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體積 大驚喜 Fujifilm X-M1

富士相機用jpeg拍出來顏色就很好看
而X-M1也不例外
且X-M1高ISO的表現和對焦速度也不錯
akihindo wrote:
請問一下,這兩個相隔多年的世代,色彩上面還走同樣調性嗎
我只有S5Pro,目前看XTRANS顏色有一點點不習慣


怎麼說呢...我覺得S5Pro發色比較偏黃一些, X-Pro1, X-E1比起S5Pro
算是偏藍一些, 一般模式不要特別調成艷麗模式, 應該還OK.

我覺得您應該要找機會試一下幾種色彩模式的表現, 個人認為富士的
特別味道還是在的. 但有針對新世代的消費者胃口做了一些微調, 但
本來的感覺還沒跑掉.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超級升火的 畫質跟體積跟發色終於取得了平衡點 我的X10要被我打入冷宮了!
這次的X-M1真的把目標訂得很準
也把體積跟操作性做到很平衡的程度
這讓我推富士系統的動力跟成功機會上昇了不少

(只可惜沒有電子水平儀......)
留意這台F家的數位相機好一陣子,XM1是我這陣子最想購入的機種。不過希望正式上市能有XM1+XF35mmF1.4 R 或是XM1+XF18-55mmF2.8-4 R LM OIS 的組合方案(香港有後者的配套),這樣可以給消費者多些選擇機會,同時也可以多推廣F家的XF鏡頭。

當然不是說XC系列不好,不過多些選項給消費者是好的,話說我還想要一次購入XM1+XF35mmF1.4 R+XF18-55mmF2.8-4 R LM OIS 咧!
介紹得很詳細,最近在評估購入隨身機。

X-M1可以列入考慮。
正面都是蒙皮復古風十足

發色也不錯真的很吸引人
之前的f300給小孩當戶外教學專用機

富士的動態模式是我最喜歡的功能

有機會去看看實機再決定下一台相機


ki_min wrote:
2010年當我還是個...(恕刪)


K大 如同我在FB跟你說的,
你這真是來到M01以來的代表作,
在我相機雙雙壞掉的當口,恰逢了你的這篇
幾乎讓人跳家的好作品,

那ISO、畫質、色彩還有水嫩嫩的通透感,
原本覺得5N已經登峰造極(APSC),但看了XE1和XM1以後,
覺得如果說我最愛的索尼色彩是搶眼美人,畫上一抹艷妝(ZEISS)
那麼富士就是完全相反的清新美女,但偶爾也可以畫上搶眼的妝(F家也有ZEISS鏡)!

不過現在一直催眠自己,
XM1的機身質感太差了,還能再等等

另,你有一句"調教" 應該寫為"調校"才對
個人認為在這個時間點
X-M1的價值只有對機身體積很在乎(相對犧牲握感和穩定度)
以及等不及韌體更新,需要人臉對焦更能的人比較有價值

這個時間點購買X-M1:
(1)你用更高的價格購買了一台比X-E1更低階,更沒質感的機身
(2)你獲得了殘缺版的翻轉螢幕和wifi功能,也沒有觸控對焦,對我個人來說使用的機會不大
E-M5一年多以來我也只翻了五六次螢幕,X-M1只會更少
(3)你獲得了好用的人臉對焦功能,不過可預期的X PRO 1 & X-E1之後很有機會靠韌體更新獲得
(4)你用不算優惠的價格,買了畫質堪用,但是沒甚麼質感的鏡頭,我寧願買XF 18-55mm 這顆
(5)你得到更小更容易攜帶的機身,但是損失握感級握持穩定度,X-E1對我來說都有點太小,加上握把剛剛好
X-M1我可能會考慮買給太太用,大絕不會是自己用
(6)你損失的電子觀景窗,大太陽下難以判斷照片是否過曝或是曝光不足,當然如果你只打算在室內使用相機
可略過不計
(7)你得到更高像數的機背LCD,但X-E1的46萬點LCD顏色算準確,並不難用
個人觀點比E-M5色偏的61萬點OLED還好用
(8)你損失了好用的電子水平儀等功能

所以對X-M1的推出 , 依自己的需求冷靜看待就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