 24-105mm STM的光斑呈現面積較大的環狀,對於影像成品來說會有比較大影響,不過優點是對比與飽和度並沒有降低太多,對於沒有搭載特殊鍍膜的鏡頭來說,還算值得鼓勵。

EF 24-105mm F4L的光斑與EF 24-105mm STM正好相反,大部份都呈現偏向點狀,要用軟體修圖掩蓋的話比較方便一些就是了。
EF 24-105mm STM與EF 24-105mm F4L自動對焦與防手震 |
自動對焦性能方面,EF 24-105mm STM與EF 24-105mm F4L兩者採用不同技術規格的自動對焦馬達,EF 24-105mm STM使用近年來Canon經常運用在入門EF、EF-S與EF-M微單眼鏡頭的STM步進式對焦馬達,這型對焦馬達主要特色就是安靜且輕量,對焦起來十分順暢,而且對焦作動時幾乎聽不到馬達發出的雜音,尤其對於動態錄影與收音來說更是一大助益,而EF 24-105mm F4L則搭載高階鏡常見的USM超音波對焦鏡頭,雖然說運作速度與雜音抑制都有一定水準,但是USM作動時還是會有「咻~咻~咻~」的聲音,今天當你在室內安靜場合錄影,並啟用自動對焦功能的話,USM對焦聲音一定會被收錄進去,除非錄影時有外接距離機身鏡頭較遠的外接收音麥克風,否則那種「咻~咻~咻~」的聲音還蠻令人感到困擾的。綜合以上觀點,筆者強烈建議以動態錄影為主的影像創作者,不妨添購幾顆搭載STM自動對焦馬達的鏡頭,例如這支EF 24-105mm STM,相信會更加得心應手。
EF 24-105mm F3 5 5 6 IS STM自動對焦,搭配機身Canon EOS 5D Mark III。
EF 24-105mm F4L自動對焦,搭配機身Canon EOS 5D Mark III。
EF 24-105mm F3 5 5 6 IS STM人像對焦實測,搭配機身Canon EOS 5D Mark III。

附加壓縮檔: 201412/mobile01-103f4940018c9af0de28ede6e550084b.zip
EF 24-105mm STM的最近對焦距離比EF 24-105mm F4L要來得近,雖然只有5公分的差距,但加上放大率相輔相成之後,EF 24-105mm STM近拍效果的確優於EF 24-105mm F4L,在同樣的拍攝角度下,不僅EF 24-105mm STM能靠得更近,而且拍出來的花朵在照片中感覺也更大,感受到相當豐富的影像細節。

附加壓縮檔: 201412/mobile01-80c0bd62106ee377918b226fdaf37f20.zip
EF 24-105mm STM與EF 24-105mm F4L都搭載IS光學防手震,光學防手震可說是已成為新世代鏡頭的趨勢,甚至連EF 24-70mm F2.8L將來也有可能加入光學防手震,言歸正傳,帳面上EF 24-105mm STM的防震級數比EF 24-105mm F4L大上一級,也許大家會覺得,這一級就差了很多,不過當筆者以105mm端來進行手持拍攝時發現,兩鏡的光學防手震極限都在1/15秒,唯一的差別就是EF 24-105mm STM成功率較EF 24-105mm F4L高了一些,如果將快門放慢到1/8秒的話,無論怎麼嚐試、怎麼閉氣穩定,兩鏡都無法成功拍到真正清晰影像,這或許是目前光學防手震技術的極限。
EF 24-105mm F3 5 5 6 IS STM錄影自動對焦測試,搭配機身Canon EOS 5D Mark III。STM步進馬達聲音小,且IS光學防手震作動聲響也非常輕微,不至於對動態影像收音有太大影響。
EF 24-105mm F4L錄影自動對焦測試,搭配機身Canon EOS 5D Mark III。USM超音波馬達跑起來也大蠻聲的,同時IS光學防手震作動聲響相當明顯,對專業影像工作來說有一定程度的干擾和影響。
EF 24-105mm STM與EF 24-105mm F4L變形與邊角失光 |
變形與邊角失光的控制能力,也是評斷一支鏡頭好壞的項目,雖然平常時我們不易察覺這些現象的影響,當你真正遇到這些狀況的時候,一定會覺得很可惜,甚至把人物、建築與風景給拍歪了,還加上四周圍不自然的暗角。以下就來瞧瞧EF 24-105mm STM與EF 24-105mm F4L兩兄弟在變形與邊角失光控制上的表現如何。

打開Canon EOS 5D Mark III機身內建的鏡頭校正描述檔,鏡頭轉至24mm廣角端來拍直線條,EF 24-105mm STM與EF 24-105mm F4L都還是有明顯的桶狀變形,不過EF 24-105mm STM有稍微輕微一點,至於105mm望遠端,兩鏡枕狀變形倒是控制得十分良好,不會變形的太誇張。

在邊角失光部分,EF 24-105mm STM廣角端全開光圈時,還是會有些微弱的邊角失光,好在只需縮一點點光圈到F4.0,就能明顯改善這種狀況。

擁有恆定光圈的EF 24-105mm F4L邊角失光相形之下略顯嚴重,可明顯感受到照片四周到中央的亮度衰減,同樣縮一級光圈,也能有效解決這樣的四角變暗問題。
EF 24-105mm STM試用感想與選購建議 |
雖然這支EF 24-105mm STM新鏡,並非大家期盼已久的Canon新鏡皇或L鏡,乍看之下只是一支沒有紅色橡皮筋的普通鏡頭,但其背後必定有更多深層意義,否則Canon不會在這個時間點推出這規格的鏡頭來試水溫。EF 24-105mm STM是一支輕量化且定位較入門的「全片幅」標準變焦鏡頭,還記得一兩年前,隔壁棚Nikon先是推出AF-S 24-85mm f/3.5-45.G ED VR這支入門全片幅標準變焦鏡,隨後沒多久果然發表了輕量級的全片幅DSLR:Nikon D600,而這支AF-S 24-85mm f/3.5-4.5G ED VR果真順勢與D600搭配,成為標準Kit鏡頭組,反觀Canon這回的策略,按照時間表來看,Canon EOS 6D也差不多該推出後繼機種,筆者猜測EOS 6D後繼機正式發表後,想必會推出售價較親民的EF 24-105mm STM鏡頭組合,不僅比現行EF 24-105mm F4L鏡頭組合更加便宜,而且畫質表現也不會相差太多。

回到EF 24-105mm STM的單鏡表現來看,就質感來說是有些不及格的,真的很像放大版的EF-S 18-55mm鏡頭,不過看在追求輕量化與降低售價的份上,還算是情有可原、理由充足的。所以,若攝影玩家追求的是鏡頭的操作感、作工與保值度,那麼這支EF 24-105mm STM可能會讓你有些失望,畢竟它的強項真的不在這裡。
EF 24-105mm STM建議售價為新台幣15,600,在本次越級挑戰售價新台幣35,500元的EF 24-105mm F4L,可說是初生之犢不畏虎,雖然在質感、作工與外型手感上輸了不少,但它的畫質表現倒是完全對得起它的建議售價,在各項影響實測項目中,EF 24-105mm STM不僅多次與EF 24-105mm F4L打得不相上下,實際獲勝的項目也不少,由此可見Canon確實對這支EF 24-105mm STM下了不少苦心。
除了畫質以外,EF 24-105mm STM的真正強項,筆者覺得是在動態錄影部分,STM步進式自動對焦馬達的最大特色,就是能大幅減少自動對焦時,機械雜音的干擾,不但對焦聲音非常小聲之外,就連IS光學防手震也變得非常安靜,與EF 24-105mm F4L的USM超音波對焦馬達來比簡直是高下立見,說真的,用過EF 24-105mm STM之後,你才會知道EF 24-105mm F4L對焦聲音是有多麽吵雜。
總而言之,如果你是預算有限,又想即刻體驗全片幅影像魅力的攝影玩家,同時又有輕量化攜帶需求的話,這支EF 24-105mm STM可說是百分之九十符合需求的標準變焦鏡頭,加上錄製動態影片時機械聲響較安靜,對於有大量錄製動態影片需要的攝影用戶,不妨添購一支EF 24-105mm STM鏡頭,當作是錄影的工作用機,也是省大錢、錄好影的兩全其美新選擇囉!
值得讚賞推薦:
STM自動對焦效能優異
自動對焦與防手震運作時相當安靜
相對便宜的建議售價
影像畫質表現還算不錯
IS防手震效果較EF 24-105mm F4L來得好
台灣本土生產製造(應該算是優點?)
希望改進的點:
不具備基本防滴防塵能力
鏡身質感塑膠味較重
24mm廣角端,全開光圈時影像較為鬆散
抗耀光能力較差
24mm廣角端桶狀變形明顯
EF 24-105mm STM實拍照片 Part I(全程搭配5D Mark III,JPEG機身直出) |















特別感謝:人像Model 托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