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 wrote:
我拍起來也好糊喔
把...(恕刪)



把照片傳上來吧,大家來討論...



要注意 ISO 100 或是 ISO 200 的畫質雖然不錯,
但是要注意光線使否充足
不然快門速度要是太慢,不是手震就是人在動畫面糊了。

為了在室內為了拍出清晰的照片,將 ISO 高至 800 或是 1600 是很正常的...


還有兩點要注意:
1. 動態範圍越高,雜訊越多。
2. EXR 的 SN 以及 DR 模式不是很銳利。


(因為沒時間拍什麼新照片... 所以不再貼舊照片灌水了。
我... 還是忍不住隨便拍了幾張。



這是用 P 模式 ISO 400,DR 100%,只用六百萬像素的檔案紀錄:



然後... 對焦點裁切:





不過我沒有想到 1/15 秒這麼難拍... 看來富士的防手震技術不太夠力。
我覺得成功率只有 1/2 吧,我的手不好...
版大 你好呀~

我也跟之前很多人有同樣的問題呀

富士在白天拍還好(挺不錯的) 在晚上拍 雜訊很重~

ISO 我調來調去 雜訊都很重呀 不然 就是顆粒頗大 小張圖較看不出來

一旦放大 差點沒昏倒~夜拍 簡直 比我4.5年前的O牌還差~為啥會這樣呢~@@" 大家不都說它是夜拍機??

我最近 想在保固之內 送修 看看是不是相機問題呀~!? 而且 我的充電器(原廠) 沒有一年就壞了!? 扯~

是不是剛好買到瑕疵品呀?? 等送修回來再看看好了~((之前我買顆1T硬碟 同學三人買 就我的沒半年就壞了

之後 有機會在分享照片 看看~我看人家說 ISO 800 抑制雜訊不錯 等相機檢修回來 有出門拍 再看看了~

有機會再請 各位高手指教了

附上幾張照片好了 當初設定有點忘了 ((我是拍照菜鳥 請大家見諒呀~

下次 記好 再來



bright303 wrote:
富士在白天拍還好(挺不錯的) 在晚上拍 雜訊很重~

ISO 我調來調去 雜訊都很重呀 不然 就是顆粒頗大 小張圖較看不出來

一旦放大 差點沒昏倒~夜拍 簡直 比我4.5年前的O牌還差~為啥會這樣呢~@@" 大家不都說它是夜拍機??




你點下去看看大圖,顆粒感是不是很重?



(照片點下去之後出現的網頁,照片上面會有放大鏡圖示可以看大圖)





如果是你說的那樣,那就是 F200 就是這樣吧;
如果你說的情況很糟糕,那就在來看看是不是設定或是什麼的問題吧。
嗯 就是有如 大大貼的圖片~@@"

這樣子 算是正常嗎~?? 那太令人驚訝~

我以前的O 牌相機 也不會如此大的顆粒~

看來現在的新相機 只是 追求高畫質好 但是~解析度差 昏倒~

傻眼~

bright303 wrote:
這樣子 算是正常嗎~?? 那太令人驚訝~



說起來。雜訊有分成兩種:亮度雜訊(顆粒感)跟色差雜訊(紅綠噪點)。

說起來, F200 在色差雜訊的處理上不差了;
上面那張 ISO 1600 的照片暗部沒有明顯的雜色,而且整體的顏色也很 OK。
(要用相機的雜訊抑制功能消除色差雜訊,副作用就是會讓色彩失真。)

亮度雜訊所帶來的顆粒感就看你能不能接受了。
(要用相機的雜訊抑制功能消除亮度雜訊,副作用就是會喪失照片的細節。)


真的在意的話,還是只能善用手邊的器材啦~去了解他的極限。
記得如果喜歡色彩純淨的照片的話,動態範圍請調到 100%,ISO 我看就不要超過 400 好了。
不過我倒是覺得這價位,這體積,這功能,這畫質,F200 是個很均衡而且划算的選擇哩。
現在的 DC 畫數越來越高,感光元件卻是越做越小,雖說半導體製程不斷進步,但雜訊還是無法避免,大部分的小相機都是利用軟體運算的方式來去除雜訊(半導體進步也可搭載更強悍的處理器@@),所以拍出來的東西會像油畫一樣有顆粒感。

這樣的情況縮圖之後會好很多,反正都是千萬以上畫數,縮小一半也還有五百萬,一般用途也都夠了。
原來如此呀~

謝謝各位大大 今天我也是問了經驗豐富的學長

答案 果然如大家所說呀~

只是 看到人家拍的照片 夜間的好像比較好~才有此錯覺(有的可能也是 縮圖的關係)

另外 就是 顆粒頗大 有的人還說拍得不錯 @@" 原來如此~

看來還是要好好磨練一下~相機知識 跟 拍攝技巧~

謝謝大家 ^^
EXR auto mode 可以試試,
會被塗粉塗的粉柔. 整體亮度也變亮. 其他例如P mode, 在 iso 400 以上就粉抱歉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