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幅系統想出清系統換X-T1,請各位給一些想法跟建議,謝謝!

andyk7 wrote:
我是使用CANON全...(恕刪)


同感,我也是使用Canon 系統.我只能說用X-T1....拍就對了,顏色控制交給它,構圖取景交給自己.

你要出清全幅換X-T1 的出發點是什麼?

出發點1:若你是因為全幅太重...懶的帶出去..那我建議

1)手頭有多餘的資金,建議你直接購入X-T1 當備用機.我是買機身+18-55Kit,再轉接幾顆手動定焦境,這樣就夠了!!
2)手頭資金不足,我是建議還是留著全幅系統,但可檢視現有鏡頭群,做適當出清,再購入X-T1.

出發點2:若你是因為看了一些X-T1 的文章/圖片..被毒了...那我建議

3)不要亂想啦.X100.Xpro1 我都衝首批..當然XT1也是,我只能說它應該也不抗跌阿!等檢便宜的二手最實在!!

EminemChen wrote:
小弟先簡單敘述一下目...(恕刪)
我本身用D700/2470/SB900一段很長時間(快門數累積近23萬),前次參加X-T1試用會感想:要取代高階DSLR,在[拍攝節奏]上是不太可能的,除非本來就不用[快拍]的方式拍照.

人臉對焦確實方便,但不是時時有效.例如人站室內窗邊、構圖上窗子佔到一半時(表示人臉在暗處、景佔大面積又高亮),就不能順利同時保有想要的構圖、對焦點、理想的測光與色溫控制(原本想像擁有宣傳中XT1性能的輕便相机可以愜意抓拍的情境)

實際上臉部側一點就偵測不到了(情境照人會直盯著鏡頭嗎)、AWB必然以戶外為準、人因室內光照射而焦黃(似乎沒有一條auto controlling rule是"測到人之後,各項參數以人為準"、也沒有一個按鈕是可以hold住AWB的);一試/再試之下不行,想解掉自動一切自己來...那控制介面有得搞,等搞定時,想捕捉人物瞬間的"fu"已經早不知跑那去了,還不如一開始就用全部自己來、對焦點設那就是那的DSLR.
再次感謝樓上各位大大的分享,其實在早上po文完看到有人說新光三越a9 b2法雅客有展示機可以使用
後,馬上下午就衝去現場把玩了兩小時,正如jenhoxen大說的一般,在拍攝節奏上的確不如我使用D700
般明確跟快速,不論是轉盤,按鈕配置等,在使用上跟d700還是有一些差別,但是不可諱言的,在發色上
的確改一些參數設定JPEG直出就很好看了,在今天使用完後,目前初步可能會先暫緩出清全幅機,等看
看是否有更適合的機種,或是改先買一台普通小台相機當隨身機,不過看了G1XMK2的評測文以後,覺得
畫質似乎有點鬆散,這是題外話了.總而言之,Fujifilm版真的是很溫暖,還有大大私信說要借我玩他
的X-T1,看了真的是滿感動的,謝謝大家了!

EminemChen wrote:
再次感謝樓上各位大大...(恕刪)


我自己也是N家用戶

我覺得一般用戶用全幅系統搭定焦鏡就很好用

像我自己就幾乎只搭35、50、85三顆定焦在用而已

其實也沒說重到哪

大三元這種職業型鏡頭我用不著


而副機的話,我個人是選擇XE2+18-55為我的口袋名單

生活上隨身帶非常方便

APSC的變焦鏡相對全幅來說輕便

對應一般使用很夠了



用相機來拍別人,也是替自己留下足跡
先買台X-m1 +1650 2萬打死
等等看fuji的有機感光
D700留者
我自己是清掉D600。

大家的看法分享都很好,我也是建議是留著D700。

看內文,樓主只是有時候生活隨拍覺得D700太重太大不方便
只要多買一台合用的隨身機就好,原本的系統就留著吧,因為您也說出遠門還是會帶
個人淺見,目前評價不錯的隨身機就是Sony RX100系列
不然就是新的Canon PowerShot G1X Mark II

如果喜歡富士的發色及白平衡,除隨身機外,X100s也可以考慮
各家的微單系統加上鏡頭其實都不小,尤其變焦鏡
如果再各方面都有考量到的話,樓主只要選擇一台自己合意的就好囉
我之前出清D600(含把手)+16-35 F4+85 F1.8+S35 F1.4,擁有D600期間入手X-E1+18 F2+35.4+18-55 F2.8-4,年底遊日換成X-E2,近日遊日添購10-24 F4+50-200 F3.5-4.8。

所以我的D600有cover到X-E1和X-E2,當然X-E2也COVER到X-E1。

D600 VS X-E1&2:
1.白平衡:富士那準確的白平衡真的一絕!,平常用"平均",複雜光源用"多重",白平衡準了就可還原現場顏色,如要後製創作我想應該更好發揮,回家整理照片也快多了。

2.對焦:D600對焦雖看搭配的鏡頭,但總評價一定是超越X-E1,但在X-E2已幾乎差不多。但在追焦方面我覺得就差很多,有一方面是EVF,每按一次快門EVF就會更新一次畫面,導致追焦連拍時畫面跟實際有些許落差,不過聽說X-E2往後會有韌體升級到EVF更新頻率與X-T1相同(期待)。

3.光景窗:好壞參半,OVF大又明亮,但無法即時看到調整後的畫面。EVF雖小,但調整參數可即時反應卻又很棒。

4.握感:拿過DSLR在拿類單,"握感"真的差很多,所以我幫X-E1添購把手,才稍微改善,但"按鈕配置"我覺得很棒,回饋也很棒。

X-E2 VS X-T1:近日遊日在賣場把完好一陣子心得
1.連拍:因為EVF更新頻率關係,X-T1目前完勝X-E2,加上如果記憶卡讀寫夠快,就如虎添翼!

2.光景窗:X-T1完勝X-E2,大就是爽!加上配置類似DSLR所以拍攝時手握重量配置更好,但說他真的很大?拿起展示的A7r好像又沒大多少~

3.按鍵手感:四方向鍵爛到爆炸!!! 我手粗沒指甲,用指腹按很難按,所以拍攝時要更改對焦點相當不順手,但人是習慣的動物,或許時間久了會以為全世界按鈕都差不多是這樣難按.....但X-T1 &
X-E2按鍵配置都相當不錯!

對像樓主剛要踏入FUJI類單,X-T1是很棒的選項之一,但如擁有X-E2的我來說,改變還不夠多,但或許按鍵改善後我會下手..... 然後用到FUJI全幅出了第2~3全幅機身之後再入手全幅系列,但希望機身和鏡頭別又走回頭路...

EminemChen wrote:
小弟先簡單敘述一下目...(恕刪)
我的Blog:http://blog.pixnet.net/KSavageBlog
Leica M9全片幅 +50mm F0.95
不計價錢的話..個人心中好帶又好拍的夢幻組合><..
彷彿夜晚的植物 陽光的香味滲進纖維裡 彷彿一生的憂鬱 早已笨拙地埋伏於 人與大地交替的呼吸
真的, 還是自己親自去摸摸展示機把玩幾次再做決定~

自己想要的相機體積大小重量及表現都是樓主親自要去體驗多次才可以決定
富士不是也有出全幅機的謠言? (最近沒follow, 不知進展如何)
N家我從d70時代開始玩起, D2X, D3, D3S...
對於N家的機械性能已經是完全信賴, 但是我還是都一一出掉了(除了D2X), 畢竟要考量的是自己目前想要的機型為主
數位的變化太快, 想賣機身趁有價快賣, 否則就像我一樣抱著D2X在防潮箱囉~ 舊的數位機子是不太可能再拿出來, 雖然所有功能還是很優, 但是就比不上一些新的設計~

換X-T1之前也玩過O家E-P1, 當時出品馬上就敗...目前功能也很正常的在防潮箱內.. X10一出品也直接敗入, 跟著當時的首批玩家一起討論光碟盤的問題, 後來富士還換了一台新的機子給X10用家..
從全片幅又回去APS-C....但我覺得對我來說, 夠用了~
除非, 還要接case, 那工作機又另當別論, 必需要有完全值得信賴的機子才能勝任~ X-T1在一般生活旅行上的紀錄,ok 了~

Sony呢? Sony有A7, A7R, 現在還出了A7S....
以我而言, 選X-T1沒選A7主要是因為快門聲音, 敗入之前, 去摸了4~5次, 但無法接受快門聲太大聲...否則個人是比較喜歡S家的操控...
所以這也是需要樓主自己去體會, 自己的拍攝習慣自己最清楚~ 選擇當時最適合自己拍攝習慣的相機才能早早享受拍照的樂趣~

個人覺得X-T1的缺點..
1. 上面轉盤很容易就一起被連動轉到別處...
譬如我在設定iso轉盤時, 不小心就會連帶轉到下面原本單一對焦S就不知轉到哪去了...後來都得小心確定....

2. 右上調整EV轉盤時, 容易不小心就按到錄影鍵...這很頭痛...

3. 電子觀景窗不論再如何明亮快速, 還是不能跟單眼的光景窗比, 但是可以接受

優點的話, 就看個人使用囉~ 個人喜歡螢幕可上下翻, 有wifi, 有好多好玩的濾鏡模式直接設定在快速鍵就可以迅速叫出切換, 有好的顏色可以直接拍jpg就好.... 有快速的環景模式 (這個從X10就開始玩很久了)

原本想要敗入單機身+18mm那顆鏡頭, 但是摸了展示品的18mm鏡頭之後還是先維持kit18-55鏡... 個人偏好餅乾鏡, 但是鏡頭也不能太...玩具...且展示品似乎被玩弄的有點沒價值... 這點我還必需找機會借借18mm那顆鏡頭再下定論~

總之, 現在可以比較的輕便相機太多種, 還是多去摸幾遍再決定囉~
bluejazz0924 wrote:
給你一個建議考慮XE...(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