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akuchen wrote:我只有G28跟XE...(恕刪) G28是還好啦,G21比較嚴重。不過我測試的是另一顆屁股更貼,幾乎快切到快門簾的。Minolta W.Rokkor-QH 21mm F4 Biogon它的鏡尾有短短一圈保護罩,大概只比後玉高1mm但就是這1mm,若沒拆掉保護罩直上會直接GG的程度...
比較好奇為啥要說明一般做法都避開這類敏感話題X系列應該還蠻成功的等全片幅良率開出來應該可以放手去做吧類似A7系列這樣搞個基於X系統發展的FX系統應該也是可以體積本來就沒縮的很小與其煩惱這個不如心思拿去拼暴力對焦可能收獲會更大對焦強發色猛還全片幅相信不會賣太差吧
開發全幅只是早晚的事而已從製造商的利益觀點 現在必須做的本來就是 不要透露任何有可能研發全幅機的訊息因為你要是知道了會出全幅機,就會更傾向於繼續用目前手上的機器日夜期盼全幅機的到來這對製造商來說可不是好事
剛好路過, 插嘴一下.我也覺得 X mount 不會出全幅, 口徑小硬塞全幅進去, 周邊進光角度就太斜, 想有高畫質的難度更大.再推加大口徑的 FX mount 就可以全幅, 但這樣又很難與 X mount 互用鏡頭, 等於兩套各自獨立的系統, 這與 E mount 的情況不一樣.
JPANA wrote:COMS一定要家電牌才做得出來喔真是天大的笑話 是不一定,不過一堆廠商與其自己做,寧可跟它買不是沒原因的。C家和N家也有做,但規模很顯然還沒辦法做到能正常供應其他廠需求的生產價格。這種境況下,不跟Sony買,轉而向規模較小,生產成本較高的CN兩家買才是天大的笑話了,如果這時才自己投資研發生產CMOS,那更是宇宙級的笑話了估計走出股東會時,臉腫的媽都認不出來CMOS打成COMS也是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