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jifilm X-System 系統使用簡單分享


sammifang0221 wrote:
Fujifilm X...(恕刪)


讓我開了眼界

謝謝
太棒的文章

已經準備要入手 X-T1 了
鏡頭還在糾結
14mm 2.8
23mm 1.4
55-200mm 3.5-4.8

還需要再加一顆嗎?



St. wrote:
太棒的文章已經準備...(恕刪)

16mm-18mm(等效24-27)的泛用焦段不買?我做不到!XD。
XF18-55吧? 還是最好有顆泛用變焦...除非妳都是拍些特定題材那另當別論,定焦有時因為環境因素會卡住
St. wrote:
太棒的文章已經準備...(恕刪)
黃政達 wrote:
S大 想向您請教...(恕刪)



拍人物用大光圈鏡頭搭配低感度(<ISO800)時,因為大光圈時銳度較低(較糊一些),還是建議NR-1/-2,避免出現膚如凝脂的肥皂感XD

但拍攝長輩時個人會用NR-0,柔和的細節與Fujifilm膚色可以讓年紀看來年輕許多!!




小小比較如下:


X-T1 + XF 56mm f1.2R @ f1.2, 特寫的皮膚細節


放大到 600%的細節比較
左到右為

Aperture 3.6 RAW 轉檔 無銳化無降噪
Adobe Camera Raw 9.0 RAW 轉檔 預設銳化,無降噪
RAW FILE CONVERTER 2.0 RAW 轉檔 預設銳化,無降噪
RAW FILE CONVERTER 2.0 RAW 轉檔 無銳化,無降噪
機身JPG直出,NR-2
機身JPG直出,NR-1
機身JPG直出,NR-0

大致可以參考看看...




moretree wrote:
首先感謝S大無私的...(恕刪)


個人都是拍攝當下回放時就用機身轉檔調參數,建立JPG副本之後隨手就刪除原本的RAW+JPG了
每個RAW擋都是33MB 放電腦還蠻有壓力的 XD

當然有RAW處理起來彈性大多囉,原廠RAW FILE CONVERTER 2.0 與 Adobe Camera Raw/LR都可以處理出機身軟片模擬的發色
但是在DR/Highligh/Shadow處理的效果還是與機身有相當差異

RAW FILE CONVERTER 2.0 可能就用"高光控制"與曲線去調整對應機身上面高光與陰影的參數囉


一些大致會用到的調整參數位置...


原廠軟體沒有調整“陰影”的選項,只好用調整曲線的方式來對應XD







St. wrote:
太棒的文章已經準備...(恕刪)


恭喜(準備)入手X-T1, 不考慮帶X-T1 kit組嗎?
18-55不愛的話,拆賣應該不會損失喔
而且18-55小顆畫質好又泛用,真的可以考慮:)






參考看看囉!!








http://www.flickr.com/photos/sammifang/

sammifang0221 wrote:
拍人物用大光圈鏡頭...(恕刪)


原來如此 非常感謝專業的S大的您的分析

因為小弟還在用 XC KIT鏡 (而且都拍風景)

我想我還是用 NR -0 就可以了! (非常感謝您的專業分享)

這篇真的是太受用了!
毒死人不償命!!!
寫得真好!!!
sammifang0221 wrote:
Fujifilm X...(恕刪)
sammifang0221 wrote:
而且18-55小顆畫質好又泛用,真的可以考慮:)


請問 sammifang0221 對 XC16-50 與 XF18-55 這兩顆鏡頭有何建議?

6月底要上市的 X-T10 兩顆都可以搭買,難以決定
不妨考慮將14換成10-24?
kinyo wrote:
讓我開了眼界謝謝...(恕刪)

sammifang0221 wrote:
拍人物用大光圈鏡頭搭...(恕刪)

很棒的分享,謝謝!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