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出國旅遊拍風景古蹟,該帶 XC 50-230mm 還是 XF 55-200mm


uglycat wrote:
試了一下 XT-1...(恕刪)

不然就先入平價的50-230

我自己七月也要去北海道,只是網路上有人的心得是長焦別帶..XD
窮苦人 wrote:
不然就先入平價的50...(恕刪)


謝謝您的建議,似乎這是最合邏輯的選項。

(1) 添購 50-230 與既有的 10-24, 18-55 搭配著用 (+375g)。外出旅行還是輕量為宜,畢竟沒有挑夫隨身伺候你。估計 50-230 用5% 左右。

不過隨著爬文,好像也有其他選項浮現。

(2) 用 G90 替代 50-230, 這是不花錢的方案(+324g)。只是估計 G90出勤率會低於2%。

(3) 入手 55-200 + 35f2 不帶 18-55 (+580+170-310 = +440g), 這樣的話重量與(1) 差距不算大。但估計 10-24 出勤率會超過6成。

(4) 當然也可入手 35f1.4 + 50-230, 不用 18-55, 重量增加更少 (+187+375-310 = +252g)。只是我不太會用等效 50mm 焦段。結果可能與(3)差不多,但因為 35.4 的特性,可能人像會拍多一些。

(5) 用 18-135 代替 18-55, 雖可節省一鏡,但畫質下降且 135 其實也可能不夠長 (+490-310=+180g),感覺得失不明。不然就是再搭一支 35f2或1.4 (+490+187-310 = 367g),這樣重量與(1)差不多,但得多花三萬多。

(6) 其實也可放棄長焦,多帶一支 35.4, 形成10-24, 18-55, 35.4組合,這樣增加 187g 而已,可增加不同風味。甚至可能有人只帶 10-24 + 35.4。

(7) 或者 10-24 + 35.4 + G90。好像也是不錯的組合 (+187+324-310 = 201g),就是較花時間。

(8) 誇張一點的話也可入手 X100T,這樣也有了 23mm f2,也可當備用機,但所費不貲。

也許我(們)不太會用等效50mm, 或少用長焦,其實是因為不擅長運用該焦段構圖拍照而已,而非那焦段難用?

有時真懷疑自己真的需要再買嗎? 或只是心中小惡魔蠢動,想藉出遊名義敗家而已?

我曾經短暫同時買入XC 50-230, & XF 55-200. 本來覺得這個XC的畫質還堪用, 後來才發覺在暗處對焦能力有點迷, 防手震也比不上XF, 黃昏或是建築內部有時候都暗暗的. 加上55-200的散景比較好看. 所以就留55-200而已.

不知你要去的古蹟是怎樣的地方. 我有次去日本逛日式庭園(很多都在寺廟內), 就順便逛了一下佛寺. 拍藻井的成功率還是要看防手震的能力. 如果不是拍這麼暗的藻井, 有時候要拍建築的細節, 多少還是會用到長焦跟防手震.

ps:
因為我長焦出勤的比例也不低, 長短焦大概一半一半吧.
多鏡的重量其實蠻可觀的, 相機包就很重要. 要能拿的快速, 要保護腰不會受傷. 這樣帶出門的意願會增加.
我是腰包搭配一機四鏡+一閃(應該有4kg左右). 如果你因為重量關係而把鏡頭丟包在旅館, 其實有部分原因是相機包造成的.
外掛鏡頭是彈性, 但也會讓相機包變得很大顆. 若你是長時間處於移動狀態是有點麻煩.
我是建議非不得已不要這麼早考慮外掛鏡頭. 除非你不是外掛在相機包上, 例如掛在後背包上面.

供參.

Edster wrote:
我曾經短暫同時買入X...(恕刪)


感謝分享經驗。55-200實際持用,覺得有點重。但畫質的確比較好。所以如果使用比例不低,就值得帶,偶一為之可能帶 50-230 比較合理的樣子。也看過職業攝影師分響帶大三元鏡旅行,結果70-200一次都沒用過的情形。

我前面提的鏡筒,是想掛在腰上,不是背上。一方面較好拿,二來減輕肩膀的負荷。但沒實際用過。佩在腰間不知坐在車上是否會不太舒服。

最終考量重量體積還有使用頻率,入手 XC 50-230mm。方便在國外移動。省下來的預算再補一些可再買一支定焦鏡。

但如果是國內開車旅遊,似乎就可用 55-200mm。
如果旅遊是放鬆身心為主,拍照為輔,18-55即可滿足

需要補足長焦段,則帶18-135旅遊鏡一鏡走天下

需要捕捉大景,廣角鏡+旅遊鏡幾乎是旅行模式的全配了

就拿小弟幾次日本旅遊的經驗,由於自由行必須長時間走路
為了能最大化減輕重量,最後連相機背包都不帶,整天將相機背在身上
並背一個迪卡農買的20L背包只需200g,攜帶雜物用也可放相機
搭配斜肩式相機背帶,避免長時間掛脖子造成的痠痛
這種背帶很好用,沒事時掛在腰間,需要時拉上來拍很快
且相機不用整天懸在肚子上,整體上看起來也不會很觀光客的樣子

而搭配的是機身+旅遊竟這樣一鏡到底,因為...就算自由行也完全不想換鏡
主要是不想讓換鏡來打擾欣賞美景的心情(個人觀感而已)
有得也有失,廣角大景就是沒得拍,除非今天有10-135這種鏡哈哈

再來為了繼續將重量減更輕,我決定放棄本來想升級到全幅機的念頭
由N家跳到F家選X-T2,整整又少了400g
旅行時就更輕便了,體積也小點,但也有副作用
這才發現無反機耗電量真是如此可怕啊

以上
如果想拍建築細部當然帶長焦,沒有也無所謂,有什麼鏡拍什麼題材才對。但是跟團全帶吧,下車前再決定出動那一顆鏡頭。
窮苦人 wrote:
不然就先入平價的50...(恕刪)


我也覺得北海道不太需要長焦鏡,但有建築雕刻的人文景點就比較需要。
uglycat wrote:
我也覺得北海道不太...(恕刪)

話是這樣說,我最近也入手了50-140
沒意外今年也會去北海道..

假如你去的是禮文或利尻雙島,或許會用的到長焦。
或是說你要去拍丹頂鶴..

可以參考這位作者的..
https://www.flickr.com/photos/7rebun/with/41158478492/

窮苦人 wrote:
話是這樣說,我最近也...(恕刪)


拍得真好。

不過我完全不敢想 50-140 帶出國, 除非有"鏡弟"隨侍在側。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