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Amazon訪問Fujifilm的光學和電子影像事業部門經理上野隆先生,說明不發展全幅機原因:
日本原版

英文翻譯版

個人認為Fujifilm不出全幅機原因應該不是上述為了畫質、體積吧!而是.....

1.SONY不提供全幅CMOS給Fujifilm?

2.Fujifilm的自動對焦技術,還無法因應全幅的長鏡頭景深超淺問題?

3.不想跟之前S1 pro到S5 pro那樣拿Nikon機身貼牌?
這種訪問不可能完全講實話,因為在這個產業,有些事情只能做不能說

若富士現在立刻宣告會開發全幅系統,對於APS-C系統的買氣鐵定會造成立即
影響,而全幅鏡要達到目前的鏡頭數量,不知道又要多少年,這會變成自己害
死自己的局面

所以台面下,一定有相關的人在偷偷研發準備,但不可能先行公開
就像NIKON的D3當時也是突然發表,就在發表之前幾個月,他們還振振有詞的
說APS-C多好多棒,他們不會出全幅...
我的理解是,跳過FF直接MF吧
mingchao_liu wrote:
日本Amazon訪...(恕刪)
不知道有沒有多系統的人這樣玩過...

同樣一顆BIOGON結構的鏡頭,還是無針對數位感光元件最佳化的老鏡。
接在LEICA M9上,周邊到邊角那紅移跟畫質崩壞的程度可說是跟鬼一樣!
接在SONY NEX-5T上,雖然裁到APS-C了,但是紅移程度跟畫質崩壞依然明顯。
可是接在FUJI X-E2上,紅移完全不見了,就連畫質都明顯提升。

當初的測試照片已無保留,沒辦法發上來。
但我想這很明顯的代表FUJI所使用的這片X-Trans CMOS對斜射光的適應性良好。
那既然都可以多吃點斜射光了,再加上數位修正下去...
這樣還說規格提升到135FF後會小型化不下來,我覺得好像有點牽強?
風景映像。 https://yushenghsu.com
其實講的都是當初開始開發X-series時選擇APS-C的原因
還有為了達成目的採用Fujinon Lens跟X-Trans的結果
"沒有說不出全幅機"喔

不過就如同前幾樓所說,很多事能做不能說
而且大片幅鏡頭的體積確實是現在依然無解的問題
未來會如何就等著看吧
鏡頭是主因吧,紅字xf每個都像大砲,上全幅後每個就要像巨砲

b8822068 wrote:鏡頭是主因吧,紅字xf每個都像大砲,上全幅後每個就要像巨砲



現今全幅用鏡頭大都是變焦鏡,還要加對焦馬達,防手震機構,為了景深還要大光圈,當然體積縮不下來。

要縮小一點就只有像Minolta的alpha接環鏡一樣,防手震與對焦馬達做在機身上,不過機身就會變大變重。

體積應該不是最大問題,反正市場上還有Sigma art,Canon L鏡與Sony FE鏡一樣都是大傢伙。
mingchao_liu wrote:
現今全幅用鏡頭大都...(恕刪)

這種需要要討論嗎?

這個問題就和PENTAX終於要推全幅是一樣問題!

如果市面上沒有類似產品,才會有所謂技術性的問題。
市面上已經有相近產品,哪就只會有策略性的問題!



用賣水果邏輯來賣工業製造的商品,就是準備要收攤!
也就不是有甚麼樣的料,就通通拿出來賣!










COMS一定要家電牌才做得出來喔

真是天大的笑話

Tsubasa~翼 wrote:
不知道有沒有多系統的人這樣玩過...
同樣一顆BIOGON結構的鏡頭,還是無針對數位感光元件最佳化的老鏡。
接在LEICA M9上,周邊到邊角那紅移跟畫質崩壞的程度可說是跟鬼一樣!
接在SONY NEX-5T上,雖然裁到APS-C了,但是紅移程度跟畫質崩壞依然明顯。
可是接在FUJI X-E2上,紅移完全不見了,就連畫質都明顯提升。


我只有G28跟XE-1/XT-1,沒有G21跟sony...

我只知道G28在Fuji上面真的非常棒...XD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